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三星8K投影机The Premiere 8K获得8K协会(8KA)认证
搜 索

仰望8K:LCOS技术能否成为投影行业破局关键?

更新日期:2025-02-18 作者:花开无期
分享到:
第233期

    近日,三星8K投影机The Premiere 8K获得8K协会(8KA)认证,成为全球首款获得8K协会(8KA)认证的投影产品。

    对于投影而言,8K始终是一个“魂牵梦绕”的次世代概念!因为,投影显示主打的大屏幕——大屏幕怎能没有更领先的分辨率呢?大屏君认为,高分辨率与更大尺寸的显示品牌,始终是手心手背关系。三星The Premiere 8K的协会认证,表明行业企业虽然在8K上“进展”不利,但是始终在持续努力。

    卡住投影大屏的瓶颈:分辨率!

    2024年,国内液晶电视销量中接近8成是4K产品,但是以更大尺寸画面著称的投影机,4K占比可能不到10%。根据奥维云网数据,2024年Q1中国彩电市场4K渗透率达78.3%,而洛图科技数据显示同期智能投影4K占比仅为9.7%,二者形成显著对比。——显然,谁都能看到,实现4K普及、仰望8K更高标准,是投影大屏未来价值点的核心之一。

仰望8K:LCOS技术能否成为投影行业破局关键?

    对此,大屏君要说,“不是消费者不爱投影超高清”,而是技术限制了市场发展:从消费者选择上看,如在千元投影市场,1LCD能投轻松干赢DLP的秘密,就是1LCD以1080p分辨率产品为主,千元DLP机型则以720p分辨率为主。再例如,在5000元以上消费投影市场,消费者普遍选择4K机型,选择高分辨率成为必然标配。

    但是,消费者更喜欢高分辨率的另一面是投影技术提供高分辨率难度颇大。投影机的核心是数字光阀芯片。该产品的尺寸往往比较小,如主流万元档DLP 4K产品的光阀尺寸是0.47英寸。一厘米多的尺寸上,实现2K物理分辨率已经极限,4K则需要双向抖动才能实现,至于8K,那么必须采用0.8+英寸左右的原生4K分辨率的光阀芯片,抖动成像才能实现。

    近20年来,DLP的最小物理像素尺寸一直是5.4微米,未曾进步。这也就决定了DLP芯片物理分辨率的极限。LCOS技术则要更好一些,物理像素点最小可达3.8微米,在0.7英寸以下芯片上可实现4K级别的物理分辨率。

    至于占据入门投影机主题的1LCD技术,其4K产品需要4-6英寸的大尺寸面板;3LCD在像素小型化上,始终受限于“开口率”指标限制,为避免画面过度网格化,3LCD最小物理像素尺寸比DLP技术还要更大一些,目前最小为6.2微米。

仰望8K:LCOS技术能否成为投影行业破局关键?

    “投影显示的实质是‘以小博大’!”大屏君认为,这就是投影机在超高清,4K/8K时代最大的尴尬:一方面是,投影显示主打大屏、需要更高分辨率,另一方面是在极小的成像芯片上,成倍增加像素,技术难度颇高(8K的像素量是1080P的16倍)。但是,高等级的视听体验,和高等级的视听内容已经走向“超高清化”,投影显示实现超高清显示是必然的历史需求。

    抖动超高清,是救星也是不足

    目前,全球每年超百万台的4K投影机销量,主要来自于DLP技术。更具体而言则是,DLP的0.47光阀抖动4K成像。即通过横竖双向位移,让1080p物理分辨率的0.47光阀模拟空间上的4K像素量。

    这种技术的好处非常明显!因为只需要1080p光阀就能实现4K,其技术难度更低、成本更低,同时小尺寸光阀也让最终产品设计可以更为小巧。

    但是,大屏君觉得抖动虽然是4K投影普及的救星,缺点也是很明显的:首先是,抖动4K和原生4K的视觉清晰度依然有显著差异,肉眼可见。即4K抖动的投影大屏清晰度比不过原生4K的液晶电视产品。这一特点,不区分是DLP技术,还是LCD或者LCOS技术。

仰望8K:LCOS技术能否成为投影行业破局关键?

