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春节后的开工季,TI位于北京的一个芯片设计团队的工程师们没有等来“如期开工”。据了解,TI正在裁撤这个负责低端电源芯片研发的团队,人数约为 50 人左右。而在此前,TI已经做出将其MCU 团队撤往印度的决定……
分析认为,TI的动作大抵是因为“国产替代更多、更好、更便宜”。对此有印证的是,媒体报道2023年5月份,TI全面下调了面向中国市场的芯片价格。该次降价潮中,电源管理芯片、信号链芯片,以及DLP投影系统光阀芯片等重要战场降幅近半。
“半导体产业在2020-2021年的超级紧缺,到2023年国产替代全面加速的供应相对过剩、需求不足,行业市场正在面临巨大变革”。业内专家指出,这恰是国产供应链的机会。其中,最新消息称,国产3Lcos光阀及其SOC芯片即将登场国内智能投影、激光显示产业——这或将是TI又一次面临的“细分市场挑战”。
智能投影之王DLP的“劫”
在全球投影产业版图中,TI DLP技术异常强大。长期以来市场份额占比过半。特别是智能投影、激光电视等投影新品类,更是曾经长期几乎100%依赖DLP光阀系统。
某种角度看,国产投影军团,无论是智能投影还是激光显示,一众大牌背后,其实都有一个太上皇,那就是TI。通过DLP光阀系统的独家供应,TI几乎掌握了这一行业发展的“大趋势”。特别是在2021年前后,半导体产业链供给紧张阶段,品牌出货能力几乎就完全由“能买到多少DLP”决定。
然而,这样的局面并不是说DLP的优势“无懈可击”:从竞争技术角度看,3LCD和3LCOS都是其强大的竞争者。但是,与DLP普遍采用单一光阀体制比较,三片式光阀系统的成本相对高一点,也影响产品研发的轻便化。同时,1LCD体制技术虽然成本“真正的最低”,但整体效能指标(光源亮度到成像亮度转化率)只有DLP系统的四分之一,在中高端性能应用中,困难重重。
即,选择DLP的确是对“比较优势”的拥抱,是选择了“最适配”的技术方案,是成本与性能的平衡。
从DLP显示技术自身的发展看,近15年来其核心进步有限。——表征技术能力和代差的最小反射镜尺寸几乎在15年前停步。近10余年来,主要的产品技术进步体现在“抖动虚拟像素”、“菱形对角子像素复用”、“增加反射微镜反射角度”等“应用层”的调整上。
从纯技术角度看,DLP的DMD光阀并非“其它企业搞不定”。不过长期以来,全球投影行业每年DLP需求量只有数百万套,这对于半导体产业链而言不是一个很大的数字。这就决定了这个行业很难容纳第二家供应商生存。同时,TI产品除了个别时段供给紧张外,大多数时期市场供应充沛、价格公允。——即这是一个历史上合理的、合乎各方利益的格局。
但是,历史的合理性,并不意味着“未来不需要变革”。目前,国产投影产业已经实现从初创到崛起的转变,迫切需要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打破更多区域市场中传统玩家的垄断。这一过程势必影响到上游供应链的分配问题。同时,为包括国内市场在内的全球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选择,也需要国内投影产业掌握更多的供应链核心技术环节。
这两点在过去三年促进了1LCD投影的加速崛起,抢占了全球中低端娱乐投影市场。但是,1LCD的性能瓶颈,依然阻碍民族投影更上一层楼——直到日前海思牵头的SOC+LCOS产品方案正式落地。
3LCOS是民族投影强起来的“换道”吗
2023年,国内产业界目睹了国产新能源汽车在全球的大杀四方:这就是换道竞争的优势。事实上,燃油车上不是国产军团“技术不行”,而是作为高度成熟的体系,先发者建立起了强大的知识产权壁垒——解决一个问题,最优的方案都是竞争对手的专利,“我们被迫采用次优解、乃至次次解,何谈同等性能竞争呢”?而新能源上,基于前期的主动投入,国产品牌则是抢跑的一方。
在3LCOS投影上,民族品牌也渴望复制新能源汽车的成功经验!
