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并发出通知,指出推进数字化改造,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发展智慧县城,并强调了推行县城运行一网统管等。数字政通二十年坚持赋能县域治理数字化转型升级,已为超过2000个县(区)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成效显著。未来,数字政通将继续助力县城从善政、惠民、兴业等方向,构筑符合各县域发展路径的“硬实力”。
2022年5月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来源:中国政府网
意见指出要推进数字化改造,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发展智慧县城。其中第二十条明确表示要推动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规模化部署,建设高速光纤宽带网络。推行县城运行一网统管,促进市政公用设施及建筑等物联网应用、智能化改造,部署智能电表和智能水表等感知终端。推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提供工商、税务、证照证明、行政许可等办事便利。推行公共服务一网通享,促进学校、医院、图书馆等资源数字化。
01
县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是践行数字中国战略、推进数字化过程的重要一环
“县集而郡,郡集而天下,郡县治,天下无不治。”作为国家行政和经济的基本单元,县域的兴衰关系全局。县城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城尾乡头”,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对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建设人民美好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县域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引擎,也是践行数字中国战略、推进数字化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来源:央视网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县城建设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县城建设的任务举措。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全面系统提出县城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要求、发展目标、建设任务、政策保障和组织实施方式。这些部署表明,推进县城建设对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央视网
国家在政策方面一直在大力推动区县级城市建设数字化水平。早在2020年,国家发改委便发布了“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的系列通知,其中“有序推进县城智慧化改造”也赫然在列。2022年3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的通知中也提出要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建设,提升智慧化水平。由此可见,县域将成为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战场,同时也将是未来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的发力方向。
02
数字政通20年来,一直是以县域为主战场,不遗余力赋能县域治理数字化转型升级
所谓“数字化转型”,本质上就是通过数据资源畅通流动、开放共享,倒逼传统的管理体制、治理结构、公共服务、产业布局更加合理优化、透明高效。城市数字化、智慧化转型的目的就在于,向数据要增长,向数据要治理,向数据要动能,向数据要优势。
当前,我国数字化、智慧化城市建设的范围正在从早期的中心城市、地级城市为主,逐步向县域一级下沉。尤其在当前数字经济持续驱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县域数字化、智慧化发展正在成为促进高质量发展、构建数字社会的基石。
从县域数字化转型入手,推行一网统管,结合政策保障产业发展需求
县域智能协同和监管方面。“一网统管”是新型智慧城市的“牛鼻子”工程,是城市大脑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形势下,一网统管是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有效抓手。数字政通是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的先行者。“一网统管”的“网”是指网格化理念下的横向纵向和线上线下的业务协同,以实现高效处置一件事。网格化理念起源于北京东城区城市管理实践,数字政通在全国率先承担了网格化管理平台的建设工作,并且主导了与网格化城市管理相关的9个国家/行业标准的编制工作,网格化模式应用市场占有率行业领先。由数字政通承建的北京东城区、深圳坪山区、合肥包河区等一网统管县域实践案例均得到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专项报道,数字政通还在天津、浙江、山东等多地落地实践了“一网统管”,具有丰富的案例经验。未来,数字政通也将持续发挥“一网统管”的技术优势,为尤其是区县党委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和治理体系现代化赋能,支撑县域治理数字化转型。
