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四季度以来,液晶面板市场,特别是TV用大尺寸面板市场迎来一波“采购小高潮”。这也让一些“心急”的人士开始喊“市场翻转、涨价在即”!但是,事实真的是如此吗?…详情>>
大屏君注意到以下两个重量级新闻。1. 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指出,今年第四季5代以上大世代线稼动率可能下滑至6成,将创10年来新低。2. 9月29日,TCL华星第8.6代氧化物半导体新型显示器件,即t9项目正式投产;同日,厦门天马第8.6代新型显示面板生产线项目隆重开工。…详情>>
“20年前,买的CRT 29英寸彩电,销售员说合适的观看距离是2.5-3.5米;最近去问75英寸液晶电视,销售员还说3米距离就能用……” 这是一位彩电老用户在网络上提出的“大屏选购疑问”:尤其是在这个十一黄金周,液晶电视,特别是大屏产品的价格已经下降到历史最低点、同时新冠疫情导致出门旅游并不方便,更多的人选择“用大屏幕电视犒劳”自己一下的…详情>>
进入2022年下半年以来,液晶面板行业持续的快速价格下降已经缓解,7-9月份价格降幅大幅收窄,同时国内行业的出口情况亦显著改善。液晶面板业自2021年6月开始的低谷周期,进入一个崭新的“平台”阶段。…详情>>
近日,台湾面板双雄之间的合作终于“迈出关键一步”:友达面板厂将采用鸿海群创集团的机器人软硬整合平台与解决方案。对此,大屏君觉得,无论有何种理由的解释,都无法掩盖友达与群创这两家“竞争同质化最强的对手”,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走近”的事实。…详情>>
国内彩电市场正在经历一轮空前的“减量过程”:从2016年的高峰,年销量近5000万台,到预期2022年的低谷3500+万台。缩量市场行情,导致行业竞争格局也在迅速调整。其中,品牌市场结构是变化最大的部分。…详情>>
对于海信的战略而言,无论是彩电还是商显、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2022年的所谓寒冬只不过是“过程中的小风浪”。海信视像坚定以智慧显示为基础打造的帝国版图,正在不断夯实根基、并挺拔向上。点滴变化的积累正在为海信视像创造新的奇迹,也将引领国内显示产业走上新的高度。 …详情>>
如果您618市场刚刚购买了所谓“历史最低价15000元”的98英寸液晶电视,那么仅仅不到两个月后,您的这个“消费记录”就被打破了:近日,康佳推出暑期促销活动,型号为C2的98英寸液晶电视价格下压到12999元。…详情>>
2022年已经过半,彩电市场收成如何呢?量价齐跌当然依旧。在此基础上,这两年厂商热推的mini LED背光源产品似乎还没有扛起市场成长的重担。…详情>>
作为曾经的彩电大王,长虹在国内市场今天却已经是第二梯队品牌。但是这不妨碍这家老牌企业依然“憧憬未来的王者之争”。其中,聚焦8K显示,在下一代超高清标准上领先,就是近三年来长虹彩电战略的重中之重。…详情>>
在增加沉浸体验上,最火热的概念莫过于“元宇宙”和“XR”技术——“一脉相承的‘幻假为真’就是显示产业所有技术进步和创新的核心!”行业人士指出,在元宇宙概念下,此前的一些落寞的“技术概念”也正在表现出“崭新的魅力”,成为元宇宙的一部分: …详情>>
近来,关于液晶面板行业的报道持续放出,液晶电视面板需求收缩,在消费需求持续升级的进程中,也给其他新技术的进入逐渐留出了空间。 …详情>>
32寸占比最大,75寸及以上涨幅可观尺寸出货方面,32寸仍为占比最大的尺寸,出货约4000万片,占比达到32%,同比大幅增长近7个百分点。43寸和55寸分别以18%和14%的份额排名第二和第三位置…详情>>
2022年上半年彩电市场在“量价齐跌”、“市场大降价”、“线下市场加速萎缩”、“大屏高端和差异化需求”等趋势中已然收官。2022年上半年彩电市场并非一无是处。而是在阴霾之下,已经漏出曙光。彩电企业去紧抓需求变革趋势,实现供给侧革命的路径已经异常清晰。…详情>>
2022年上半年,中国电视市场品牌出货量达到1712万台,同比2021年略有意外地微增2.8%;与2020年相比,下跌13.5%…详情>>
进入7月份,全球液晶面板市场的“压力”点位正在从“大降价”和“面板厂主动限产稳价”,转向“大厂砍单、面板厂被动去产能”的新阶段。夏普在日本的10代厂投片量大幅下调,每天仅投入极少量的玻璃…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