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超黑与类纸:显示“实践”效果之争的关键

来源:投影时代 更新日期:2025-02-25 作者:那山那水

    显示设备的核心是“屏”!2025年显示屏的进步,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热点呢?2月21日,BOE(京东方)与创维在福州联合举办ADS Pro新品发布会,重磅推出基于ADS Pro技术的全新极黑广角类纸屏A5F Pro系列新品电视。其中65英寸产品罕见的将“超黑”和“类纸”两大高端配置带入到4000+普及价位。

    “目前,即便是万元以上电视都没有能实现类纸屏的完全匹配!”业内人士指出,加速推动超黑、类纸显示可能成为BOE等显示企业,接下来一个重点。

    什么是LCD的超黑和类纸屏

    从显示设备效果看,环境光反射、炫光和环境光在显示屏幕上的“影子”(如灯影、窗影)一直是显示设备“实际应用中”效果提升的最大障碍。

超黑与类纸:显示“实践”效果之争的关键

    例如,如果显示设备在暗部显示时,能够准确表现0.1nit、1 nit、2 nit的不同低亮度效果;但是环境照明,如居家、商场或者教室拥有200-300nit的基本照度,显示屏反射率是5%,那么叠加了反射光,显示屏的画面最低亮度就会变成10.1 nit、11 nit、12nit以上,严重影响,1.最低亮度表现、2.暗部细节差异、3.全屏对比度效果。甚至如果环境照明光不是中性白色,那么还会产生画面偏色。

    因此,降低反射率一直是显示面板进步的关键之一:例如,目前的超黑LCD显示屏,能够通过增加低反射层、特殊涂料、液晶分子结构调整、偏光层应用、彩色滤光片改良等技术,实现1.8%甚至更低的反射率。如果结合2000nit的HDR亮度峰值,则强反射角度下的最高的动态实际场景对比度可达500:1左右。

    从数据看,即便有了超黑加持和HDR高动态峰值亮度,强反射角度的对比度数值依然“不够完美”。那么有没有其它方法再次提升显示效果呢?答案是“类纸屏”。

    类纸柔光技术,是用激光微雕或者纳米蚀刻工艺在显示屏外层玻璃上随机雕刻上高密度、极小的反射点棱镜。这些反射点拥有一定的随机倾角。进而,让显示屏表明的“玻璃镜面”反射变成纸张一样的“漫反射”。即,在任何角度观看,都不会有一个强反射的“镜面影像”,也就是没有炫光污染。

    类纸柔光漫反射,理论可以减少至少一半、甚至三分之二以上的“强反射角度下的反射光强度”。这等于提升了特殊角度下2-3倍的对比度,给产品带来更好的灰阶和景深效果。实践中,激光微雕工艺微棱镜,可以让实测炫光强度降低67%,特殊视角对比度提升300%,实现"无影屏"的革命性体验。测试数据显示,在模拟客厅光照条件下,搭载双技术的LCD屏实际对比度达1800:1,甚至反超未配备环境光抑制方案的OLED设备。

    最重要的是,没有镜面反射的“光源(如灯影、窗影)成像”干扰这一点,是消费者最直观就能看到的效果进步。实践中,200-300nit环境照度,是最常见的环境光条件。这样的条件下,传统5%反射率屏幕会将0.1nit暗场亮度抬升10倍,直接抹杀HDR引以为傲的暗部细节,加上镜面反射造成的灯影/窗影污染,足以让万元显示设备的高级画质全面“坍塌”。超黑+类纸技术,恰是让屏幕直观体验感受大幅提升,属于“立等可见”的显性技术升级。

    同时,大屏电视的超大面积炫光反射,带来的眼部不适、眼肌肉频繁调节,更会加重用眼健康担忧。超黑+类纸,也进一步缓解了消费者对巨幕电视普及的用眼健康担忧。

    “画质和健康”这是超黑和类纸屏的核心优势。这两个优势竞争点显然也是消费者最关心的产品方向。恰因如此,业内认为,虽然目前只有少数平板电脑、电视机采用这类技术配置,但是未来在PC、TV、商显等领域,超黑和类纸技术必然会流行起来。