县域精细化治理方面。数字政通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高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治理水平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有关要求为指导,以提升城市风险防控能力和精细化管理水平,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围绕城市运行安全高效健康、城市管理干净整洁有序、为民服务精准精细精致,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移动通信等前沿技术为支撑,通过总结提炼在全国上千项目上积累的实用业务需求和实战经验,构建形成国家、省、市三级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业务协同的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加强对城市运行管理服务状况的实时监测、动态分析、统筹协调、指挥监督和综合评价,形成城市运行管理服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联动、齐抓共管“一张网”,助力各级政府不断增强城市运行管理统筹协调、风险防控和公共服务能力,让城市更干净、更整洁、更有序、更安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县域便民服务方面。我国一半左右人口居住在县域,5亿农村人口中的大部分居住在县域内的乡村地区。提高县城辐射带动乡村能力,促进县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统筹衔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加快实现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
以满足县城居民对公共卫生、健康、教育、养老等基本民生保障迫切需求为导向,加大智能便捷的公共服务体系投入,推动公共设施数字化转型,打造智慧医院、智慧校园、智慧养老、智慧社区等一批数字化示范应用场景,提供物业管理功能、拼车、租房、快递物流、电商购物等高效、质优、价廉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各地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智慧县城,精要在于不单是利用各种科技或实体基建,而是通过科技加强城市治理和服务,改善居民生活质素。
数字政通紧紧围绕既有住宅和社区设施数字化改造,为居民群众打造平安、有序、文明、美丽、幸福社区这一目标,着眼于如何及时了解掌握居民需求、如何更加精准到位服务好居民群众等,结合城乡区位实际,从加强党建核心引领、强化数字科技保障、精细网格化管理等多方面入手,深入探索实践社区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有关工作,依托公司自研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管理服务智慧社区平台,推进城乡社区平台微脑、居民终端末梢关联衔接。
多元产城建设方面。县城公共设施量大面广、资金需求巨大,但县级层面普遍财力不足,需着眼破解县城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增强县城持续发展能力。建立多元可持续的投融资机制,对公益性项目加强地方财政资金投入,其中符合条件项目可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予以支持;对准公益性项目和经营性项目鼓励增加中长期贷款投放,支持符合条件企业发行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项企业债券。
通过政府引导,鼓励政企合作、多方参与,创新智慧县城建设运营模式,实现智慧县城建设项目的可持续健康运营,推进一网统管、智慧安防、智慧出行、智慧社区、智慧监管、垃圾分类、智慧医疗等应用发展,实现民生政务、节能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等城市治理的一体化、智慧化。
数字政通参股公司智慧(沂源)城市建设运营有限公司于2022年4月15日通过公开招标形式中标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数字沂源建设(一期)项目,中标总金额 93110874.47元。将以“优政、惠民、兴业、强基”为统领,建设1个数字沂源综合运营指挥中心,以一网统管综合指挥平台和数据资产平台2个核心平台为基础,通过业务中台、AI中台、IoT中台3个中台赋能,打造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视频汇聚平台、公安全目标视频智能解析平台、智慧交通电子公交站牌、智慧社区、融合通讯系统、应急指挥调度系统等智慧应用,提升沂源县城市智慧化水平。
1月27日,数字政通、许昌市魏都区人民政府与可津优势举行“政通可优”数字经济产业园项目云签约仪式。为全面落实国务院“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促进许昌数字产业园经济的发展,完善和推进数字产业体系,促进区域产业集聚升级,数字政通着眼于发挥魏都区的许昌区位及政策、资源优势,利用数字政通的智慧产业优势、可津优势在产业园方面丰富的建设及运营管理经验、优势资本产业投资优势及成功运作经验,各方计划共同打造集“产业集聚、产城融合、资源共享、产融互动”等诸多业态为一体的产业新城。
2月22日,数字政通与楚雄州人民政府签署《全面加快“数字楚雄”建设战略合作协议》。经过深入交流,数字政通与楚雄州政府在楚雄州(下辖2市8县)未来发展的战略导向、发展思路、网格化城市管理项目及破题路径等方面取得了一致的看法。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深化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为充分发挥楚雄州和数字政通各自的资源优势,深化数字领域合作,经双方友好协商共同签订战略框架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内容,数字政通将对楚雄州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及数字经济发展进行深化赋能,依托数字政通良好生态合作及资本优势,加快推进楚雄州资源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有效提升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从提升县域数字化改造入手,促进县域产业数字化发展
