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解密长虹PDP系列之长虹为何投资PDP屏

国内PDP增长缓慢
来源:上海证券报 更新日期:2007-01-15 作者:田立民
内容导航:  分页浏览 | 全文浏览

    摩根-斯坦利在对PDP和LCD的投资效能比较分析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PDP技术因为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从而更具吸引力,同时PDP技术所带来的利润也较丰厚,因此,PDP将会在相当长时期内是大型电视市场的统治者,即使当第七代LCD开始投入批量生产,这一点也不会发生改变。摩根-斯坦利还特别指出,对于大型电视制造业来说,TFT-LCD技术并非是利润最丰厚的技术,并且其市场前景不大可能超过PDP。PDP的资本性支出的效率为LCD电视的两倍,而生产成本比LCD电视低三分之一,因此,PDP业务的利润超过了LCD电视。 

    对于目前国内PDP增长缓慢,在40英寸大屏幕电视市场上比重不足50%的现状,吴定刚表示这是非常不正常的,属于中国特定时间点的特定现象,在全球范围内来看是畸型的、是与全球发展不同步的。

    他认为这主要是由于三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LCD应用范围较广,产品尺寸规格相对较多,而PDP主要集中在42英寸以上的大尺寸领域。二是LCD屏企业远多于PDP屏企业,2006年LCD屏产能过剩,大幅降低了整机的价格,而全球成规模的PDP屏企业只有五家,稀缺的屏资源成了限制PDP销售的瓶颈。三是PDP产业链相对封闭,国际上的PDP企业是既做屏又做整机,完全是垂直整合。松下、LG自用屏的比例均超出80%,而且这一自用屏的比例还越来越高。中国市场仅占全球市场的7%-8%,他们不会因为7%的市场而降低PDP屏价格。而LCD产业的上游资源相对开放,因此国内大部分整机厂家转而生产LCD电视,形成了大部分国内电视机生产商和一些销售商在宣传、推广上倾向于LCD电视的情况。

    吴定刚介绍说,从市场因素客观考量,在30-40英寸市场,液晶电视能替代CRT电视;在40-50英寸市场,液晶电视与等离子电视竞争激烈,PDP电视略占优势;50英寸以上市场,PDP电视占绝对优势。长虹是站在全球和长期的角度来看待PDP问题,而不是仅从短期和中国市场的角度上来看问题。

    从国际权威机构的市场预测数据来看,2006年全球销售PDP将近1000万台,到2010年将达到2500万-3000万台,而中国2006年的PDP销售量只有70万台左右,还不到全球的10%,未来还蕴藏巨大增长空间。市场人士认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行以及国内数字电视的推进,将大大加快PDP在国内大屏幕市场的增长。长虹PDP屏项目2008年投产后,打破日韩企业对屏资源的垄断,也会对国内PDP市场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据了解,目前在全球只有韩国的三星、LG两个公司同时拥有LCD屏和PDP屏的技术和产品,事实上,这两个公司,针对这两种技术的产业在近一两年随着平板显示器市场的高速度发展,并没有厚此薄彼,放弃其中之一,而是同时持续性加大投资,这恰恰可以完全充分说明,这两种技术的产品市场定位清晰、共存发展。松下只有PDP技术,所以倾其全力发展PDP,夏普只有LCD技术,所以倾其全力发展LCD。2006年,全球仅有的5家规模化PDP屏生产厂家,也都已纷纷加码扩大产业规模。

    中国工程院院士、真空电子专家吴祖恺先生在看了世纪双虹牵头拟制的《PDP与LCD对比分析报告》后,亲笔写到:“深感我国发展平板显示,应该选择PDP优先于TFT-LCD”,他认为我国发展PDP有人才优势,技术上的发展空间远大于LCD,PDP的零部件及其原材料国产化比LCD容易,成本可以大幅度下降,而且PDP的投资小于LCD,相对风险较小。长虹董事长赵勇则用七个字概括了对投资PDP屏项目的认识:“该干、能干、值得干”。
 标签:
上一页 1 2 3 4 5 
推荐液晶电视品牌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