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复兴大计,离不开教育。而实现共同富裕,其中也包含着逐步缩小城乡教育水平差距。习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补足乡村基础教育短板的重要性,为此,我国持续加大针对乡村,特别是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技术教育投入力度。
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财政已累计安排超2959亿元支持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截至目前,全国99.8%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达到基本要求,城乡办学条件差距明显缩小;强力推进的控辍保学让义务教育辍学学生由60万人降到不到500人,到2021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4%。
在极力保证基础教育入学普及率,筑牢基础教育根基的同时,我国在提升乡村教育水平,凸显教育公平性方面,也做出了巨大的努力。2019年,习总书记考察位于重庆大山深处的石柱中益乡小学,提出要保证贫困山区的孩子受教育的权利,拥有幸福快乐的童年。日前央视记者回访时,这里的情况已经大变样:不仅音体美设施和科技馆一应俱全,孩子们还可以在多媒体电教室通过网络直播上英语口语直播课。
教育的信息化,将远在大山深处的孩子们与城市优质教育资源联系在了一起。可以说,信息化打破了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阻隔,使得优质教育资源摆脱了对空间的高度依赖,能够进一步触及许多交通不便、经济不发达的地区。而这一切,也离不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
针对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薄弱的短板,我国近年来持续加大建设投入力度。当前,全国51.2万个行政村已经全面实现“村村通宽带”,广大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57.6%,较十年前提升了33.9%。
信息化的迅猛发展,持续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成为我国补足乡村教育短板,实现教育公平性目标的利器。而在这一过程中,显示产业也借力教育信息化发展,踏上了发展快车道。包括基于短焦投影的电子白板,以及基于液晶、小间距LED等的教育平板等等,也伴随智慧教育应用场景和使用需求的日益多元化,而呈现出齐头并进、百花齐放的发展势头。
说到底,信息化资源的最终呈现,离不开视觉,这就是显示设备赖以生存的根本。在互联网打通了城乡信息化通路后,显示设备又架设起了城乡教育间的“直播”通道,成为打通教育公平“最后一公里”的功臣。而伴随乡村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持续提升,显示设备的“下乡”也将迎来一场新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