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2023年OLED显示向“技术活力高”、“市场活力弱”的格局转变
搜 索

OLED下一步:新技术+新市场

更新日期:2023-05-12 作者:那山那水
分享到:
第198期

    进入2023年,OLED显示行业进一步向“技术活力高”、“市场活力弱”的格局转变。大屏君观察到,一方面是惠科、维信诺祭出了光刻图形化路线图;另一方面是三星、LG的OLED彩电销量低迷,且其计划内的8代IT线一直处于“磨洋工”状态。

    即OLED显示发展,似乎面临了一个“新技术”高于“新市场”的特殊时刻。业内亦有很多人士认为,这或许是“我国企业实现对韩系超车”的机会。

    市场,有点不给力的OLED行业

    根据CINNO Research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约1.4亿片,同比下滑11.4%,环比下滑39.0%。

    奥维研究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OLED电视出货670万台,同比增长3.2%。这在2022年行业增加了三星作为上游面板供应商的局面下,可以说是严重低于预期的增长。且一年六七百万台的量和全球彩电一年2亿台的规模比依然掀不起大风浪。

OLED下一步:新技术+新市场

维信诺光刻图形化OLED样品

    除了手机和彩电两大传统场景,大屏君注意到被寄予厚望的IT用OLED市场也出现了“热情放缓”的态势。例如,根据TrendForce发布的最新调查报告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约为3300万台,同比暴跌了39%。再例如,苹果在最近的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报告称,Mac收入同比大幅下降,从104亿美元(当前约719.68亿元人民币)降至72亿美元(当前约498.24亿元人民币)——这被认为是妨碍苹果MAC大规模导入OLED的重要因素,因为OLED是高成本部件:销售本就下滑,还大幅增加成本,不是明智之举(整个IT行业都是同样的逻辑)。

    对于OLED显示整体市场,行业也是看淡的:市场研究公司DSCC 预测,今年全球OLED 销售额为38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664亿元),比2022年下降7%;预计出货量将下降 1%。

    “IT、手机、TV消费都进入低谷周期,不利于新技术产品推广”,大屏君觉得,这是目前OLED市场表现不佳的主因。同时,OLED产品成本下降缓慢,尤其是中大尺寸较液晶产品价格高出众多,也是妨碍其快速成长的关键。

    技术,创新不断也会阻碍投资的决定性

    即三月份,传出我国企业惠科与日本JDI合作,准备上马“大尺寸光刻图形化OLED面板线”之后;四月份,我国企业维信诺亦发布了以光刻图形化为基础的维信诺智能像素化技术(Visionox intelligent Pixelization),简称ViP。

    光刻图形化技术,可以解决至少三个问题:第一是,不需要使用FMM(Fine Metal Mask 精细金属掩膜版),大量节约FMM材料带来的成本;第二是,规避在大尺寸上,如8代线等IT和TV场景面板线上FMM应力形变,导致制作困难的问题;第三是,传统OLED面板像素精度依赖于FMM精度,ViP技术则可以不依赖其它耗材灵活调整像素尺寸和精度,实现分辨率“自由”。当然,大屏君要强调,光刻图形化OLED技术依然绕不过“蒸镀”工艺。后者也是OLED产品高成本和大尺寸化的技术难点之一。这也是,另一些企业如华星光电看好印刷OLED技术的原因:印刷技术不需要FMM,也不需要蒸镀,但是目前印刷OLED技术在可视角度上不满足应用需求。

    除了我国企业的以上努力之外,韩国企业三星和LG的OLED创新发明也不少:例如,LG在大尺寸OLED上的彩色化技术,采用白光OLED+彩色滤光膜(WOLED技术),就是降低技术难度和成本的选择。

    2022年三星开始全面投入量产的QD-OLED技术亦有两个重大的技术创新:其一是,彩色化采用蓝色OLED+红绿QLED材料实现;其二是,QLED材料涂覆成膜和图形化采用“印刷技术”实现。——这也是印刷显示工艺首次大规模的量产实践。

