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教育无问西东:一块屏幕交出的山海答卷

来源:新京报 更新日期:2025-04-24 作者:佚名

    4月15日,第137届广交会上,几位国外的采购商正在围观一款显示屏,其突破性兼容架构与沉浸式视听体验让他们啧啧称奇。

    这款显示屏就是全球首款获得微软Teams认证、搭载Windows 11 IoT的三摄交互式显示屏MAXHUB XBoard V7,其背后的公司是广州明星企业视源股份,此次新品亮相他们带来的六大场景解决方案向世界递出了“中国智造”名片。

    作为今年受邀参加民营企业座谈会的企业,视源股份近年的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瞩目,但鲜有人知道的是,这家以显示、音频、交互、连接及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智能数字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在二十年里还悄悄做了一件大事——运用技术手段填补东西部教育公平的数字鸿沟。

    其旗下的希沃产品,通过一块屏幕,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在云南,数字化是“桥”,深山里的孩子看到了世界的另一头,惊奇地发现原来课堂竟然可以这样;在上海,数字化是“梯”,AI识别出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教师以此优化课堂,因材施教个性化教育正在成为现实。

    在视源股份党委书记、首席战略资源官段宇看来,“无论是老师能力、课件质量提升,还是解决教学方式教学资源不均衡的问题”,AI能够抚平教育公平的折痕,这或许是技术向善在当下的一个美好诠释。

    ▲贵州省黔南州鸭绒民族小学的学生与大凉山、广州的同学同上一堂课,通过希沃白板进行音乐PK。企业供图

    打破地理意义上的偏远

    兰坪县,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横断山脉纵谷地带一个县城,这里地处西南边陲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江并流”的腹地。

    整个县城只有三所高中。2009年大学毕业后,乔云回到兰坪县成为民族中学一名化学老师。在乔云记忆里,兰坪县城被包裹在大山里,最直观的印象就是“偏远”,从县城到怒江州州府有260公里,需要驱车6小时,沿途山路蜿蜒,雨季常有塌方。

    那时候兰坪县民族中学才刚开始高中办学,生源都是附近农村的留守孩子。高中部1800多个学生,平均每个年级有10个班级,因为交通不便,这些孩子只能选择住校,一个月仅有两三天时间可以回家探亲。

    为了打破“偏远”带来的教育不公平,兰坪县启动了数字化教学实践,但配备的多媒体设备使用频率和效果都不尽如人意。

    2024年,希沃智能交互平板走进了兰坪县民族中学的校园。作为教科室主任,乔云身兼数字化教学的管理任务,他也是当地最早接触希沃产品的教师之一。

    在接受教体局组织的培训后,乔云回到学校培训老师们,就这样,希沃数字屏在孩子们充满惊奇的目光中开启了第一堂课,随机点名、课堂互动等功能让学生充满了新鲜感。

    相比传统课堂的局限,乔云发现,希沃的数字屏让教学变得更直观了。以往一些原本只能在实验室进行的实验,如化学的爆炸试验、物理的模拟电路连接等,通过希沃产品有了更具象的表达。

    对于老师们来说,希沃就像课堂的另一只“眼睛”。民族中学的早读课一共有50分钟,AI可以根据学生早读声音分贝,阅读姿势甚至张口次数判断学生的学习状态。有学生开小差被AI发现,还试图“狡辩”,老师拿出课堂视频记录,在明明白白的“证据”面前,学生自知理亏,收心投入到学习中。

    这种“倒逼式教学”的确取得了效果。“我看过后台数据,同一个班级,早读课参与度从30%多提高到了70%多。”乔云说,“高二一个学生,早读古诗默写的平均分从六十出头一下提到了八十多分,到后来考试默写这一块他确实还真做的不错。”

    对乔云来说,使用最多的还是巡课功能。乔云兼职教研管理工作,学校教师人手本就紧张,还要额外抽出教师轮流排班,“每周要派12组,起码30人左右去看教师与学生的状态”,是不小的工作压力。

