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不服老,是这世界变化快。”LED液晶电视刚刚在市场普及之际,OLED已被认定为下一代新型平板显示主流技术。疲于追逐技术的中国家电业,这一次似乎逮住了绝佳时机,借LED向OLED转型之机掌握“屏”技术,突围日韩,以在OLED电视到来之时分得大块蛋糕,甚至控制市场及行业发展话语权。…详情>>
政府对新型平板项目的大力支持将成为我国发展大尺寸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技术的新契机。在第三代显示技术方面,中国OLED产业与国外几乎处于同一起跑线,目前发展OLED产业机遇难得,政产学研用共同努力,我国OLED产业发展将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越。 …详情>>
据国外媒体报道,尽管美国大约三分之二的家庭刚刚扔掉显像管电视机,换上平面和高清电视机,电视机制造商又开始千方百计地吸引顾客回到商店里购买下一代产品——3D电视机。…详情>>
三星5.5代线、友达3.5代线、奇美3.5或者3代线,预计2010年三家达产OLED显示产业面板生产线投资将接近50亿美元。即三星4.5代线OLED面板生长线投产之后,全球OLED产业链投资正在快速加速。…详情>>
尽管在手机和数字媒体播放器等小型电子设备市场俨然成为了高端技术象征,但是在大尺寸显示领域,OLED仍旧发展缓慢甚至滞后。就在2010年3月底,日本索尼公司宣布停止在日本市场供应OLED电视,原因是该类产品在市场出现滞销。索尼是推出OLED彩电的先锋公司,它此时的转身当即引起业界广泛关注。日前LG的15英寸OLED电视在欧洲国家销售,但价格不菲(…详情>>
时至今日,除了在企业展厅和机场等公共场所外,记者在家电和3C渠道几乎没有见过量产并且在售的3D电视的庐山真面目。有业内人士透露,作为3D阵营中重要成员,索尼虽然未在3月向市场推出其3D系列产品,但其宣布将在北京、广东、上海启动索尼3D电视体验厅供消费者免费体验,但具体的产品上市则要等到今年的6月份。…详情>>
随着一部3D电影《阿凡达》的热映,3D浪潮已经开始蔓延到电视领域。更为重要的是,包括3D电影、蓝光3D碟片、3D电视频道等内容商也都在积极投入。据市场调查机构DisplaySearch预计,2010年全球3D立体电视会增至120万台左右。…详情>>
刚刚踏入2010年的门槛,一股3D热潮突袭整个彩电市场,一时间,带有3D功能的电视不仅成为消费者讨论的热门话题,更是成为众多彩电厂商力推的重点。不过作为刚刚步入消费者视线中的3D电视,也面临着众多不可避免的阻力。…详情>>
《阿凡达》的热映让人们期待3D电视的早日到来,以便在家就可以感受震撼的真是视听体验。3月29日,香港,TCL发布了全球首台3D互联网电视,首次披露“3D显示”、“互联网”、“全媒体解码”、“数字电视”等四大互联网电视技术引擎,推出第二代mitv互联网电视操作系统,并宣布以“3D显示技术为核心的”家庭互联网战略全面升级。…详情>>
近两年来,伴随着彩电技术的不断突破和产业融合速度的日益加快,中国彩电行业已进入到了平板化、技术化、网络化发展的新阶段。一股以网络功能为主的平板电视正逐步在整个彩电行业掀起一股热潮。…详情>>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目前各地热衷投建的高世代液晶面板项目,都需要2~5年时间才能够完全量产,届时国际平板显示领域的主流技术很可能又从液晶变换到更先进的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当平板电视显示技术产生革命性的变化之后,那时的液晶面板产业是否会像今天的CRT(彩色显像管)一样沦落为“夕阳产业”?…详情>>
一部《阿凡达》3D电影的热映,带动了消费者对3D追逐的热潮,其出色的画面效果,不仅让消费者体验到了临场般的视觉感受,同时也让彩电厂商看到了3D电视的市场前景。不过对于3D电视来说,虽然拥有很好的市场前景,但是目前在节目源上的欠缺,也成为了用户选购3D电视不得不担心的一个重要问题。…详情>>
“中国要摆脱‘模仿大国’称号,成为创新型国家,我们必须抓住当前3D技术大发展的契机,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鼓励人人参与创新。”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培训中心3D办主任鲁君尚说。…详情>>
全球权威市场研究机构iSuppli日前发布预测称,到2015年3D电视全球销量将从2010年的420万台,上升到7800万台;并将今年全球市场3D电视营收预测调增到74亿美元。…详情>>
放眼彩电业技术之争,2010中国彩电业,不得不说的一定是———LED和3D!不论是源自本土的国产品牌,还是外来的洋品牌,均把LED技术视为争夺2010年市场高地的重要法宝。…详情>>
随着CES2010展会上各彩电企业3D电视的展示,3D电视与众不同的视觉效果,令业内人士及消费者都开始热议3D电视。尤其是在由好莱坞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带来的3D科幻巨片《阿凡达》在国内影院的上映,更是激起了一股3D热潮。…详情>>
三星、LG、索尼、夏普正在布局OLED电视,被誉为“继CRT、LCD、PDP之后的第三次革命性新品”。这延续了外资企业在彩电产品研发上一贯的硬件技术升级路线图。可以证实的消息是,上述企业已推出可以商业化推广的OLED电视。而惟一瓶颈则是产品成本的高位。…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