从技术角度看,3LCOS不是“新东西”,已经至少有25年的历史。但是长期以来,这一技术只有索尼、JVC等企业少量生产、自产自销,没有形成大规模突破和应用的实践浪潮。特别是在轻量级产品应用和设计上,一直缺乏全球玩家。而漫长的技术历史,也决定了LCOS核心技术已经扩散,没有明显的知识产权壁垒。
与竞品比较,3LCOS的性能优于3LCD、远超1LCD。在综合画质上,亦超过1DLP技术。特别是LCOS分辨率指标上的优势,与超高清显示技术趋势高度吻合。其产业链主要植根于液晶显示和cmos半导体。两者的市场供应规模和技术成熟度都已经很高。这也是我国投影上游产业链一直持续研发这一技术,并作为突破自主光阀产业链核心方向的原因。
在市场需求上看,近年来民族投影产品线布局不断拔高。更多的中高端需求诞生,迫切需要产品供应链能够提供更好、更差异化的解决方案。这与智能投影市场早期,主要围绕经济性产品竞争,难以支撑初创型供应链成长的格局形成了对比。且,民族投影日益深入国际市场,对本土的、更好掌控的供应链的需求也就日益增长。这时候,本土LCOS光阀阵营也就获得了“战略价值上的基本盘”。
“对于DLP阵营的投影品牌,也许加入3LCOS只是多一种差异化产品;但是对于本土庞大的1LCD品牌,如果有了本土3LCOS的无限供应,那就是打开中高端市场的大门!”业内人士指出,本土投影品牌阵营的“结构化困境”和“全球市场期待”给予了LCOS本土产业链实现突破的市场需求基础。
在这样的背景下,2023年3LCOS投影系统,率先应用于鸿蒙智行问界M9车型的抬头显示系统之中,接下来海思系会将这一技术路线向激光电视、乃至智能投影市场全面推广。据悉不仅有中端的轻量化3LCOS产品,其还准备了大底的高端3LCOS专业显示方案、1LCOS超经济解决方案,将形成“遥遥领先的投影新赛道体系”。
目前,多家头部智能投影和激光电视品牌已经拿到方案产品,进入产品设计阶段。行业著名调研机构,洛图科技预测,2024年双十一之前相关产品会进入市场销售。一个属于民族投影高性能光阀芯的时代即将到来。
三大技术竞争,DLP、LCOS、LCD道向何方
考虑到激光电视、智能投影等民族投影占比规模最大的家用需求,一直是DLP技术的主阵地,民族3LCOS投影产品的问世,肯定对TI的市场地位有所影响:
现在低端市场属于1LCD,而LCOS更是可能在1LCOS和3LCOS上同步努力,DLP在智能投影市场的份额可能再次下降。其也会面临进一步降低价格的压力。不过,好消息是,智能投影和激光电视全球市场在快速发展,“增量足够”TI和本土LCOS阵营来“消耗”。
但是,对于LCD投影而言,lcos几乎就是一个全面等量替代的“加强版本”!包括1LCD和3LCD都会针对性的受到1LCOS、3LCOS的挑战——如果说LCOS和DLP是新手老三和原有霸主老大的较量,那么LCD这个“老二”则可能最受“夹板气”,未来市场发展的前景最具不确定性。当然,3LCD等技术也可以依托产业链更成熟、固有成本比LCOS更低的优势发起反击。
“三大投影光阀技术的竞争,有点像电车和油车——都是各有优势。而最终的竞争胜出更多要靠供应链、生态体系、应用体感、推广力度,以及最重要的‘成本价值比’决定”。业内专家分析指出,民族LCOS产业链在能行之外,还需要进一步证明“成本优势”、“价值优势”才能真正获得与DLP、LCD“共舞”乃至超越的资格。
“高精尖国产替代日益加速,我们没有理由认为自己的光阀芯不行!”当然,在国内投影市场占据TI的DLP销量近半的背景下,TI不会简单放弃这一“主要市场”。可以预见,未来绕光阀之战,将是一场剧烈的竞争。而且,在DLP、LCOS、LCD之外,还有一个micro LED新体制投影技术“黄雀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