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创造了“高清”流毒
高清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流行魔力,主要的动力来自“平板电视”厂商(尤其是外资厂商)的推波助澜。众所周知。平板电视是目前最主流的“高清电视”设备,更是电视企业主推的产品。高清的流行于平板的流行不然有着巨大联系。
平板产业链,无论是液晶还是等离子,都是一个高投入的产业。一条第八代液晶屏幕生产线的投资达到惊人的约14.5亿美元,这还不包括以前几十年对先进显示技术的研发的科研投入。而在一个地区形成包括原材料(例如滤光片、玻璃熔炉、液晶材料)到最后产品的完整产业链投入总量更会高达百亿美元。如此巨大的投入,急需迅速扩大平板电视的市场容量来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并逐渐实现盈利。而仅靠每年新增电视用户和设备淘汰用户的更新换代显然是不够的,那么如何与传统的CRT电视竞争,争夺年新增电视用户和设备淘汰用户的更新换代的市场,并促进没到设备淘汰期的用户选择更换新设备就成了电视厂商市场营销的重头戏。
平板电视与CRT电视相比最大的优势不在于画面品质。CRT电视在亮度、对比度、色彩、视角、反应速度等方面均超过平板电视。然而,在解析力(分辨率)上CRT却不及平板电视,但是解析力(分辨率)正是实现高清显示必备的要求。所以,主打高清牌就成了平板厂商自然的选择。同时,平板电视厂家还采取了另一项重要措施,那就是在一线城市CRT逐渐淡出市场:目前在北京、上海的家电市场平板电视以及国内占据了最主要的展示位置,仅有的几台CRT也被摆在角落里,一旦有人问起CRT的市场情况,也会被销售人员告知CRT是过时的产品、淘汰的技术。配合厂家进行“平板高清”攻势的还有家电卖场。以“促销”、“降价”为主题的销售活动频繁的在每个节假日上演,并且成为众多媒体报道的对象。
正是厂商们高清和平板的概念捆绑战略促成了平板的流行。首先,既然要主推平板电视就必须把CRT电视挤下台面,而CRT不如平板的主要就是对高清的支持上。第二,运用数字电视改造的机会,进行概念偷换:现在进行的数字电视改造其实并不是“高清电视改造”;改造后的电视节目依然采用目前模拟电视的清晰度和4:3的屏幕比例。但是,厂家们通过各种渠道发布高清时代即将来临的消息,而且格外强调是“数字高清电视”,以数字一词来扣紧数字改造的实施,使消费者误解数字改造为数字高清改造。第三,厂家利用大量高清的效果图片、和效果演示来强调高清的优势,同时回避高清普及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同过以网络为主的高清热的强大攻势,厂家每培养了一批忠实的高清发烧友。第四,利用液晶显示器普及的机会,将平板达上IT快车,利用高新科技的形象迷惑消费者,使其进行产品换代。第五,利用产品销售产生的滚雪球效应:听到XXX买高清了,你不动心吗。第六,利用各种媒体强化以上五种效应。
由此可见,正是平板电视的普及化推动了“高清”概念的流行,而“高清”概念的流行有反过来促进了平板电视的普及进程——这是一个典型的正反馈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