市政公用设施直接服务于县城居民,是宜居县城的重要硬件基础。不少县城的市政公用设施不完善,如管网陈旧老化、路网容量不足、老旧小区配套较差、停车场建设滞后、客运站设施落后等,降低了县城对人口的承载力和吸引力。要推进县城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较好满足居民居住和出行等生活需要。
环境基础设施水平决定着县城人居环境和整体面貌,也是县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不少县城的环境基础设施缺口较大,如污水收集管网覆盖不足、垃圾焚烧设施缺乏、黑臭水体尚未消除、蓝绿生态空间有限等。推进县城环境基础设施提级扩能,建立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更好满足居民文化和生态等需要,彰显县城绿色人文风貌。数字政通通过提升污水处理、智慧停车、城市供水、地下管线、新基建等专业领域的数字化管理水平,推进各地的产业数字化发展进程。
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一体化治理。基于公司管线和排水多年的行业经验,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构建“探·诊·检·修·管”一体化解决方案,开展摸清家底、管网监测、溯源排查、检测修复等一系列措施,系统解决排水管网问题。打造从管网工程服务、智慧化管理到常态化运维的一站式服务能力。通过智慧排水平台,建设涵盖基础数据管理、数据分析、综合展示到巡查工单、隐患排查、排污许可、厂站监管等全要素、全业务的管理平台,实现排水系统科学的治理,达到排水“标本兼治”的治理目标。
围绕黑臭水体和污水提质增效,公司先后实施了黄石、集美、苏州等单体超5000万的项目。在湖北黄石,打造“探·诊·清·检·修”一体化综合治理模式,树立了可推广、可复制的黄石样板。通过一体化综合治理措施,显著提升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助力黄石市水更清、岸更绿、景更美。黄石市城镇污水提质增效采用一体化综合治理实践经验具有很强的推广性,为全国城镇污水提质增效树立了样板。
县域全要素智慧停车。依托视频监控、人脸分析、出入口车辆卡口、结构化摄像机等前端,通过社区出入口平台,实现智能停车场等便民服务圈场景应用,实现社区数据化、智能化管理服务,建设智慧社区和智慧服务生活圈,助推公共服务资源整合,提升专业化、市场化服务水平。
随着 AI 开始处理从智能停车计划收集的数据,所有网络效应都会产生。这包括更准确的交通信息(由智能停车传感器和来自智能交通灯的信息提供),可以帮助城市规划者更好地了解交通模式在一天和一年中的不同时间如何变化。这反过来又有助于制定未来的解决方案,以改善城市内外的交通流量。空间优化是另一个分支;在城市环境中,建筑面积非常高,这就是为什么建筑商通常向上而不是向外工作的原因。停车库占用大量空间,但当酒店和公寓楼能够将其私人地块用于公共智能停车时,它会减少一个区域所需的停车库数量。这种效率让城市规划者可以找到更明智的空间用途。毫无疑问,智慧县城将在未来几年内引入一些非常令人兴奋的生活方式改变。但这一切都始于改造停车场、消除交通拥堵以及为城市居民和通勤者提供简单的生活质量提升。
县域城市公共供水智慧管理。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5G、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围绕城市防汛业务现状,在排水管网排查的基础上,建设防汛专题数据库,建立完善智慧防汛综合管理平台,整合各部门防洪排涝管理相关信息,在排水设施关键节点、易涝积水点布设必要的智能化感知终端设备,满足日常管理、监测预警、灾情预判、指挥调度、应急抢险、行业监管等功能需要,实现日常管理和应急调度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提升防汛排水工作精细化管理水平。
县域地下管线运行综合管理。数字政通以《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意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安全运行监测的通知》等文件要求为遵循,从县域整体安全运行的高度出发,聚焦县域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中的重大风险,以道路、桥梁、隧道、燃气、供水、供热、排水、管廊等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监测为切入点,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BIM/CIM等信息技术为支撑,透彻感知城市运行状况,建立县域基础设施安全运行监测平台,全面梳理县域治理风险清单,建立和完善城市安全运行管理机制,健全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调联动的风险防控工作体系,增强安全风险意识,加强源头治理,从而实现对县域基础设施运行风险的源头管控、过程监测、预报预警、应急处置和系统治理,切实把安全发展作为城市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提升县域安全韧性,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全面提高县域安全保障水平。