    而希沃的巡课功能直接实现了校领导不需要进班就可以在手机端上看到所有课堂情况:AI会自动实时生成对课堂的评价建议、学生学习状态的抓取与点评,同步完成对学生考核的出分评价,“可以说极大节省了我们的人力和时间。”乔云说。

    数字化手段某种意义上来说缩短了地理意义上的偏远。乔云记得,以往每次去怒江州教体局开会都是舟车劳顿,而现在,线下奔波少了三分之一。跨区域跨校的联合教研成为现实,兰坪县民族中学的老师与怒江州民族中学甚至更远的昆明师大附中老师通过希沃平台,实现了跨越地理障碍的“集体备课”。

    更个性化的教学改革

    距离怒江州2800公里外的上海,早已在数字化教学上深耕二十余年。

    2014年,白玉兰国际论坛上的一节数学公开课,让希沃交互智能平板首次进入上海虹口区的校园。上海市虹口区第二中心小学副校长陆秦岭至今记得,那场面向全球直播的公开课,大礼堂满满当当坐了上百位不同学校领导,希沃的亮相让台下观众看到了教育的另一种可能。

    也是在那一年,希沃交互智能平板在上海虹口区的各大校园全面铺开。陆秦岭记得,刚开始还有一些老师不适应,一位临近退休的老教师感叹“我以为我这辈子都是用粉笔的”,但很快,老师们就接纳了这个新助手。

    陆秦岭认为,这是因为希沃产品降低了教学技术的使用门槛,他为此专门发明了一个名字,叫“零代码设计”。

    陆秦岭回忆,以往的传统课堂只有PPT,如果要做复杂的交互或者展示,有探索兴趣的学科老师们私下会主动学习PS等软件,或者将需求发给学校信息技术老师,通过写代码或其他方式实现。尝试使用希沃平台后,陆秦岭眼前一亮,“原来我们通过flash做一个动画要两三个小时,现在居然两三分钟就搞定了!”

    ▲希沃智慧课堂上,老师对智慧黑板、虚拟教具的使用让教学变得越来越高效与智能。 企业供图

    眼下,上海刚进行第三轮教材改革,而希沃已经接入了语数英科目的新教材,让过渡期变得顺滑,“假如今天我要教小数的乘法,我只需要把课题输入进去,它会根据我输入的课题寻找对应课表,生成对应的备课的逻辑结构与思维导图,如果有具体的要求,老师可以再要求其调整。”陆秦岭说。

    “以前我们备的是课,但现在备的是人。”陆秦岭总结。以前教材怎么说,教师怎么教,而现在可以通过AI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层,针对不同的孩子个性化施教。

    作为教育发达的东部地区,学生通过课外学习提前“抢跑”的情况十分常见。就在前几天一堂关于小数点移动数学课上,陆秦岭发现,全班只有3个同学不会,其他同学要么是有父母教学要么是在培训班提前学习过了,“学生都懂了,你要怎么教,你要达到什么目的,这也是一种考验。”

    陆秦岭改变了策略,他通过出题,邀请已经会的学生来做,再让其他会的学生讲解思路,“这样已经会的同学会能更深入巩固知识点,而不会的学生也能明白是怎么回事。”

    除此之外,课堂知识还可以打包到“知识胶囊”中,发送给家长。如果学生回到家中遇到困难,可以点击回顾课堂内容,“学生可以和我互动,我也可以了解学生学到什么程度,更有针对性。”

    在陆秦岭看来,希沃交互智能平板正在重塑课堂形态,上海的数字化实践不仅走在国内前列,在国外也相当罕见。几年前,陆秦岭曾三次参与“中英数学教师教学交流”项目,在去往英国之前,结对的英国学校教师会到上海来听两周的课,“那时候他们就感受到我们的设备水平是远远超过他们的”,陆秦岭说,而上海的老师到英国上课,采用的还是传统的白板加投影。

