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光峰科技、中光学、炬光科技、马瑞利、华安鑫创、BOE、京东方精电、深天马、伟志控股、伟时电子、华灿光电、凯盛科技等12企通过投资者关系活动、投资互动平台、企业公告、企业官微等途径纷纷透露旗下车载投影、MLED、AMOLED 、LTPS、光学等车载显示业务最新进展和未来发展规划。
中光学:汽车光电业务营收2024年增超200%,Q1又获多个新增项目定点
4月8日,中光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称,公司积极拥抱汽车智能化发展的新机遇,大力发展汽车光电业务。其中:汽车光电元组件业务营业收入在 2024 年增长超过 200%后,2025 年 1 季度又陆续获得多个新增项目定点;汽车光电抬头显示(HUD)继 2024 年获得某头部汽车企业 AR-HUD 定点后,近日又获得某合资汽车企业 3D-HUD 定点;公司布局的其他汽车光电场景应用也在与客户联合设计开发中。
中光学表示,下一步,公司将坚持拥抱汽车光电产业新赛道,加快光电产品结构优化提升,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日前发布的业绩预告中,中光学透露,公司2024年重点布局了特种光电领域的新域新质项目、汽车光电领域的 AR-HUD(抬头显示)、PGU 模组和数字微显示领域的 LCoS 光核等战略性新品。
光峰科技:新智慧工厂能支撑高速发展的车载业务现有和未来 5 年产能需求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透露:光峰科技目前的生产基地已经全面搬迁至位于深圳市坪山区的光峰创智谷产业园,园区可使用面积超过 10 万平方米,已建成高度自动化的智慧工厂,能够支撑高速发展的车载业务现有和未来 5 年产能需求。
光峰科技表示,公司首创车载巨幕、彩色激光大灯等车载产品得到了国内外头部汽车品牌的认可,如鸿蒙智行、赛力斯以及其他欧洲头部品牌等,已获得累计 13 个产品定点,量产交付多款车型,如问界 M9等 2024 年全年累计交付超 15 万台/套。
关于2025年计划,光峰科技表示,公司以科技创新作为第一发展驱动力,车载业务亦自始至终秉承公司的科技创新基因,结合公司在半导体激光器、激光光源和激光显示照明领域深厚的行业领先优势,公司以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应用为发展的聚焦点,不断开发新产品以拓展新市场,如公司全球首次量产并上市车载投影大屏、激光彩色投影大灯等产品,开创了众多新应用场景,获得众多客户的一致认可,也促成了和国内外大部分主要的主机厂、Tier1 供应商的合作。车载业务是未来公司重要且关键的新增长曲线,公司将持续加大车载创新产品的研发投入,不断完善和提高车载供应链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保障对车载业务的支持。
马瑞利携手英飞凌:合作开发出MEMS微型激光投影仪
马瑞利与英飞凌合作开发的微型激光投影仪是最小可行产品的一个典型代表。这一革命性的显示概念将投影功能与信息显示表面分离,实现了出众的灵活性、成本效益和性能提升。
该投影单元由三个(RGB)激光光源构成,通过微机电系统(MEMS)镜片扫描反射成像。这项高科技组件基于激光技术,可实现按需投射光源,从而显著降低能耗。它能够灵活适配多种投影表面,如挡风玻璃、中控台,大型显示屏、仪表盘,甚至是各种形状和尺寸的曲面以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也能呈现出优异的亮度、色彩、对比度和应用灵活性,且始终保证清晰度。同时,该投影单元还能确保柔和的氛围照明与精细的信息显示,昼夜皆宜的通用性配合直观的操作方式,为用户带来便捷体验。
马瑞利透露,该创新产品即将亮相4月23日开幕的2025 年上海车展。同期,马瑞利还将展示另外一款最小可行产品——像素尾灯。
炬光科技获欧洲知名汽车 Tier1 客户两个用于车载投影照明的微透镜阵列项目定点
西安炬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近日获得了某欧洲知名汽车 Tier1 客户(客户代号:AG 公司,限于保密协议,无法披露其名称)两个用于车载投影照明的微透镜阵列(MLA)项目的正式定点函,确认公司成为其指定供应商。两个定点项目分别涉及 AG 公司新一代车载投影照明系统的微透镜阵列产品,定点函明确约定了不同量级供货价格、各年度预计供货数量,以及项目相关投资金额与支付方式。
本次定点项目的终端客户为国际知名汽车制造商,量产时间分别规划于2026 年及 2027 年。根据客户预测,两个定点项目全生命周期内需求总量预计将突破 330 万套。
根据项目规划,两个定点项目在生命周期内预计将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积极贡献。目前,两个定点项目处于开发验证阶段,预计对 2025 年度业绩不构成重大影响。随着 2026 年及 2027 年量产的逐步启动,其经济效益将分阶段释放,成为公司中长期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此次微透镜阵列产品的量产与交付,将进一步巩固公司在车载光学细分领域的领先地位,并为后续业务拓展奠定技术基础。
