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届中国(合肥)国际科学艺术周期间,能源院科学艺术联合实验室在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聚变堆园区11号厂房围绕托卡马克装置1/8真空实验平台举办了数字Mapping秀,聚焦核聚变技术与数字艺术的融合,呈现出一场震撼而充满未来感的科技视听盛宴。中央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等七所高校的艺术家团队共同在地创作,打造出独特的核聚变数字光影秀,作品通过光影与核聚变实验装置建筑结构的交互映射,展示了未来科技的无限可能。
爱普生光影研究院作为光影设备技术支持方,通过4台20000流明*1*2激光工程投影机CB-PU2220B,短焦镜头ELPLU04以及超短焦镜头ELPLX02S,在巨大的托卡马克装置上通过投影技术展示出了来自各个美术院校团队的科技艺术作品。
这是第一次聚集如此之多的艺术家在大科学装置区中科院等离子体研究所聚变堆园区举办大规模的艺术活动,各大美院艺术家团队联合共创,将Mapping投影在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之上。科学家与国内外多所院校的科技艺术、数字媒体团队一起,点亮“中国太阳”。
《 羲 源 》
邓碧文及广州美术学院湾区创新学院科技艺术专业团队
成员:钟毅、刘盛平、何子巽、许烨、
何子振、谭淦泉、张浚琪,刘婕茜
来自广州美术学院的邓碧文及广美科技艺术团队的作品《羲·源》意图通过五个时间顺序的场景,再现人类文明从利用原始能源到探索核能的过程。其中机械臂装置在1/8真空室之上的投影一幕为观众带来强烈的技术震撼;最后一幕再现传统神话夸父逐日的故事,象征科研人员对光明未来的追求。
《 聚 • 变 》
罗保权及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团队
成员:陈思琦、俞颖婷、付智林
同样来自广美的罗保全与广美数字媒体艺术中心团队带来的《聚·变》则不仅展示了科技与艺术在视觉美感上的融合,还表达了对清洁能源探索的深刻思考,激发公众对科学和艺术的兴趣。
《 介观场域(Mesoscopic Fields) 》
郑达及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团队
成员:陈澳文、李子奇
郑达及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低科技艺术实验室的《介观场域》运用抽象视觉语言展示了等离子体在强磁场中的受控运动及其与装置环境的相互作用,将抽象的科学概念转化为直观的知觉感知体验。
《 一 束 光 》
祁震及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团队
成员:黄宇泽
由中央美术学院的祁震及央美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带来的名为《一束光》的Mapping作品,一位长衣女性手提一盏灯从1/8真空室的内部向我们徐徐走来,又带着光束归于星尘。地球上的第一束光打破晦暗,开辟天地,为人类带来光明。科学技术的发展就像宇宙空间中的繁星一般在历史长河中诞生,为文明的发展照亮方向。
《 数 字 蜉 蝣 2.0 》
张海超及四川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团队
成员:李琨、十方
四川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张海超老师及川渝科技艺术团队奉上的是名为《数字蜉蝣2.0》的Mapping作品,将蜉蝣——一种古老、颜色鲜艳、寿命短暂的昆虫——作为隐喻,描绘了一种短暂、不显眼的或稍纵即逝的物理形态结晶态,既能特指一段时间或一个空间,又能被理解为“数据”或难以被分类的知识对象,它们脆弱的残影中,保留着人类活动的踪迹。
《 能 源 液 压 机 》
何晨暄及得克萨斯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准自主设计实验室团队
成员:Tyler Lehmann,Yibo Yuan, Yixuan Cai
何晨暄HeXagōn [分集研究所]及得克萨斯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He Quasi-Design Lab 准自主设计实验室团队的《能源液压机》作品通过生动的声音与图像的完美融合,将核聚变反装置转化为似乎可感可触的“能源液压机”,展示了未来依赖化石燃料的物品在这个巨大的机器中被压榨成纯粹的能量,这种通过“虚构事实”的视角模糊了虚构与现实的界限的感受让人不由得重新思考能量、消费与转变的过程,对陌生却又熟悉未来充满期待。
《 明 日 之 晨 》
许毅博及鲁迅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团队
成员:肖珣、刘明泽、藤小鹏、唐江华、李祎凡
单嘉怡、孙博、郑雨晴、陈锋、王景琦、魏熙格、荆莉
由许毅博及鲁迅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科技艺术影像映射工作组创作的《明日之晨》目利用核聚变装置的外形结构特点进行创作,将“无用结构”进行“拟人化”处理,如同使机器觉醒,形成自循环的生产方式,来回应人工智能时代来临后,科技在未来某日所呈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