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五一’长假即将来临,中国大陆本土与外商电子大厂如三星、LG等,全面向台湾电子业‘紧急备货’,包括液晶面板、电视、手机与笔记型计算机(NB)等均感受到‘五一’长假效应,电子厂第二季业绩可望拉出长红。…详情>>
厦华电子(600870.SH)今日发布公告,截止2009年3月20日,该公司第一大股东(华映)、第二大股东(厦华企业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厦门建发集团)已将人民币3亿元无息借款资金全部划入了公司指定帐户…详情>>
三星电子将今年液晶电视的全球市占目标,往上修正为25%,高于去年的20%,同时还打算囊括北美液晶电视市场的30%,并全力抢占 LED电视的新市场。…详情>>
互动影像?LED?全高清?蓝光?模卡?流媒体?120Hz?数字电视?在大多数消费者看来就像是洗发水里的“多合一”功能一样,最好是全部都有,然后价格适中就最好。除了高清,120HZ,USB,HDMI等各种接口的支持,可录功能是一台平板必须具备的功能以外,未来平板电视还将需要以下几点标配。…详情>>
3月23日,记者在省城的部分家电卖场调查发现,这些商场销售的空调、冰箱、液晶电视等家电的价格开始下降,一些家电的降价幅度甚至在30%左右。…详情>>
成交供应商名称:中山银利自动化系统设备有限公司 地址:中山市火炬开发区大道兴达街6-1号二楼 成交金额:人民币壹拾壹万捌仟叁佰陆拾元整(¥118,360.00) …详情>>
3月22日中午,在新疆库尔勒市的中心广场上,一名市民扬起榔头对着一台崭新的47英寸飞利浦液晶彩电砸去,这台电视瞬间变得七零八落。当事人称,这台电视刚买一个多月就出现故障,一直得不到售后服务,出此下策。…详情>>
由于经济形势的不断恶化,券商分析师普遍看淡今年家电行业的表现,但液晶电视却被分析师一致看好。许多券商人士和私募界人士都认为,家电行业中彩电类上市公司一季度业绩增长预期是最为明确的一个。 …详情>>
近日,苏宁电器在北京正式对外发布了《2009中国农村家电消费调查报告》,苏宁方面表示,将以此为起点,计划连续实施四年的“千乡万村”专项调查项目,对家电下乡政策实施情况进行大规模的跟踪“民意调查”。 …详情>>
提起为刺激内需而推出的"家电下乡"新政,中国彩电业者大多带着亦喜亦忧的态度.在海外市场迅速衰退的时候,面对中国农村市场这一挖掘出来的"绿洲",国内彩电企业应该庆幸不己,不过农村销售环节多,使得彩电业者只能感叹"增收难增利". …详情>>
对于这种变化,国内彩电企业负责人表现得异常紧张。“卖场的数据更多地体现了一二级市场的变化,但目前国内品牌主要的精力在‘家电下乡’工程上,我们在三四级市场的增幅远远高于外资品牌。”海信电器总经理刘洪新表示。康佳多媒体营销事业部总裁穆刚则认为,随着平板产业链逐渐成熟,上游资源已经成为一个共享的平台,国内品牌不再受制于液晶屏…详情>>
最早一代的“山寨科技”产品充斥着假冒伪劣,但随着电子产品核心技术的市场价格大幅下降,如今市场上畅销的“山寨科技”产品,不但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有的甚至拥有自己的品牌和专利。相当一部分“山寨科技”产品是在合法引进核心技术的基础上,对产品附加功能进行创新的结果。…详情>>
三星LG扩大向奇美友达购买32寸以下液晶电视面板订单,将首度与中国大陆品牌厂商争食家电下乡与小尺寸液晶电视商机,导致中国大陆陷入缺货困境。…详情>>
尽管受宏观经济增长放缓、房地产市场低迷等因素影响,2008年国内彩电销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近10%,但对于国内彩电企业而言,它们正在将危机转化为机遇,扩大国内液晶电视市场的话语权。 …详情>>
全国范围的“家电下乡”从2月1日开始已过一个半月了,下乡家电销售情况怎么样?农民是否得到方便和实惠?有没有坑农害农行为?记者近日采访了长三角一些政府部门、中标企业和农民,大家都认为“家电下乡”是件促进内需的好事,要把它办到农民“心坎上”。 …详情>>
3月16日,在专门生产家电下乡产品的厂区里,长虹集团公司总经理杨学军很自豪,在金融危机冲击实体经济的大背景下,长虹集团2008年仍然实现了380亿元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5.4%,实现工业总产值335亿元,同比增长19.8%,实现出口创汇5.6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8.7%。 …详情>>
日前,在江油市九岭镇“家电三下乡,贷款购长虹”活动现场,苏溪村七组农民郝前宽,拿着刚取到的2000元长虹“家电下乡”消费贷款,加上自己的250元钱后,就将一台售价为2250元的美菱冰箱搬回了家,还享受了290元的财政补贴。 …详情>>
“‘家电下乡’产品的全面销售和补贴工作还没有展开,用来录入相关信息的‘密匙’也没有获取。”21日,国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国商广场经理周善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详情>>
近日,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600839,证券简称:四川长虹)在四川省绵阳市长虹商贸
2025 年上半年颀中科技经营稳健增长,实现营业收入 9.96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6.63%;单季度来看,
公司 2025 年上半年在全球化布局、高端化战略与数字化转型的驱动下,实现业绩与市场竞争力双重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