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实际情况需要网络运营商、设备供应商与节目供应商紧密合作,实现利益均衡分配。可是利益增长点在哪里都不清楚,就已经开始打起各自的小九九。有的单位把眼光投入到新开发的住宅小区,如果这些小区的业主经济收入比较优越,那么他们就可能是更换电视机的主要潜在群体。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刺激我国电视界重视高清电视的一个重要原因。最早启动的深圳高清之所以后来不如青岛,除了一系列非技术原因之外,深圳不是奥运的合作城市是重要原因之一。青岛是2008年北京奥运的水上运动合作城市,这个运动项目的全球转播由奥运BOB规定为高清,所以该城市高清电视发展比较快,同时该城提出的数字化平移的技术含量也比较高,据说是以光纤入户为技术基础。尽管论现行数量不如深圳数字电视入户率高,但是更有后劲。我想只有这样的高起点才能把广播电视传输网做成多功能的网络而进入千家万户,如果继续使用现行的HFC混合网络,无法提高网中数据传输率,对于强化高数据率传输造成制约。例如,正在试播中的电视点播节目,着眼点应该是如何加强交互功能,而不是维持在准点播的框框里。当我们集中在网络传输高清的同时,先进国 家并没有放弃使用地面广播方式来传播本地高清电视信号,而收视效果和经济效益都不错。我国广电总局也在考虑这些手段来启动高清电视广播。可是,我国的电视台,除了中央电视台,其它基本都是地方性的。各地发展很不平衡,电视台经营效益也各不相同,是否都能够按总局的想法来办也是个现实问题。靠行政命令是无法推动高清的,就像数字化平移那样,全国的进度是有天壤之别的。
尽管对高清有种种议论和争论,但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标清和高清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共存,这是无人反对的共识。也就是说,从节目制作到用户终端,两种格式的兼容性是非常重要的。在当今这个多元化时代,人为地偏废或偏袒一方是没有任何好处,也行不通的。
读者也许会提出哪一年高清才能在中国普及?反正我亲耳听到某电视台从事高清的人员说“高清环绕声?猴年马月吧!”所以对待高清是很不认真的。让我们分析一下现实情况,据有关广电部门研究高清课题的结果是,高清的普及,首先就是高清电视的目标收视人群将主要锁定在中等收入以上人群。可是“中等收入”是否就是“中产阶级”?我看了很多资料,都认为中国目前没有形成中产阶级的可能,所谓阶级是一种人群的政治划分,而不是收入。所以还是说中等收入比较合适。那么中等收入应该以什么数字为标准?谈论收入的专家和媒体很多,但是都建立在抽象臆测的基础上。例如,年薪多少才算中等收入?这样收入的家庭能以什么数字的资金来供养高清电视的消费享受?如果说连高清的经济基础人群的定义都确定不下来,那么又如何来推动企图获得更大利益的高清运动呢?另外一个文字游戏就是“普及”二字。是80%以上才算普及,还是10%以上就可以算为普及?按我们一般理解就是大多数人接受才算普及,那意味着至少超过百分之五十。可是,依据专家的讨论,认为在IT、电信行业中,只要有10%的人采用就算普及了。所以将此结论移植到高清业务,就是说在中等收入以上的家庭用户有10%就可以宣布我国已经普及高清了。真让人啼笑皆非。这些“专家”不去做点实事去真正推动高清事业,而是成天在那里研究什么是“中等收入”,以及建立在已经确定“中等收入”基础上的百分比定义出来的“普及”。我不明白的是,我国随着国力的加强,人民最低收入界线在不断提高,例如一个指标就是最低工资数。那么建立在一个不断变化中的数字的一个固定比率来宣布普及与否,未免太虚了吧。如果读者把对高清的期望建立在这个“普及”上的话,那么可能真是猴年马月了。
