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受到家电渠道频频并购的影响,以前须到9月上旬才能感受到的十一黄金周促销气息,今年8月中旬就能觉察到了。本周末,由于一向温和的苏宁主动“挑事”,北京市场的厂家和消费者就更加难以踩准供应与需求的“鼓点”了。 …详情>>
“国货少精品”曾构成国产电视机的发展软肋,但在平板时代,中外品牌之间的产品差距被迅速拉近。以康佳、长虹、TCL、创维、海信为代表的国产品牌,通过创新策略迅速建立起市场优势,一举拿下了平板市场近8成的市场份额。 …详情>>
“某些37寸甚至40寸平板电视的音效还不如过去21寸模拟电视机!”8月23日,家电技术专家刘全恩在“厦华蓝海战略会”上再次向媒体爆料。…详情>>
目前美国、欧洲、日本、加拿大等经济发达地区的高端市场,已经成为了厦华平板电视出口的主阵地,约占厦华总出口额的80% 。百思买前副总裁入主厦华美国。 …详情>>
在稳固了平板的长跑排位之后,家电巨头们开始腾出手来重整CRT电视(显像管电视)的发展。据悉,由于在一些技术指标和价格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目前CRT电视仍然占据着市场八成以上的销量份额。 …详情>>
随着价格日趋合理,40英寸液晶电视正取代32英寸成为市场主流尺寸。更大的屏幕不仅能带来更多的视听享受,其背后是各地高清数字频道的开通与消费者对大屏幕电视尺寸需求的增长。…详情>>
日前,信息产业部连续公布了两大针对中国电视企业的标准贸易壁垒,一是美国、欧盟和日本都试图推行他们的数字电视标准,拦截中国彩电出口当地。…详情>>
上周末,某家电卖场打出的37英寸液晶彩电仅售6900元的广告,再次刷新液晶彩电价格市场新低。“售价低于9000元的37英寸液晶彩电都是亏本的,商家之间的恶性竞争引发了本轮大战,与厂家意愿无关。”…详情>>
2005年是中国平板电视市场突破发展的一年,2006年将迎来平板电视市场爆发式增长。平板彩电的消费市场将在国内一级市场的基础上向二三级市场过度。…详情>>
夏普近日发表了的2006年度第一季度决算情况,其销售额与前一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3%,达到6937亿日元,营业利润同样也增加了13%,达到了404亿日元。无论是销售额还是利润率都创了新高,公司发展状况非常良好。…详情>>
彩电业是我国最先接受市场洗礼、最早与国外品牌真拼实干的行业。历经20多年的风风雨雨,我国彩电业确实长“大”了。截至2005年,我国已具备9000万台彩电、1亿只彩色显像管的年产能力。…详情>>
这个双休日,康佳、创维、海信、长虹以及三星、东芝、飞利浦等中外品牌液晶电视机纷纷调低市场零售价格,成为国美、苏宁等大型家电渠道商“价格战”的重点之一。 …详情>>
2006年8月18日,在一个论坛上,TCL集团旗下TCL-汤姆逊电子有限公司的相关专家称,中国平板电视设计存在普遍模仿的现象,不过,其没有提及是否会像诺基亚那样在手机领域对模仿者提起诉讼。 …详情>>
彩电业是我国最先接受市场洗礼、最早与国外品牌真拼实干的行业。历经20多年的风风雨雨,我国彩电业确实长“大”了。截至2005年,我国已具备9000万台彩电、1亿只彩色显像管的年产能力。…详情>>
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十八日通过将新增大陆宁波奇美电子与南海奇美电子的投资金额九千万美元,以扩增大陆LCM模块产能,并将以南海为重要生产据点,扩展大陆液晶电视的市场。 …详情>>
前全球液晶电视机生产行业分化明显,几大生产商盈亏分明。 三星公司液晶电视机面板销量增长了30%,其中40英寸及以上电视机面板的销量增幅达到90%左右。 …详情>>
外资的索尼、三星等品牌最近在国内设擂,旨在圈地平板电视高端,似乎高端领域成为外资家电的“自留地”。面对挑战,国产品牌并不示弱。近日康佳、TCL、长虹等企业给予了正面回应。…详情>>
近日,在“2006中国数字电视产业高峰论坛”上,信产部官员透露,平板电视的上游产品显示器已成为我国平板电视受外国企业制约的重要因素,我国将启动平板显示器的专项方案,支持发展平板显示器产业。 …详情>>
国内城市居民家庭影院拥有率为13.7%,微型音响的拥有率为2.2%,发烧装置的拥有率仅为0.02%,与彩电、空调、冰箱等大家电有明显差距。但同时,今年预计购买套装家庭影院产品的消费者占全部消费者的14.1%,比前一年增长了1.8个百分点,…详情>>
2025 年 9 月 12 日,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深康佳 A / 深康佳 B,证券代码:000016/20
近日,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600839,证券简称:四川长虹)在四川省绵阳市长虹商贸
2025 年上半年颀中科技经营稳健增长,实现营业收入 9.96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6.63%;单季度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