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教育部:校园隐蔽场所要视频监控全覆盖

来源:BRTV 更新日期:2024-06-06 作者:佚名

    5月31日,教育部官网发布消息称,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已印发通知,对各地开展的校园暴力与学生欺凌防范治理专项行动提出具体工作要求。

教育部:校园隐蔽场所要视频监控全覆盖

    其中,通知明确要求要在楼道、天台、储物间等隐蔽场所,做到视频监控全覆盖。针对校园暴力与学生欺凌行为,也要提升识别、应对能力以及干预处置水平。

    对于这两要求,安防企业近些年一直不断推陈出新,在完善校园安全体系的建设上做出不懈努力。如今,在校园范围内再提要在隐蔽场所安装视频监控,提升防欺凌识别、应对能力与干预处置水平。一是对校园视频监控系统的认可,二是当下整个校园安全体系建设仍有改善的空间,对相关企业也是一次重新布局的机会。看如下介绍!

    校园安全体系建设

    校园安防建设可以称之为教育安防建设,主要是利用视频监控系统、防盗报警系统、门禁系统、电子巡更系统、呼叫系统、对讲系统、一卡通等各种硬件和软件设施与产品来保障校园安全。

    其中,视频监控系统与一键报警系统是校园安全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应用率较高。主要系通过校园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对重要区域如校门、教室、图书馆、宿舍楼、操场等进行实时监控,可以有效防范和管理校园内的安全问题。

    同时,为提高紧急情况下学生的呼救能力及安保人员应急处置效率,采用与当地公安报警服务中心进行联网的校园一键式报警系统可以有效保障校园师生人身安全。

    例如,若校园内发生暴力伤人事件时,学生只需按下紧急报警按钮,报警信息立即上报到校园安保中心、公安110报警服务管理中心,可让校园安保人员和辖区警力及时行动,有效保障师生人身安全。

    因此,一键式报警系统是当前校园安全体系建设的必要项目。

    经过多年发展,这两套系统在全国校园范围内安装率已基本完成预定目标,在保障校园安全方面做出积极贡献。然而,近些年校园暴力欺凌事件时有发生且多发生在校园内隐蔽场所,反应出校园安全体系建设仍有完善的空间,相关设备需要更新换代。

    此次教育部提醒要在校园隐蔽场所做到视频监控全覆盖,刚好揭开了当下校园安全体系建设的不完善,需要及时整改。另一方面也是某种程度上呼应2022年实施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要求》,从而巩固全国范围内校园安全体系建设。

    对于相关企业来说,新的要求、新的场所,接下来在设计和实施校园视频监控系统时,需要充分考虑该区域的应用特点,才能很好的满足市场所需,从而抢占市场份额。

    多款安防产品预防校园欺凌

    关于预防校园欺凌,提升识别、应对能力以及干预处置水平,目前国内多个省市地区学校已安装了相关校园防欺凌产品,例如AI防欺凌预警终端、雷达欺凌监测产品等。

    这些产品的使用原理大概是这样的,拿雷达欺凌监测器来说。当系统检测到学生摔倒、推搡、脚踢等大幅度动作行为或者敏感词汇时,会立即识别预警,将事件发生的位置、类型、等级、学生以及音频信息于后台自动形成,并通知安保人员及时介入,从而有效预防潜在的欺凌事件。

    也就是说运用这些产品,并接入校区内已有的监控设备,全方位布控,覆盖监控盲点,可让欺凌无处可藏,从而提升学校安全防控整体水平。目前,已有多家知名企业推出富有自身特色的校园防欺凌综合管理系统。比如,铠硕达科技、云心测科技、易成功等。

    其中,作为国内以AIoT为核心的智能物联管控系统方案提供商,铠硕达科技推出了铠盾校园防欺凌系统。相比传统的监控设备,该系统优势明显:它可以覆盖到监控不能触及的宿舍、洗手间、楼梯拐角等监控死角及隐私场所;能够进行关键词AI甄别,启动报警,及时遏制校园欺凌等恶性事件发生,实现事前预防、事中干预、事后应急,全面保障学生安全。这一系统做到了“可监控、可预测、可控制”,大大提升了校园安全管理效率与应急处理效率。

    目前,铠硕达科技已为广东、四川、江苏、陕西、河北、福建、湖南等省份的多所学校安装了会报警的“耳朵”。

    当然,这只是技防产品的一种,还有物防产品,详情可查看《预防校园欺凌,这些安防产品有用!》,这里不做过多阐述。

    总之,预防校园欺凌事件,保障校园学生身心健康、构建平安和谐校园,使用人防、技防、物防等各种类型的安防措施很有必要,可以一定程度上填补校园的“安全盲区”。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