    教师的角色

    几乎所有受访者都提到了对“教师”角色的重新认识——希沃历经多次迭代,始终围绕一个核心,那就是教师是教育的主体,技术存在的价值是服务教师,服务课堂。

    在希沃产品设计方面,公司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产品经理都要长期去课堂蹲守,听老师讲课。小到模拟粉笔擦除动作的“黑板擦功能”,一键生成复杂化学公式的“智能输入法”,大到支持3000人集体备课的“集备系统”,技术的迭代在真实的课堂中产生。

    “我上次也提过一个建议。”陆秦岭回忆说,当他在屏幕的试卷上写字时,他发现,试卷翻页了,但板书还留在原处,在向希沃反馈之后,这个bug很快得到了修复。

    正因为希沃如此重视教师的角色,对教师的专业化培训也成为这个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2018年,希沃举办了第一场杏坛计划高级研修班,秉持“以师育师”理念以信息化的学科融合培训体系提升全国教师专业能力。

    2022年9月开始,项目全面升级,在构建“杏坛导师八力模型”——学习力、信息力、设计力、分析力、教学力、协作力、指导力、领导力的同时,更新认证方法、培养标准、课程资源、发展支持等,让项目进一步演化为教师分享经验、交流实践、探索创新的成长型互动平台。截至目前,项目已汇集超20万杏坛教师、1192名杏坛三星及以上的导师,一步步践行着“让成长发生”的目标。

    视源股份未来教育集团副总裁、广东省杏坛智慧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魏振水是这个项目的推动者,他认为,教师培训的目标绝非简单的技能传授,而是推动教师从“经验型”向“专业型”转变。

    ▲贵州省石阡县困牛山红军学校举行希沃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示范教室交付仪式暨教师AI数字素养进阶培训活动。 企业供图

    在这种情况下,“希沃学院”这款APP应运而生,目前已经有1000万教师注册,“以前都是手把手教,现在变成教师们发展共同体的支撑平台。”魏振水提到一个细节,希沃学院中一名福建山区教师的课件被下载380万次,“没有行政命令,纯粹因为好用”。这种民间共创的力量,正是教师主体性的最好诠释。

    通过“杏坛计划”,希沃选拔并培养了一批三星至五星级导师,这些教师既是一线教学的佼佼者,又是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引领者。湖南湘潭教师毛方吉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三次登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讲台,用英文向全球教育者分享“技术如何重塑课堂”。

    起初,他还是一名高中教师,教过英语和生物。从那时候起,毛方吉就是一个“不走寻常路”的老师,他称自己上课是“裸课”——这种教学方式以软、硬件作为支撑,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互动教学。“不论是孔子教育思想中的启发诱导、举一反三原则,还是苏格拉底的对话式教学,都蕴含着生成性因素。” 毛方吉说。

    “‘裸课’教学模式就是一种新的对话形式,让学生成为主体,教师成为引导者。”转型成为一个教师培训者后,毛方吉致力于将希沃的理念与自己的理念糅合,将其传播给更多教师。

    布局与出海

    在这一波AI浪潮下,希沃之所以能成为教育公平实践的先行者,离不开背后视源股份公司的谋篇布局。

    早在2010年,视源股份便启动了AI技术的基础研究。根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站信息显示,“CVTE大模型(自研)”已于2024年3月完成备案。MAXHUB会议记录总结算法和视睿教学内容辅助生成算法也已先后于2024年1月和4月完成备案。

    视源股份党委书记、首席战略资源官段宇表示,“视源股份所有的产品都是基于做数字化工具,我们更加专注于场景,进行AI的底层研发。”正是这份专注,为希沃后续在教育领域的AI应用筑牢根基。

    据了解,视源股份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堪称巨大。截至2023年底,公司员工总数达6700多人,平均年龄30岁,年轻且富有创造力。其中,研发人员占比约53%,形成了强大的技术创新核心力量。在资金投入上,2023年研发投入接近7%,约14亿,并且这一比例呈持续上升态势。

    大量投入换来了丰厚回报。资料显示,2022年视源新增1000多个专利,这些专利广泛应用于产品革新,推动行业发展,像在LED显示领域,视源股份参与制定国家能耗标准,通过数字化主板技术降低能耗,让产品更加节能环保。

