搜索新闻

强者之路 站在冠军起跑线上的厦华

来源:投影时代 更新日期:2007-09-11 作者:萧萧
内容导航:  分页浏览 | 全文浏览

背景资料

    据《中国电子报》报道,在今年上半年,国内彩电企业产品出口普遍面临困境,整体出口量同比2006年上半年下滑22%的背景下,只有厦华继续保持出口数量高速增长的势头。今年1-7月厦华彩电整体出口量同比增长约8%。对北美的出口额同比增长超过52%、出口量同比增长超过35%。而在厦华彩电出口的产品结构中,代表了未来彩电发展趋势的平板电视占厦华彩电整体出口金额的70%以上。

    07上半年,国内彩电市场、尤其是以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为主导的平板市场,上演了一幕中外企业的价格大战。面对国内彩电企业以价格优势占有的60%以上的平板电视市场份额,洋品牌纷纷采取下调部分低端产品价格的策略,并希望以此占据市场优势。部分外资产品的售价甚至与国内品牌同类产品的差价下降到1000元以内。

    同时,伴随全球平板电视、尤其是液晶电视市场的急速扩大,上半年占据销量主体的32/37英寸面板价格纷纷出现上涨,其涨幅达到5%,每块面板上涨金额接近30美元左右。这无疑加重了不掌握上游资源的国内彩电企业的成本负担。

    另一方面,国内彩电企业平板电视产品的销售价格已经在05/06年完成进入普及市场的调整。毛利率纷纷下降到10%以内。这使得在面对洋品牌价格战和占总计成本60-80%的上游面板资源涨价之后,国内品牌产品失去了还击洋品牌的利润空间。在这种被动局面下,上半年国内市场平板电视的销售数额中洋品牌市场份额首次超过国内品牌,达到50%以上。

    祸不单行,在国内市场出现激烈竞争的同时,国际市场,国内品牌彩电产品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作为国内彩电企业出口强项的传统CRT产品,面对价格持续下滑的平板产品,正在逐渐失去竞争优势。尽快转变产品结构格局落后的现状是摆在每个国内彩电企业面前迫在眉睫的问题。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不久前发布的《中国彩电行业发展蓝皮书2007年上半年盘点》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彩电总产量为3835万台,产销率达99.8%,但CRT电视的产量从77.1%下降至67.5%。

    在代表未来彩电产品发展趋势的平板产品上,国内企业不仅面对欧洲12-14%的高额关税的压力,还增加了出口美国市场专利费用增加。3月1日起,美国FCC(联邦通信委员会)规定,出口到美国市场的电视必须是数字电视,同时13英寸以上的电视必须符合先进制式委员会(ATSC)标准的技术规范,而要达到ATSC标准的相关技术规范,将不得不用到ATSC会员企业的相关专利。ATSC标准所涉及的多项专利将给国内企业出口的每台数字电视增加30美元至50美元的专利费。而国内企业在ATSC标准中没有任何可用来交叉授权的专利,这必然进一步导致国内企业包括CRT在内的各种彩电产品出口的困境。

    作为国内唯一专注于彩电一种产品的企业,无疑彩电市场任何的风吹草动都对厦华有着更深刻的影响。面对“内忧外患”,厦华彩电上半年依然保持了8%的出口数量增长,而其中高附加值的平板产品占据了70%的销售金额。这样完美的答卷厦华是靠什么保持不坏金刚之身的呢?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特别提醒:本文为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翻版/抄袭必究!
推荐液晶电视品牌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