华安鑫创获北汽集团两款显示屏总成产品定点
华安鑫创控股(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于近日收到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的项目定点通知,确认公司获得其平台项目两款显示屏总成产品的开发与供货资格,预计今年有望陆续进入批量供货阶段。
北汽集团是中国汽车行业的骨干企业,初创于 1958 年,北汽集团以北京为总部中心,在全国十余省市完善产业布局。聚焦整车、零部件、服务贸易三大主营业务。旗下拥有享界、北汽极狐、北京、福田汽车、北京重卡、北京奔驰、北京现代、福建奔驰等知名整车品牌。此次获得客户项目定点,再次表明公司在显示总成产品领域的技术实力。
华安鑫创此前已获得多家知名车企的项目定点,表明公司在智能座舱终端业务的技术和成本优势得到了更多头部主流车厂的认可。连续获得多个项目定点,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在汽车零部件市场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认可度。这不仅有助于公司在现有市场中巩固地位,还能为拓展新市场、吸引新客户奠定基础。
华安鑫创表示,公司将借此机会进一步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本项目定点后续订单顺利转化,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的市场份额,为公司未来的经营业绩带来积极影响。同时,该项目进展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实际供货量需以正式销售订单为准,对本年度经营业绩的影响暂不确定。
京东方精电:“HERO计划”已全面进入战略收获期
京东方精电在日前业绩交流会上表示,作为BOE集团“屏之物联”战略下“1+4+N”发展格局中“N”业务的出色代表,合作客户已超过100家,2024年度百亿级营收规模的达成是京东方车载显示业务新的里程碑,进一步巩固了在全球车载显示领域的领导地位,成为驱动集团创新业务高速增长的稳定引擎,同时标志着京东方精电的“HERO计划”已全面进入战略收获期。
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及智能座舱的需求增长,京东方精电业务持续放量,其中以“HERO”智慧座舱解决方案发展最为迅猛。“HERO”整合健康(Healthiness)、娱乐(Entertainment)、休闲(Relaxation)、办公(Office)四大场景,融合搭载智能方向盘、木纹显示、触觉反馈按压系统、裸眼3D显示、防窥屏等多款车载创新设备,实现了“人-车-域”深度交互。
该方案已获中国市场首个智能座舱团体标准认证,并应用于多款旗舰车型。同时,车载显示系统业务也成为精电2024年业绩另一大亮点,得益于屏端技术、光学算法及垂直整合能力的深度协同,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10亿港元,总交付量超百万片。
京东方精电在产能和市场方面实现协同发展。产能方面,由成都、河源、越南三大基地支撑产能,“研产销"体系加速落地。2024年12月,越南海外生产基地首条生产线试产成功;市场方面,2024年业绩公告显示,京东方精电按客户决策地划分的营收覆盖中国、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等地区的主要汽车制造商。
伟志控股:车载显示LED背光销售额不断增加
伟志控股有限公司日前在年报中透露,2024年LED背光及LED照明产品核心业务收入约为20.84亿港元,LED背光产品的销售收入约为19.58亿港元(2023 年:约16.56亿港元),增加18.2%,业绩快速增长主要系车载显示器LED背光产品的销售额不断增加。
在旺盛的需求下,车载显示器背光一直是伟志控股的核心增长动力,于过去数年持续快速扩张后,截至2024 年12 月31日止年度的销售额录得22.6%的增长。其于回顾年度继续为本集团的LED背光业务作出最大贡献,占LED背光产品销售总额约93.3%(2023 年:约90.0%)。
伟志控股主要专注于生产三类LED背光产品,即:1)车载显示器;2)电视显示器;及3)其他工业设备显示器。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LED背光产品中来自车载显示器、电视显示器及工业设备显示器的收入分别约为18.28亿港元、2803万港元及10257.7万港元。
BOE京东方车载显示新突破:创新研发出业内首款15.6英寸on-cell L形态(L-Shape)曲面OLED车载中控屏
该创新产品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BOE技术策源地活动上亮相。产品通过L形曲面屏与超窄边框设计的有机结合,重构智能座舱空间美学,为参会观众带来了无与伦比的体验观感,开创了车载显示从"信息传递"到"场景沉浸"的体验升级!