我们读者会关心国内已经上马高清的电视台或者广电集团都做了什么高清节目来迎战高清时代来临?我没有很全面的资料,但是可以举一些现实的例子。以对上海的报道为例,上海文广集团的高清频道“新视觉”,因为其母单位文广集团本身就是国内大型节目供应商,因此基本上供应频道的大部分的节目播出是自产自销的,当然也有部分是属于交换或外购的国际节目。文广集团自产节目类型主要是纪录片、电视剧、电视电影,以及一些作为抢救文化遗产而摄制的文艺类节目。电视剧作品有《白求恩》、《飞花如蝶》、《错爱一生》等,纪录片有《黄道婆》、《大师》系列、《罪犯自述》系列、《生死罗布泊》、《唐山大地震》等。这些片子在高清播放时有何优势?同时由于对于纪录片、新闻片不赞成使用环绕声,而高清电视剧的内容又没有加以环绕声强化氛围感的意识,那么看高清又有何等样的体验和享受?据我了解,山东电视台著名录音师杨青青和北京电影学院甄钊副教授合作,在制作记录片《走进邓小平》时,大量采用环绕声技术来处理原始素材中的声音资料,或者给有关镜头录制环绕声声轨。例如,邓小平在检阅车上行进在天安门广场作三军检阅时,原始影片素材录音是单声道的。但是,通过技术和艺术加工处理成5.1声道的真正环绕声,这样使得观众有极其深刻的身临其境的感受,对邓小平的光辉形象和我军的军威有了新的理解。这片子的声音处理,在一次高层次国际交流中,博得国外权威录音大师的好评。至今在掌握高清方向的人群中,仍然有人狭窄地认为环绕声就是玩噱头,玩震撼。这完全是对人类听觉的歪曲,人类无时无刻不是生活在环绕声的自然环境中,所以只要有声音的地方,都是环绕声的。把节目限制为某些可以做环绕声,某些不可以,这是极其荒唐的决定和决策。有这种思想的所谓专家,从来没有从事过电视节目的实际制作,他们根本不知道,就算在单声道年代,许多记录片的声音也是后期制作的,而不是统统现场录音。到了环绕声高清时代,一方面要采取各种措施来实现现场环绕声氛围的录制,另一方面也要有充分的5.1素材提供给需要镜头的使用,这样使得整部片子在声音感觉方面与画面一起流畅地流动,给观众一个深切的感受,起到记录片的心灵震撼作用。
关于高清电视在专业制作队伍中推广的难点,个人认为关键是思想观念的转变,这个转变不仅是节目制作人员的观念,主要是领导层的。因为推高清电视并不是简单地推一项技术,实际上推的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对制作人员、技术人员等业界人士原有工作习惯的挑战,同时由于工作强度和难度在一定层面上增强,也是对管理层的管理制度更新的挑战。同样拍摄同一题材的节目,采用高清设备后将对人员技能和强度要求增加,对个人来说就会考虑到待遇是否有改善,对剧组来说摄制经费是否有提高,对单位来说需要考虑新增哪些设备,配备哪些人力,制订哪些发展战略规划。这些问题如果不能统筹考虑好,内部推广就会相当艰难。不过,根据实际情况,因为绝大多数电视台在制作高清的同时也出了标清版本,所以,应该没有什么太大矛盾。有的单位采取更加积极的态度,借着上高清的机会,不但进行设备更新,也进行配套的人才选拔和进行节目质量提高等等。这些对我国电视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有利的推动作用。对于本单位来说,高清节目是作储备为主,标清节目仍然供应给日常播出。由于高清节目在大多数城市仍然没有拨入的可能,所以有远见的电视台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大力培育高清的人才,包括艺术和技术、画面和声音等方面人才的培训、实践、交流等。一旦条件成熟,高清节目的储备量没有问题,而一支高素质的高清专业队伍也已经可以轻松地投入各种高清节目的制作中。已经用不着担心录音师制作环绕声的水平和经验,也用不着考虑摄像师拍摄高清画面的能力,更不用多虑高清节目的整个后期制作过程。我想,这是我国不少已经上马高清的电视台的主流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