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显示行业作为信息产业的基础和支撑,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市场大、产业辐射面广,产业拉动效应强大的产业。数据显示,2005年全球平板显示产业产值就已经超过500亿美元!我国对平板显示的需求也同样增长迅猛,但国内自给率尚不足10%。仅2005年我国进口彩电用TFT液晶模组就超过100亿美元,而国内平板电视企业的利润却微乎其微。一方面,是不断膨胀的巨大的全球平板电视市场,另一方面,则是曾以传统CRT彩电创造出的极具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彩电业在平板电视时代到来之际,由于国内平板电视产业链的缺失,尚未摆脱无芯困扰,又将面对无屏的巨大压力,面临着由“中国制造”沦为“中国组装”的危险。
在这样的背景下,长虹在国内首家投入巨额资金,高起点地介入平板电视产业上游核心器件———PDP模组产业,对长虹以及中国PDP产业、乃至整个中国彩电行业意味着什么?长虹董事长赵勇表示,长虹投入巨资建设PDP模组项目,首先是解决了平板电视发展的战略问题,即通过向上游进行战略性转移,抢占产业技术制高点,打破国外的技术封锁,掌握核心器件的关键技术,提升核心竞争力,获得平板电视发展的主动权。其次,PDP模组项目是长虹发展数字电视战略的重要举措,将从核心上使长虹在电视产业摆脱劳动密集型企业角色,真正成为技术密集型企业,对长虹的资金盈利性带来本质的提升。第三,通过PDP模组项目的建设,将在中国建立和带动包含一大批上游化工、电子浆料材料、微电子、半导体集成电路、高精度制造设备、平板显示用玻璃等的全新的光电产业链,在PDP产业建立起中国企业的本土竞争力,让中国家电企业分享前景广阔的平板显示市场。
大幅提升盈利能力
平板显示时代的来临,对国内彩电企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当前,全球各国相继列出了实现电视节目数字化,关闭模拟电视的进程表,PDP电视作为数字显示终端设备的最佳选择之一,即将迎来巨大的市场机会。
而目前的PDP产业现状是:平板电视上游屏的主要制造厂家集中在日、韩和欧洲等国家,这些企业为了确保自己的寡头垄断地位,无一例外全都实施垂直整合,既生产屏,又生产整机,鲜有额外的且具有竞争力的屏提供给其他厂家,使得国内整机企业无法获得对等的竞争资源。平板核心技术和产业链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电视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赵勇清醒地认识到:“如果无法掌握上游屏资源,中国电视整机企业就会逐步沦落为没有话语权的廉价的组装车间。”因此,对长虹来说,投资PDP模组项目,首先就是解决长虹平板电视发展战略的问题。
据介绍,PDP模组是PDP电视中最为关键的零组件,占整机成本的70%~80%,销售平板电视机从制造环节上来讲就是销售模组,它也正是PDP电视高额利润的所在。长虹高起点介入PDP模组产业,一期项目投产后将打破日、韩等国对于PDP屏的垄断格局,跻身世界四大PDP模组制造厂商之一,一举结束目前在大屏幕平板产业国内无屏的局面,获得PDP产业发展的主动权,带来长虹后续竞争地位的变化。
根据预测,长虹PDP项目一期量产后,将可实现年均销售收入7亿美元左右。从上市公司四川长虹2005年的年度报告观察,公司产业结构中占比重最大的彩电主营业务收入为99.32亿元人民币,毛利率为18.44,比重在其次的IT产品和空调主营业务收入在20亿元人民币左右,毛利率水平都没有超过20%。可以预见,PDP模组产品将使长虹整体盈利能力大幅提升。赵勇曾经表示,一旦PDP项目风险释放完毕,实现盈利,长虹将考虑将这笔优良资产注入上市公司,这也给四川长虹未来的盈利预期带来了较大的想象空间。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长虹进入PDP模组领域,将使整个行业竞争趋于良性,同时能改变PDP电视产业的规模,做大PDP电视产业蛋糕,使产业链各个环节都能获益和健康发展。同时使国内企业真正融入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市场,产业链盈利状况将得到根本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