BOE L形态曲面OLED中控显示,采用热弯全贴合工艺,通过热压成型实现屏幕的精准弯曲,显著提升OLED屏幕的3D造型能力。同时,显示面板、触控集成等多层结构在真空环境中进行全贴合,薄型化设计,厚度仅2.5mm,满足车载中控屏对紧凑空间的需求,给智能座舱内饰设计创新提供无限可能,堪称引领业界发展的新风尚!
BOE L形态曲面OLED中控显示,以15.6英寸凹面车载显示模组为核心载体,通过135°固定弯折角度与35mm弯折半径的精密结构设计,突破传统平面显示器的物理限制,曲率半径适配驾驶员手臂自然伸展弧度,可有效缩短高频操作区域(如音乐播放、空调控制区等)触达距离,更符合驾驶员使用习惯,让操作更加便捷!
BOE L形态曲面OLED车载中控显示,集屏幕整体美感与实用性于一身,分辨率达2880*1800,亮度大于800nit,确保强光下显示画面清晰可见,同时拥有百万级超高对比度以及毫秒级响应速度,可实时反馈车辆动态信息,赋能智能座舱的人机交互体验更佳!
深天马:2024年车载营收同比增超40%,车规TFT-LCD、仪表显示、HUD登顶全球No1
据天马官微消息,其2024年面向国际头部整车厂的汽车电子业务实现了大批量交付,在新能源市场的份额也快速增长的同时,在 tier1 客户份额也稳步提升,共同带动了天马车载显示业务快速增长,营收同比增长超40%,整体呈现出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将进一步巩固其在车载显示领域的领先地位,持续为用户创造更智能、更安全的驾乘新体验。
天马作为持续深耕车载显示领域的领先者,2024年继续领跑车规市场,以18%的市场份额保持全球市占第一,并实现出货量成长25%,营收成长超40%。伴随着高附加价值与高端产品出货量的提升,带动了公司车载显示业务营收增幅高于出货量成长。
天马已实现了各个应用场景的产品技术全覆盖,构建了涵盖 a-Si、LTPS、Oxide、OLED、Micro-LED 的全技术版图,以及实现了从传统的仪表、中控、抬头显示、后座娱乐,再到副驾、扶手、后视镜、吸顶显示等多元化的场景应用,全面满足用户多元化应用需求。
在车载显示业务领域,天马已连续5年保持全球车规TFT-LCD、车载仪表显示出货量全球第一,2024 年车载抬头显示(HUD)首次登顶全球第一。如今,包括车载 Mini-LED、HUD 抬头显示、电子侧后视镜、车载大屏等在内的一系列贴近智驾需求的车载显示产品均已交付上市,为汽车行业智能化发展注入动力。
2025年,车载显示产品需求预计将继续呈现屏幕数量增长和屏幕规格升级的趋势,特别是国内新能源市场较快速度增长、LTPS 技术渗透持续提升、车载显示屏中大尺寸化趋势等因素有望继续带来良好的下游需求,天马表示,公司将把握机遇,在汽车电子、新能源等车载业务增长点上持续发力,推动公司AMOLED 车载产品量产交付,打造车载业务全面竞争力,强化行业领先地位。
伟时电子:间接获华为车载背光模组订单,Mini-LED背光定点项目进入量产阶段
伟时电子在年报中透露了一系列车载显示业务动态。公司在巩固已有车载背光显示领域地位的同时,已成功进入国内外多家知名新能源汽车厂商供应链体系,除开发了海外新能源龙头车企T公司和国内新能源龙头车企BYD公司背光模组订单外,还通过客户间接取得了华为车载背光模组订单并导入量产。公司产品在终端领域应用的汽车厂商包括奔驰、宝马、奥迪、捷豹、路虎、大众、戴姆勒、克莱斯勒、福特、通用、T公司、丰田、日产、马自达、本田、沃尔沃、奇瑞、吉利、长城、BYD公司、赛力斯等。
公司顺应车载显示产品大屏化、多屏化、异形屏的发展趋势,实现超大尺寸、曲面屏车载背光显示模组量产,且中、大尺寸显示产品销售规模持续增加;同时,公司积极布局Mini-LED技术,公司新型Mini-LED背光产品的定点项目已逐步进入量产阶段。公司顺应趋势,持续加大车载显示模组轻量化结构件的开发力度,重点推进轻量化车载新型显示组件项目投建,并初步形成了小批量的生产能力。
为适应全球汽车人机交互智能化变革趋势,拓展车载显示更多应用场景,公司对东超科技进行投资,这是公司对车载高端显示领域——空中显示的布局。东超科技的产品可应用于智能座舱、医疗卫生、民生工程、智慧家居、展览展示等方面。