    第二,抖动技术的应用也有局限性。如,在1LCD产品上,因为显示面板尺寸过大,不适用于抖动高分辨率技术;再例如3LCD和3LCOS,因为采用三片式光阀,抖动技术应用较DLP技术负责很多,成本增加也很明显。

    所以,大屏君倾向于将抖动4K技术视为一种“技巧”,极致压榨现有投影技术分辨率性能的技巧,而不是一种真正的“技术进步或者升级”。即,在'有限光阀尺寸'与'无限分辨率需求'的悖论下,抖动技术成为投影行业的妥协之道

    从未来看,4K之后还会有8K显示的需求。如果4K过度依赖于抖动技术,8K怎么办呢?是不是要交白卷呢?从未来面向8K进步的角度看,大屏君更是要指出:4K是必须实现物理分辨率普及的技术档位。这也是目前爱普生、索尼、JVC等3万元以上的家庭影院投影机在做的工作。即普及4K物理分辨率,为8K抖动提供技术基础。三星The Premiere 8K的技术实现也是这一思路。

    超高清战役,投影行业有理由更爱LCOS

    投影机消费因其大屏属性,未来必然要走向超高清:4K起步,8K占据高端,是理想的产品线选择。但是,实现这一点,需要跨过两重难关:其一是技术可行,其二是成本可行。

    大屏君需要指出,目前投影市场也存在少量8K机型销售。即包括抖动8K也包括原生8K。其中,原生8K产品几乎都是LCOS技术。即面对超高清,哪一种显示光阀能够提供的物理像素尺寸最小,哪一种技术就先天占有了优势。虽然,在过去30年数字投影历史中,LCOS一直都是打酱油的角色,但是其先天的更小的物理分辨率优势,渴望在超高清时代激活其市场能量。

仰望8K:LCOS技术能否成为投影行业破局关键?

    同时,因为像素密度可以更高,所以8K时代LCOS技术的芯片尺寸更小,这不仅意味着核心成本下降,也意味着产品的轻巧化设计更为灵活。这两点都将有助于产品的普及和应用发展。

    但是,大屏君也要说明,30年数字投影历史中LCOS始终打酱油,也是有原因的:那就是硅基驱动+液晶控光的组合结构,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其中,由于硅基(3ppm/℃)与玻璃基板(9ppm/℃)的热膨胀系数差异,在4K/8K高像素密度下,50μm级套准精度控制成为量产难点。不解决成品率问题,就不能解决成本问题。可喜的是,这方面的技术困难,已经随着时间推移逐渐被解决。

    另一方面则是LCOS市场规模的问题:没有规模,就没有成本优势,就没有发展的“快车道”。近年来,本土LCOS企业在光通信、车载HUD、精密仪器、3D打印和AR应用上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经验。其中车载HUD的发展,极大推动了“影像级别”LCOS产业链的规模成长,成为助推这一技术落地,规模化的关键助力。

    例如,在奔驰最新Digital Light系统中,LCOS模组已实现130万像素/眼的AR-HUD投射。在华为M9等车型上LCOS HUD的应用,已提供了规模市场的成功经验。车载市场反哺投影市场,是LCOS产业的有效成长路径。

    当然,在光通信、车载HUD、精密仪器、3D打印等应用上,LCOS的液晶层光效始终不如DLP这种微机电的反射层效率。但是,大屏君觉得,拥有一个自主的LCOS产业链,是一种“安全选择空间”,有助于打破DLP产品的供给瓶颈。这也是包括华为等光通信企业,十余年前切入LCOS芯片市场的原因之一。

    近年来我国企业在LCOS方面的及似乎布局和进步也极为显著。据企查查数据,2023年我国LCOS相关专利年申请量达427件,较2018年增长380%,其中歌尔股份在液晶配向膜领域、芯视元在硅基驱动领域已形成技术护城河。

    先天技术优势与目前正在形成规模的本土产业链:这就是LCOS能为行业描述的“投影前景”的基本面。大屏君认为,越是超高清视听持续发展,LCOS投影技术的优势就越会显现。

    未来3-5年,超高清和8K投影渴望迎来元年。DeepSeek分析认为,基于本土产业链,在5000-8000元价位,抖动技术的8K LCOS投影可能在1-2两年内实现。根据Yole Development预测,随着12英寸LCOS晶圆产线投产,2026年LCOS芯片成本有望降至现价的40%,届时0.7英寸4K芯片或将下探至200美元区间。这一判断结论与目前,抖动4K投影技术已经部分下探3000+价位的市场格局恰能形成“高地搭配”,应为未来超高清在投影产品上可行的普及路径。

    综上所述,投影行业对超高清的需求是明确的、难点也是明确的,最优的技术方向也很明确。大屏君认为,这样的条件下,4K/8K投影在2-3年内成为行业竞争焦点是大概率事件,需要行业企业未雨绸缪、提前做好供给侧升级准备。这也是三星去“抢”投影业首个8K行业认证名头的原因所在。

福说扒道

扒开迷雾

去除幻像

让真理视前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