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LED 2007于2007年8月10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成功落下帷幕,本届展览会共有160多家国内外著名的LED生产企业参展(比上届展会增加了18%),展区面积比上届展会增长了26%。据组委会统计数据显示本届展览会展出期间共接纳专业观众人士达13000多人,其中海外观众人士达1200余人。…详情>>
根据“工研院”IEK ITIS计划所做的统计,2007年全球大型TFT LCD产值预估为709亿美元,相较于2006年的507亿美元,持续成长了近39%。…详情>>
业界消息,京东方在四川成都的4.5代线中小尺寸面板厂预计在2009年第 1季开始量产。随着这一项目的运作,台湾台表科表示也将投资400万美元在四川成都设厂建立5-10条 SMT线。预计将在2009年第2季进入量产规模。…详情>>
在2月27~28日于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Digital Signage Expo"展会上可立体显示的3D(三维)显示屏竞相展出。业界人士指出:上次展会几乎没有3D显示屏,而此次则非常多。在街头及店铺等场所进行广告、促销等信息传播的"数字标牌",与以往的展板、海报一样,成为吸引人们视线的重要手段。作为其中的一个工具,3D显示屏的受关注度愈发高涨。…详情>>
作为全球最著名的专业显示设备供应商之一,艺卓(EIZO)凭借精良的产品品质、强悍的工业设计和无与伦比的画质成为其中的佼佼者。众所周知,EIZO ColorEdge CG系列属于高端绘图机型,而CG系列也成为许多专业绘图人士和专业摄影师最完美的选择之一。 …详情>>
日本三星将上市“DXn”系列中尺寸最大的产品“SyncMaster 700DXn”,该产品尺寸为70英寸,内置有配备双核处理器的Windows XP Embedded控制器,即使不与个人电脑连接,也可显示信息,主要面向在公共场所设置数字标牌。…详情>>
最近日立和佳能宣布结束了先前的一个涉及液晶显示器面板业务全面联盟的正式合同。自3月31日,松下将收购日立显示器公司的24.9%的股份,但监管机构尚未同意。 …详情>>
台湾的消息,农历年后液晶面板厂开始酝酿调涨面板价格,蠢蠢欲动的面板厂在近期通知下游系统厂将于四月起调涨部分尺寸面板的价格。其中20吋宽屏、19吋宽屏显示器面板可能率先反弹,涨幅约1-3美元,而一般预料今年第二、三季度显示器用面板都将维持缓慢涨价的走势。…详情>>
三星电子日前表示,将于本月底将在天安厂的4代线上导入内建型触控屏幕LCD面板并实现量产,该产品不需额外的Film及Sensor,即可在面板上实现触控的功能,预料未来将可大幅运用在所有显示器上,加速触控屏幕的大众化趋势。…详情>>
由于年终销售旺季已过,客户控制库存并减少采购量,淡季侵袭面板产业,报价也跟着走跌,1月液晶监视器面板报价下跌3~5%;NB面板下跌3~4%;在液晶电视面板方面,由于仍有2月农历新年需求的支撑,报价相较于PC面板仍维持坚挺局面;至于中小尺寸面板部分,手机面板微幅下跌2%,其余如数字相框、数字相机等面板报价则大致维持不变。…详情>>
两款产品同属专业级液晶产品,主要面向入门级专业用户,对普通家庭用户来说可能并不太适合,当然如果您是一位专业级用户的话在家工作用LCD2070NX、LCD1970NX还是相当不错的。…详情>>
韩国三星SDI开发出了一种厚度为0.25mm的超薄有机EL面板,并曾在日前举办的韩国大邱举办的“International Meeting on Information Display(IMID)”(8月27日~31日)展会上展出。0.25mm是面板与偏光板加在一起的厚度,通过使用比照相胶片更薄的50μm厚玻璃底板实现的。…详情>>
TFT-LCD产业发展渐臻成熟,大幅度扩厂或是大手笔投资的时代已经渐渐过去,各大面板厂的产业地位也益发壁垒分明,产业开始迈向稳定发展的局面,隐约说明后面板时代的来临!…详情>>
日前(8月27日~31日),在韩国大邱举办的“国际信息显示器会议(IMID)”上,韩国三星电子首次公开展示新开发出的名为“Digital Information Display(DID)”的液晶面板,该液晶附带触摸面板,主要用于业务用途。…详情>>
“换芯门”事件刚刚平息,“缺货门”事件接踵而至,戴尔在中国市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近日,中国消费者对于戴尔拖延交货日期的投诉逐渐升温,“万人集体诉讼”的活动也在网上展开。面对中国消费者的抱怨和愤慨,除了道歉,戴尔还应该做些什么? …详情>>
液晶面板就是液晶显示器的屏幕,它的产量、优劣以及市场环境等多种因素都关系着液晶显示器自身的质量、价格和市场走向,因为一台液晶显示器其80%左右的成本都集中在了面板上。…详情>>
从5月中旬到现在,面板价格牵动着液晶显示器市场的神经。一路冲高的面板价格不得不让大多数厂商谨慎考虑暑促的策略。从整个行情看,虽然降价仍是暑促期间的主旋律,但与往年不同的是,厂商大都采取了送礼、捆绑销售等迂回战术,赤裸裸的价格大跳水现象在这个夏天风头不如往年…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