    由以上分析可见,目前OLED显示,尤其是面向IT和TV的中大尺寸应用,具有崭新的图形化(光刻或者印刷)、崭新的彩色化、崭新的成膜技术在开发。大屏君认为,这至少说明三个问题:第一,现有的面向手机为主的OLED量产工艺,对于大尺寸市场水土不服;第二,行业企业看好OLED在IT和TV市场的未来,愿意投入更多资源开发相应技术;第三,IT和TV市场OLED显示的技术路线,没有形成“统一认知”,每一条技术路线都依然有困难……

    而对于技术路线未统一这一点,大屏君觉得,其必然影响行业企业在“量产”线上的投资决心。后者将进一步推迟IT和TV市场全面OLED化的进程。

    OLED的难,或许是我国面板企业的“好消息”

    5月份消息,根据韩媒TheElec报道,三星显示(Samsung Display)和LG Display两家面板企业均未订购第8代生产线所需的关键设备。即三星和LG的IT用面板线的建设规划还没有最后落地。原因无他,依然是大客户苹果的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采购计划缺乏确定性。

    同时,结合大尺寸OLED在TV市场的渗透率增长缓慢,大屏君认为,这或许不是坏事情——至少对于我国面板企业而言不是坏事情。众所周知,我国面板企业在液晶面板和面向小尺寸的手机等市场的OLED面板上“进入市场的时间”要晚于韩国企业。后发的确是更具有技术和需求上的确定性,规避了风险;但是大屏君觉得,后发也会限制企业的“市场能力”、“行业地位”,失去技术领先者的超额收益。

    而在硅基OLED和柔性OLED制造上,我国企业的率先投资已经尝到了甜头,实现了投资、产能和技术的领先。现在中大尺寸上,我国企业也面临类似的机遇:即惠科、维信诺看好大尺寸OLED的光刻图形化新工艺、华星光电看好印刷工艺,本质就是想通过“新技术+新需求”的组合,实现“面板技术战略”上的“超车”。

    而应用更多的新技术,可能在产品性能和成本上占据竞争的制高点。例如,维信诺表示,ViP技术使AMOLED有效发光面积(开口率)从传统的29%增加至69%,也可使像素密度提升至1700 ppi以上,配合维信诺Tandem叠层器件,较FMM AMOLED可实现6倍的器件寿命或4倍的亮度。这项新技术还可以在不改变设计、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屏下传感器透过率较FMM工艺提升1倍,使屏下摄像技术从底层全面革新;并解决蒸镀时子像素之间混色问题及低亮度驱动时子像素之间串扰问题,进一步让AMOLED清晰度、色彩表现、均一度等显示效果优势充分释放。

    在维信诺看来,ViP技术是大小通吃、各方面都进步、设备上采用既有装备,理论上成本也更低的“完美”技术。目前,维信诺称ViP技术已经实现中尺寸样品的点亮,并在合肥进行“量产准备”。大屏君认为这个中尺寸样品应当是“平板电脑或者NB屏幕尺寸”的产品。这与维信诺“OLED显示产品做小望大”的战略是相一致的。

    同时,另一家与日企JDI合作光刻图形化的企业惠科,此前没有OLED面板制造能力。在中小尺寸OLED竞争激烈,具有饱和倾向的背景下,如何布局OLED产业链就成了惠科的难题:是走别人走过的路,一上来就进入手机红海;还是发挥后发优势、直接面向中大尺寸,至少是IT用8代线的蓝海,是一个战略选择题。显然,目前的信息表明,惠科偏向于后者。

    综上所述,大屏君认为,OLED显示现在,在市场上遇到的问题,不妨碍行业对这一技术的长期看好。尤其是新技术辈出的时刻,更是赋予了后发企业“技术性领先超越”的可能。用新技术,在中大尺寸市场“搏一把”,也许是我国面板企业在OLED竞争的后半程,超越韩系企业的重大机遇。

福说扒道

扒开迷雾

去除幻像

让真理视前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