县域垃圾分类全过程监管。提到垃圾分类,“上海模式”无疑是全国考察学习的样板。2019年7月1日《上海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上海率先进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通过公开选聘方式,组建垃圾分类社会监督员队伍,并研究制定生活垃圾分类社会监督员管理办法。“上海模式”的关键在于定时定点投放、投放开袋检查、强化督导考核。网格化管理模式在垃圾分类督导考核中也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上海闵行区对垃圾分类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镇网格化平台,并由镇网格化中心派至相关居村网格进行整改处置,同时对未及时整改和重复上报的问题进行协调督办。针对撤桶并点情况、容器配置、两网融合等检查项目不合格的责任网格,镇网格化中心以周报形式进行通报。
除了上海模式,全面采用市场化运营模式开展垃圾分类的城市也很多。如郑州中原区70%的小区采用市场化公司负责垃圾分类运营,目前共有十多家环卫企业参与提供垃圾分类运营服务。市场化公司负责提供垃圾分类的设施维护、收集和转运,同时负责组织垃圾分类宣传引导活动。对市场化运营模式来讲,主管部门的首要任务就是对市场化公司的开展情况进行督导考核。通过制定考核标准和细则,定期进行垃圾分类现场检查考核,对街道进行排名,同时直接影响市场化公司的费用结算,因此总体上垃圾分类的运行效果较好。
数字政通借助公司全国近七千人的信息采集队伍,可提供针对垃圾分类运营的第三方督导检查服务。根据各地垃圾分类管理要求和模式,通过垃圾分类督导检查App,针对小区、单位的垃圾分类情况进行现场检查,检查事项如分拣员、指导员、宣传员配置上岗情况,分类投放容器、站点设置运行情况,各类垃圾(厨余垃圾、再生资源、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建筑垃圾)规范管理情况,收集车辆和运输情况等等。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直接上报,通过案件协同处置平台生成整改任务单进行派遣处置,并根据处置反馈情况计算考核成绩。系统可自动生成运营公司、小区、街道、区(县)的月度、季度、年度和专项考核结果。截止目前,公司已经在徐州市、青岛城阳区、莱阳市等城市提供垃圾分类第三方督导检查服务。
针对垃圾分类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各地市垃圾分类的现状,提供垃圾分类全过程监管综合解决方案。首先,摸清垃圾分类有关的小区、居民、企事业单位、分类设施、收运车辆、终端处置等基础数据情况,为日常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其次,借助市场化运营、积分兑换、宣传活动等引导居民正确分类,同时为主管部门提供基于网格化模式的常态化监督考核系统,通过强化考核促进管理提升;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全过程进行监管;最后,建立垃圾分类大数据分析平台,对垃圾分类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提前预警预判,同时实现从垃圾产生、转运到处置的过程可追溯。
从县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入手,提升县域治理底座支撑能力
无人网格车创新。数字政通积极响应《“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新技术的应用落地,科技赋能助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及万物互联、变革城市治理服务模式的深度创新;发布了“棋骥”无人驾驶智联网格车,以“无人驾驶+AIOT”技术为核心,具备完整的L4级自动驾驶能力,智能应对各种复杂路况,可在无安全员条件下自主行驶在城市开放道路,24小时全天候为城市进行“CT扫描”,高效、实时、多维、精准的感知城市正在发生的各类管理和运行问题,对智慧城市建设、推动城市更新的手段将更加丰富和立体,是国内首款应用了无人驾驶技术的网格车,也是全国网格化管理新模式的一次重要的技术和应用创新突破。
棋骥一号
棋骥二号
数字孪生技术创新。数字政通深耕GIS技术领域20载,连续五年稳居在全国地理信息百强企业前十。基于深厚的技术积累,于2021年8月重磅推出了基于游戏引擎的“晶石”孪生平台,通过全要素的快速构建能力,实现对L1级(城市基础地形模型)、L2级(城市白模)、L3级(建筑外观模型)、L4级(城市部件模型)、L5级(城市楼体和室内结构模型)等分级三维模型的快速构建;通过全时空的精细仿真能力,实现对季节(春夏秋冬)、气象(风霜雨雪)、昼夜、城市变迁、地上与地下设施、实景与视频等时空场景的精细仿真;通过与城市运行“一网统管”需求深度融合,构建了可管理的“城市部件”、“城市事件”、“城市路灯”、“城市道路”、“城市桥梁”等城市运行管理三维应用场景,实现治理要素三维精细化表达,打造“可管理”的数字孪生平台,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宿州市主城区“一网统管”、重庆市江北区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等项目得到良好落地实践。
关键技术创新。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智慧社会,要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推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的创新。为顺应时代发展趋势,贯彻落实党的重要指示,全国各地政府正积极推进数字化改革。
回望2021,数字化改革趋势不断强化,各地政府在数字化改革过程中硕果累累,以不断丰富的新技术应用手段为2022年全面深化“数字中国”的建设奠定了夯实的基础,积蓄了坚实的能量。2022年是数字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不断发展的新技术应用在国家治理和经济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数字政通将不断探索与实践数字化改革的新模式,致力于协助政府打造高效协同、互促互进的格局,以“云、物、移、大、智”等新技术为依托,聚焦群众需求和城市治理突出问题,以更细的“颗粒度”精准发现城市问题、对接群众需求、研判运行态势、预防安全风险,为区县党委政府政务服务高质量发展插上信息化翅膀,不断提升县城人民群众在数字化改革中的获得感。
