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节电影档,注定要载入史册。哪吒2的火爆,在单片票房、动画片票房、总票房、总观影人次、单片观影人次、全球单一市场电影票房等核心数据指标上,如不是已经突破了历史记录,即是即将突破历史记录!
一时间,2024年460亿票房“惨淡”收场的院线市场,又在春节档百亿大爆发下“活了”过来。这只说明一个道理:不是消费者不消费,而是供给侧够不够给力的问题。供给侧的主动创新、适配于消费者实际需求的创新、与消费市场变化趋势的对接能力,是赢得市场的关键。
2025年春节档,哪吒2用自己的成功,为2025年国内经济运行、企业发展再一次指明了“供给侧变革驱动需求侧爆发”的成功路径。这一点值得包括专业显示在内的任何行业认真思考和学习。
宏观经济进入新周期,微观企业要抓住机会
2025年,全球经济的变化将更多依托于个个区域市场的“内需”。其中,特朗普不断挥动的关税、贸易大棒,成为最具确定性的“最大”不确定性。在这样的外部干扰下,各个区域市场聚焦“内循环”是必然的选择。
例如,我国已经在年前提出,宽松货币和宽松财政的双组合,提出加大金融供给侧改革、推动高质量金融服务于高质量实体产业的规划,进一步的营商环境升级、进一步的长期债券支持、进一步创新研发投入、进一步的央地财税关系改革均可期待——新周期的启动!专家们普遍指出,从经济收缩底部向扩张周期转变,是2025年的底色。
视野再扩大一些,在全球区域经济市场上,如东盟市场、中东市场、南美市场、欧盟市场等,都面临在美国经贸政策不确定性和保守主义抬头格局下,如何驱动全球市场重新连接、全球经济格局和产销中心如何重构的考验。其中,第三世界、南方国家,无疑将承担更多的压力,也会拥有更多的转型机遇。即美国的保守化,本质是对全球化中美国地位的“去权重”。这将激活更多区域市场的重构重组。
对于企业而言,确定性固然代表了“可预期的未来”,但是也缺乏“颠覆性的机遇”。2025年以全球化的经济结构进入深度调整和重组、各个主要经济体重回宽松和扩张周期为代表的变化,将带来内外需市场的“变革”机遇,将构成竞争中具有“颠覆性”影响的因子。
因需而变,要始终主抓供给侧的牛鼻子
宏观环境的变化,对行业企业发展影响巨大。但是这是竞争中的共性因素、亦是外部因素。对于产业发展更具决定意义的永远是内部因素,是供给侧的创新升级。
例如,在过去3年内,国内显示行业持续在低谷运行。但,这不妨碍一些产品“脱颖而出”。商用会议显示上,会议交互平板市场2022年终达到销量高峰,市场需求持续下降。但是,2023年开始,“会议电视”产品销量却呈现爆发式增长。这是对消费需求的客观把握,进而供给侧革新的典型案例。
从技术角度看,会议电视是会议交互平板的简配,去掉了互动触摸功能。没有书写屏功能,虽然损失了一定的应用价值,但大幅降低了产品成本。而从需求场景看,会议场景并非教学应用那样,对屏上书写拥有极高的刚需;更多中小企业、中小会议室的数字化,需要的就是显示和远程视讯,而非触摸书写功能。“技术上没有创新,反而简配,但是市场上却非常成功”——这就是会议电视两年来的发展概况。
当然,更多的供给侧升级必须依靠技术升级来实现。例如,国内彩电销量规模在2016年后几乎持续下滑。彩电行业进入“冷冻十年”。但是,近三年来大尺寸彩电却异军突起。75英寸,从市场占比只有5个百分点,迅速成为销量占比超25%的第一大尺寸。2024年,80+以上尺寸彩电销量增幅接近翻番。2024年底,75英寸及其以上彩电市场占比超过4成。
大尺寸技术创新和结构升级,亦驱动彩电销售端单价增长、销售额增长、显示面积销量超越历史最高值。彩电消费抓大放小,这是大屏视听的技术和应用共振,抢先抓住这一机遇的企业亦获得了市场上的成功。
另一方面,一些技术通过“成本革命”也实现了“逆袭”。2023-2024年,国内LED显示需求成长进入“低速期”,显示面积增幅下降到1成。但是,COB产品凭借超过6成的均价下滑,实现了几乎两倍的市场需求增长,亦推动室内小间距应用向高清、超高清、超微间距不断进化。
COB产品价格下降,主要得益于上游LED新品日益向Mini/Micro规格发展,单位像素成本显著下降;COB工艺近10年发展,越发成熟,成品率提高、修复技术完善、材料和设备成本降低,规模效应亦驱动了这个产业链条的降本增效……一系列点滴积累的变化,最终驱动了市场应用格局的颠覆。
类似的案例不一而足。其显示了只要能够抓住需求趋势,通过供给侧创新,在逆势下,行业和企业也能获得成长的景象。即,逆势下供给侧主动调整是必要的竞争力;同时,宏观环境预期更为“轻松”的2025年,供给侧创新也是抓住机遇的关键。持续把握技术升级、应用升级的主线,向供给侧创新纵深挺进是一刻不能停息的任务。
2025年显示行业的机遇更多靠“主动作为”
2024年四季度开始,国内彩电市场迎来复苏,关键支撑是“国补”政策,即宏观刺激杠杆发力;2024年国内LED电影屏落地加速,重要驱动力也是“设备更新”政策和计划……但是,任何产业政策的驱动力,都会随着时间推移“递减”。这是2025年显示行业必须考虑的问题。
即,靠人不如靠己。产业政策扶上马送一程,最终依然需要自己驾驭战马才能不断乘风破浪。对此,一方面,行业企业应当将政策驱动、宏观经济回暖预期、宏观宽松周期,与供给侧升级相结合、与供给,需求的更精准匹配相结合,推出更为适合于普及、适合于数字新时代价值创生的产品,扩大朋友圈、扩张价值链、扩充创新资源库,实现主动“逆袭”。
另一方面,应当将国内市场通过实践证明的好方法、好应用、好产品,更快速的推向国际市场、推向友好区域市场,特别是注重开发广大的南方国家、第三世界数字化升级的显示需求市场。借此实现政策杠杆策动的供给侧能量,在更大空间市场的总爆发,实现经营价值最大化。
同时,显示行业还应该发挥我国显示产业规模大、全产业链优势明显的特点,在全球贸易保守主义抬头的框架下,在欧美等发达市场寻求新的突破。这方面,产品优势、供给优势,是打破贸易壁垒的最好武器。亦只有不断地供给侧升级,才能真正实现市场端的持续胜利。
不过度依靠外力,无论是政策性的还是宏观经济周期性变化,而是聚焦自我竞争力,特别是供给侧升级,应当是显示产业作为“科技产业”的基本底色。2025年春节,哪吒2用自己的票房证明了,只要有优秀的供给消费就不成问题——那些骂消费冷淡的,更应该多想想人民群众为啥不买“你的”单。特别是已经进入买方市场的行业,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不断供给侧创新才是唯一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