    今年2月17日,视源股份受邀参加民营企业座谈会。段宇感触颇深,今年正好是视源股份发展的第二十个年头,正是在科技强国大的背景下,这二十年也是视源股份不断创新开拓的二十年。

    很早之前,视源就将战略眼光同时瞄向了海外市场。2005年创立后,凭借液晶电视主板业务在全球市场站稳脚跟。2010年左右,其液晶电视主板已占据全球三分之一的份额,年出货量平均达7000万片。2020年,视源正式提出“品牌全球化”战略,借助希沃的会议平板、教育交互平板等产品,在140个国家注册品牌,加速海外市场开拓步伐。

    教育产品也是这波“出海”的主要产品之一。希沃在中国积累了十几年教育解决方案的经验,试图在海外找到新的土壤。

▲在第137届广交会上,外籍采购商现场体验视源股份推出的新品希沃亲子屏。企业供图

    段宇说,其他国家对教育数字化的理念和追求都是一样的,只是各地投入有所不同,希沃做的,就是针对当地的生态进行研发,以适应需求。

    如今,希沃开始走入欧洲、美洲、东南亚、中东等地课堂,为不同国家的教育数字化转型量身定制方案。在一带一路国家的援建项目里,希沃将中国先进的教育方案带到海外,“每一次在合作海外交流的时候,无论是老师和学生对这些产品都感到非常地惊喜。”

    教育的连接

    被一块屏幕连接的两个世界,正在互相看见。

    乔云说,学校里一名高二物理老师备课模拟信号与模拟电路的这一章节时,顺手将教案发到了希沃平台,不多久,他收到了广东一位教师发来的评价,对方热心地分享了对这堂课课堂模式的建构,让兰坪县民族中学的老师收获很大。他根据建议改进了教案,最终这份教案还获得了怒江州的评奖。

    上海虹口区很早就开始了与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的结对帮扶。乔云所在的学校对口的正是马关二小,由于两地语文、道德与法治的教材是统一的,上海的老师可以发起“双师课堂”,让上海孩子与云南孩子跨越千里置身于同一课堂。

    乔云说,每年学校会派老师去对口学校开展为期一年的实地教学,不定时还有老师去短期支教。有一年,乔云去马关县回访,在没有课件准备的情况下,乔云上了一节公开课,一开始孩子们略显拘谨,但很快沉浸在课堂中。

    “我把学生的思考操作演示进行拍照上传,引导他们自己来得出结论,等我上完这节课,这些内容就如同知识图谱一般生成,我的课件板书全出来了,这放在以前用PPT是根本不可能的。”乔云说,这番操作也看呆了云南的老师。

    乔云发现,部分老师对于希沃产品的功能开发了解还不够深入,“只使用了一部分”,乔云说,“技术是神奇的,但神奇的不是技术,而是我们老师要充分站在学生角度来思考,那么这样一节课才是我们真正要的。”

    如今,希沃还在尝试更多连接。魏振水说,全国现在有160个国家乡村振兴的重点帮扶县,希沃在这些县城建立县级教师发展机构,每个县级教师发展机构都捐献一套智能研训室,教研员可以通过研训室指导全县学科教师开展教研活动。

    “我们国家大概有10万个教研员,这里面专业教研员大概六七万人,但全国中小学教师有1200多万人。”魏振水介绍说,希沃做的另一件事,就是“数字教研员”,“我们为了解决这个事情,专门做了第七代产品,通过这种形式已经录制了20万节课了。”

    教育的本质是唤醒,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尽管魏振水长期致力于对技术的鼓与呼,但他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机器取代不了教育的温度。

    “归根结底,教育公平的实现还是靠人。”陆秦岭说,AI促进教学的改革,一方面是学生学习方式变革,另一方面是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通过资源共享、素质素养双轮驱动,向欠发达地区作出倾斜,正是对当下教育公平提出的新课题。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