    OLED也来加盟超黑市场

    近日,据媒体报道三星的LIPO COE OLED技术商用在即。该技术的核心是进一步降低OLED屏幕的反射率。

超黑与类纸:显示“实践”效果之争的关键

    据悉,三星LIPO COE OLED采用了一种叫做Color on Encapsulation的新技术方案。不同于传统OLED显示,采用偏光片降低屏幕反射系数,新方案通过在封装层上添加彩色滤光片和黑色矩阵(取代传统的偏光片),改善屏幕一系列的光学参数。

    例如,偏光片对RGB子像素的理论透过率不高于50%,而彩色滤光片理论透过率可达90%。偏光片透过后的光是偏振光,彩色滤光片透过的光则可以是自然光。同时,偏光片可基于透过和反射过程吸收外部光线中的一半偏振方向的能量;但是,彩色滤光片几乎可以全部吸收不符合自身彩色的光能。

    三星新的LIPO COE OLED技术通过黑色电极、彩色滤光片来接替原本偏光片的位置,不仅可以提升显示屏的亮度,也可以降低其反射光的数量,从而提升暗场表现,让黑色更加纯净,提高屏幕对比度的作用。

    另一面,据业内专家表示,类纸屏技术对于OLED同样适用。类纸屏作为进一步将反射光处理成漫反射的技术,并不区分LCD或者OLED显示产品。只不过,目前OLED显示技术的类纸屏产品还没有真正进入市场。未来,OLED在进一步发展极黑科技的同时,亦采用类纸屏技术,是可以预期的创新方向。

    从比较理论极限,到PK现实效果

    LCD和OLED都在追求超黑显示效果,类纸屏技术在不同显示产品上具有通用性。这是显示面板行业进一步高质量进化的重要方向。

超黑与类纸:显示“实践”效果之争的关键

    对此,有媒体人士指出,此前的显示面板更多强调“理论效果数据”。例如,OLED的无穷大的对比度,LCD号称百万比一的对比度。且不说这些数据只能存在于理想的实验室中,且也超过人眼的分辨能力(人眼对比度分辨率大多数人在1000:1左右),更是与消费者实际应用的感受截然不同。而超黑+类纸,两大技术最根本的就是去改善有环境光干扰时,显示设备的对比度、灰阶、黑位、色彩效果,真正从“实践”出发提升产品体验。

    特别是从超黑技术的应用历史看,其一直都是“场景”为王的技术。超黑技术的典型应用包括医疗显示、航空航天等。医疗显示中,如CT片子的阅读,大部分信息是灰阶信息,CT诊断屏要求0.5nit以下灰阶偏差<3%,要求显示设备具备极好的屏蔽环境光污染能力。航空航天上,特别是歼击机座舱显示屏等,更是要特别对抗环境光,包括阳光的直射污染(比如,在10万lux日照强度下保持300:1可用对比度),在超黑设计和漫反射设计上走在前列。目前,大力发展的车载显示,尤其是与驾驶相关的部分,也高度注重屏蔽环境光污染,对超黑和类纸化漫反射设计有极大需求。

    “提升自身显示效果和降低环境干扰对显示效果的破坏,是显示设备效果升级的内外两个相辅相成的层面。”随着新显示应用的不断涌现,显示产品对专业化场景的适配能力需求必然持续加强;同时,在显示产品自身很多性能提升日趋接近极限的背景下,环境适配能力也成为进一步完善最终产品效果的最能挖潜增效的方面。

    超黑屏+类纸屏,补全了LCD显示产品的“实践短板”。这样的技术组合,不仅会带来电视机选择的新标准,也会在其他显示应用品类上持续扩散。业内人士指出,如教室的电子黑板、办公电脑的显示器屏幕,亦都有类似的应用需求。

    更注重实践中的真实场景效果——这不仅是技术之争,更是显示哲学的革命:超黑+类纸的组合,已经成为显示设备附加值提升的重要方向。

特别提醒:本文为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翻版/抄袭必究!
推荐液晶电视品牌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