从县域数字法治入手,提升县域数字化城市治理和监管水平
各地政府积极落实依法治国相关文件精神,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已初见成效,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展现出巨大优越性。但必须看到,当前一些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的观念还比较淡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时有发生,行政执法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难以保障,行政执法部门的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来源:央广网
为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工作水平,全面落实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要求,解决基层执法难、中层管理难、高层监督难、公众参与难等问题,助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我司结合各地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实践经验,以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助力创建法治政府、优化市场营商环境为目标,聚焦“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从日常执法管理、执法办案和执法监督的需求出发,打造了集便捷化移动执法、精细化执法管理、智慧化执法办案、智能化执法监督、透明化执法公示于一体的行政执法监督平台。平台覆盖了所有的执法主体和执法行为,满足了对行政执法人员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监督需求,对内实现执法活动网上开展、执法信息全过程记录、执法流程规范化制定、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可监督、宏观决策数据可提取,对外实现社会公众可参与。
近年来,行政执法监督平台作为各地法治政府创建的重要抓手,先后有天津滨海新区、天津市、河北省、长沙市、衡阳市、贵州省、宁夏自治区、中卫市等地司法行政机与数字政通进行合作并落地了省级、地市级行政执法监督平台,其中数字政通于2015年承建并上线运行的天津市滨海新区行政执法监督平台,先后荣获了全国智慧司法十大创新案例奖,全国首届数字法治、智慧司法信息化大比武二等奖,2020年被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评为全国第一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
03
智慧县域建设未来市场空间十分巨大,数字政通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2021年年底,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为9.1亿人。其中,1472个县的县城常住人口为1.6亿人左右,394个县级市的城区常住人口为0.9亿人左右,我国农民工总量从2010年的2.42亿人,一路增至2019年的2.91亿人,2020年疫情之下稍有回流,2021年离开了农村、离开了田地的人又恢复到2.93亿的水平。县城及县级市城区人口占全国城镇常住人口的近30%,县及县级市数量占县级行政区划数量的约65%。然而当前全国县(区)或县级市在建智慧县城的比例还很低,全国只有不到32%的县区有提出或正在建设智慧县城。如果按每个智慧县城建设投入3-10亿元来估算,智慧县城(区)建设的未来市场空间十分巨大。
县城建设要合理把握时序、节奏、步骤,示范地区先行是有效方式。2020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会同各地区各部门,在发展基础扎实、财政实力较强、政府债务率较低的一些县及县级市开展县城建设示范工作,鼓励其创新政策支撑机制和项目投资运营模式,及早取得实质性进展、产生好经验好做法,为其他县城提供参考借鉴。在示范工作基础上,将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和有效做法,稳步有序推动其他县城建设,形成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有效路径。
来源:央视网
新时代县域数字经济即将到来,随着近20省份专项政策的相继出台,我国数字经济国省二级政策体系基本成型。今年下半年政策布局将进一步下沉,加速向三四线城市及县区(全国2779个县)推进。大规模数字经济重大工程建设将全面铺开。数字基建已在全面发力,大数据综试区、数字经济产业园等将成建设重点,其中,数字技术与制造业、服务业、农业各领域各行业深度融合成为主攻方向,务实和操作,政策本地化、有效性应当成为重点。
县城数量大、类型多,发展路径各不相同。尊重县城发展规律,顺应县城人口流动变化趋势,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功能定位,统筹县城生产、生活、生态、安全需要,合理确定不同类型县城的发展路径。随着全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县域数字化的推进,每一座城市都在努力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数字化转型升级路径。目前,数字政通已为超过2000个县(区)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未来,数字政通将继续助力县城从善政、惠民、兴业等方向,构筑符合各县域发展路径的“硬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