2025年度,公司将继续聚焦车载背光显示主营业务,在维护好公司现有客户、现有产品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自身产品线,开发新客户及新产品。尤其是当前国内新能源汽车正处于蓬勃向上发展期间,抓住机遇,扩大面向新能源汽车的复合显示模组、智能显示面板、氛围灯、Mini-LED背光显示模组等产品的销售,利用新能源汽车产品开发周期短的特点,快速实现销售收入的增长。通过液晶后段生产设备获取LCD后段订单,扩大公司产品内制率,提高公司产品附加价值及竞争优势。同时,凭借智能表面、空中显示、3D贴合等新型显示技术,加快国内知名品牌汽车厂商的开发。
值得一提的是,3月28日,伟时电子高端背光显示模组和智能装饰显示面板建设项目正式投产,满产后年产值超30亿元。
华灿光电:MicroLED、车载等新业务突破性进展,Mini LED背光成重要增长点
京东方华灿光电日前在年报透露:Mini LED背光芯片已经应用于智慧屏、电视、车载中控屏系列等终端产品。合作伙伴涵盖行业内大多数龙头企业。2024年,在公司Mini LED RGB产品市占率持续领先的前提下,Mini LED背光产品也在越来越多高阶显示项目中被应用量产,已成为公司业绩的重要增长点。
公司通过重塑产品技术、重塑管理体系和重塑企业文化,在产品提亮、制造降本、人效提升、增强文化聚合力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效,MicroLED、车载、GaN 等新业务增长也取得突破性进展,专项攻关,孵化新的业务增长,支撑战略目标落地,助力销量、营收和净利润的明显上升。
公司成立创新BU,攻关车载、Micro等利基市场。整合直显、背光BU为显示BU,聚焦整体显示业务。在各BU的共同努力下,2024年公司总营收同比增长42.11%。2024年华灿光电在品质管控体系建设方面进一步完善,车灯产品亮度等性能提升显著,在报告期内车灯产品出货数量和营收实现大幅增长,助力公司盈利增长。
凯盛科技:车载业务新增31个项目定点,两车载显示项目已投产
凯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年报中透露,公司以“显示美好生活”为己任,不断推进柔性可折叠玻璃、Mini-LED背光模组、超大尺寸显示模组、智能家居显示模组等系列产品布局,尽快切入新能源汽车车载模组市场,持续跟踪AMOLED、Micro-LED、无介质空中成像等前沿技术,扩大公司数字经济时代竞争优势,筑牢公司未来发展根基。
超薄柔性玻璃(UTG)具有耐磨、强度高、可弯折、回弹性好的特性,可应用于折叠屏电子产品,也可用于车载显示、大屏卷曲显示、智能穿戴等领域。公司先进材料应用研究中心正在深入推进UTG迭代技术、屏幕定向发声、玻璃基Mini-Led显示、车载智能驾舱、高纯合成二氧化硅、电子级硅溶胶、纳米复合氧化锆等多种新技术开发,以持续创新能力赋能企业后续发展后劲。
车载业务成功量产47支型号、新增31个项目定点,国际化业务占比同比增长17.4个百分点,国际化业务收入同比增加21.66%。 UTG(超薄柔性玻璃)用于全球首款 14.2 英寸车载滑移卷曲 AMOLED 中控屏,独供国字号超豪华行政轿车。公司还与韩国 LG 等国际大客户在车载显示等领域有深入合作。
项目方面,控股子公司深圳国显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蚌埠国显科技有限公司投资 4.71 亿元建设的年产1350万片笔电/车载触控显示模组生产线项目工程进度已完成超90%,已有2条车载生产线投入使用,为公司进军新能源汽车车载模组市场打下坚实基础。深圳市国显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投资总投资 5 亿元建设的车载显示模组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于2024年6月通过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批复(编号:宁开委行审许可字(2024)82号),两条模组线及两条背光线已投入生产,企业计划 12 月底前再投入生产 3 条模组线及 3 条背光线,全面达产后,预计可年产 800 万片模组及背光源,年产值可达 8 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