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产业控制乏力 是国内平板产业的心结

产业控制乏力是失势的主因
来源:投影时代 更新日期:2007-09-04 作者:萧萧
内容导航:  分页浏览 | 全文浏览

产业控制乏力是失势的主因

    在国内市场价格战鹤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国内品牌失利的主要原因是产业控制乏力。以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为代表的平板显示产业,具有价值向上游集中的趋势。包括屏幕、IC等在内的上游产品,占据最终产品成本的80-90%。国内企业在上游产业布局上的缺失,必然导致,国内企业在价格策略上受制于人。过低的价格造成的损失只能独自承担。

    在上半年的价格战中,洋品牌一方面降低市场产品的售价,另一方面,利用手中的上游资源优势控制屏幕等原材料的价格。据统计表明,07上半年战国内液晶电视销售量超过半数的32和37英寸两个尺寸的液晶面板价格上扬了5%左右。这与更大尺寸40/42/46/47/52英寸面板价格下降的局面呈现鲜明对比。通过对上有资源的影响,外资品牌很大程度上牵制了国内企业产品的价格策略,对国内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形成两面夹击之势。

    另一方面,国内企业继续生产新型电视产品,必须依赖国际企业的资源供给。以占据国内平板市场80%以上份额的液晶电视为例。其最主要的上游产品屏幕,包括后断封装,占据了整个产品75-85%的成本。而其主要生产企业包括台湾诸企业,韩国三星、LG和日本夏普等。其中韩系和日系企业本身就是主要的平板产品供应商之一。虽然国内企业液晶屏幕采购一向以台湾屏为主,但是日韩企业也是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在大尺寸产品上,由于三星、夏普八代线的量产,日韩屏幕更是具有价格和性能的优势。

    倚重于屏幕资源的液晶电视生产特点,使彩电市场上出现了国内企业产品主要组成部分和成本均出自其市场主要竞争者日韩企业之手的尴尬格局。市场上国内企业产品买的好,洋品牌通过屏幕资源赚钱,国内品牌买的不好洋品牌占领市场,通过自己的产品赚钱。在平板时代,缺乏自主的上游资源使国内企业沦为打工者的角色。

  对屏幕资源缺乏控制力使国内彩电企业在最终产品的成本控制上丧失了话语权。CRT时代,国内彩电企业也曾经由于产业链受制于人而造成过大面积的亏损的局面。但是在国家政策和资金的大力支持下,国内建设了包括电子枪、玻壳、彩管厂在内地全套产业链,以及近百条终端生产线。正是凭借这种全面的产业策略,国内企业最终获得了超过国2/3的全球彩电市场份额。

   07上半年国内彩电业的行业性市场缩减已经给面临产业转型的国内彩电业敲响了警钟,没有产业链,就没有产业的强大。整体的、规模的、全面的产业优势,才能保证在不断的国际国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目前,长虹进军等离子屏产业,海信加紧信芯和LED新型背光源的研发都属于突破产业链束缚的尝试。

 标签:
本文导航
  • 第2页:产业控制乏力是失势的主因
特别提醒:本文为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翻版/抄袭必究!
推荐液晶电视品牌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