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是一家很容易引起媒体关注的企业,因为TCL经历了太多变故,并且沉淀下很多教训。跨国收购失败之后,TCL一直处于战略收缩之中。在这个大趋势下,TCL遭受的阵痛接连不断。“胜者王侯,败者寇。”诸侯散去、业务收缩的TCL又回到了最初的“原点”,这是一种“重生”,…详情>>
去年7月份,李东生带领TCL踏上延安寻根之路,发表《鹰之重生》这篇震惊业界的讲话。当时,他带领下的TCL正处于年中报表亏损7.38亿元的困境当中。而2005年李东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信心十足地表示,集团会在一年之后扭亏为盈。…详情>>
曾经的沪深龙头股--四川长虹,在沉寂数年之后,再一次成为了资本市场的焦点。定向增发,与微软的合作,使其吸引了不少投资者眼球。众多研究报告表明:长虹的基本面正在发生可喜的变化。…详情>>
近期在电视消费领域传得沸沸扬扬的32寸等离子电视风波到笔者结稿时还没有平息,以目前液晶电视霸占电视大部分市场的景况之下等离子电视能否依靠小尺寸东山再起?…详情>>
随着2008奥运会赛事的临近,大屏幕化已成消费者购买电视的首选。市场上的家用投影机销售逐渐升温。在与平板电视相比中,投影机不但在画面效果、画面尺寸方面拥有优势,而且在易用性方面也不输给其他产品,目前中端的投影机售价在万元左右,可以显示超过100寸的画面并仍然能保持画面清晰…详情>>
平板电视市场近几年蓬勃发展的鼎盛局面,惹得好多非家电企业直流口水。其中大多数是有显示器生产经验,或者以显示器生产为主业的IT厂商。他们开始集体向液晶电视为主的平板产业发起冲锋。…详情>>
细看本周热点行情:突破万元 海信47英寸液晶真便宜了,赔本买卖 创维漂亮42寸液晶降2000,欲破5000 创维32寸液晶电视低价促销,要的就是最低 飞利浦42TA2800液晶售价9990,高端之选 LG 50PC1RR等离子电视降1000。…详情>>
从一家中国企业变成全球公司,是万千本土企业的共同梦想。TCL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先行者,它注定也要先为国际化付学费。但是,如果抛开这些业务层面的得失,将时间拉长到几十年或百年,将空间扩展到全球市场,26岁的TCL可以为全球化舍些什么?50岁的李东生又舍了什么?因为他的舍,TCL又得到了什么?…详情>>
08北京奥运会越来越近,奥运营销也渐成家电,彩电企业推广品牌的重点手段。在家门口打奥运,我们自己的企业绝对拥有“主场”的优势。08奥运在国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自然成为家电企业商业运作的焦点。无论是举办活动,赞助奥运建设,赞助体育代表团或者请其与明星代言,…详情>>
一项低成本、高效率、不扰民的双向改造,一个丰富的双向业务的支撑平台和契合用户生活的双向应用才是运营商目前所需要的。…详情>>
被“缺芯少屏”严重制约的国产彩电巨头,近来动作频频:先是四川长虹斥巨资,豪赌等离子产业链,紧接着另一国产品牌TCL也发起进军上游产业的攻势。而信息产业部组织实施的平板显示器件产业化专项工作,将推动国产彩电企业尽快掌握核心技术,并构建起以平板显示为核心的数字电视产业链。 …详情>>
业内也传出LG-Philips面板工厂有意制造46英寸液晶面板的消息。这样再加上三星、索尼这两家一直在做46英寸电视市场的厂商,46英寸阵营的厂家数量剧增。…详情>>
面对即将到来的奥运商机,在近日举办的“等离子电视发展趋势论坛”上,行业协会和企业都表示,将通过差异化的营销带领等离子电视走出低迷态势。市场专家则指出,等离子电视要摆脱目前的低迷态势,必须向超大尺寸和小尺寸两个方向发展才有希望。…详情>>
高明先生还表示,家用市场一直是索尼非常关心的一个领域,而且国内家用市场发展也比较快。特别是近一两年来,整个家用市场也被众投影机厂商所重视,家用投影机的价格也在一定回落,现在许多720P产品都在万元左右,许多消费者对这个价格还是能够承担得起。…详情>>
数字电视普及 使什么东西被淘汰了:“真正的画中画”不灵了,电视报成为数字电视的牺牲品。尤其是对于电视报来说,数字电视的普及,在电视上完全可了解到电视节目的预告及相关信息,比报纸来源的信息更直接,更准确。 …详情>>
买彩电时如果你不仔细检查,尺寸就有可能“缩水”。近日,三门县工商局消费者举报投诉中心就受理了这样一起消费纠纷:周先生花37英寸液晶彩电的钱,买来的却是32英寸液晶电视。…详情>>
消费者判断产品的实际价值和价格最好以对市场同类产品横向评比,以及纵向的长期价格走势分析为依据,进行判断。不要简单的通过一时之间几款产品或者几个品牌的调整来判断平板产品的整体走势和产品价值。在这种策略性远大于实际价值的“涨价闹剧”中,消费者还需要警惕消费陷阱。…详情>>
彩电产业的新产品上市从来就是充满节律性的:在消费热季之前,抢先推出新品,并发动宣传攻势,总能吊足消费者的胃口;而另一方面为保证充足的货源供应也需要厂家们提前动手准备。…详情>>
在如今的IT产品里,大家最经常说到一个词语就是“水货”。而且在各大媒体上也经常看到什么“水货手机”、“水货家电产品”等等。说实话,面对一款不是非常熟悉的IT产品时,遇到水货的可能性相当高,尤其是投影设备这类价格昂贵的冷门产品。面对水货与虚标现象,消费者永远是最无辜的。…详情>>
短斤缺两:待遇咋就不一样呢?相同型号的产品在国外与国内发售有如此大的差别,这种态度怎能叫中国消费者心里平衡。而且更让人郁闷的是,在国外与国内售价对比之后,消费者发现在国内销售的简化版电视价格居然并不比原装正版的便宜。…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