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晚8时,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当“冰立方”缓缓被激光“雕刻”成晶莹璀璨的五环时,燃爆了现场,也点燃了屏幕前观众的激情。
五环是如何被“雕刻”出来的呢?北京市海淀高科技企业利亚德承担了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地屏、冰瀑、冰立方、南北看台屏和播放系统等装置生产、安装任务。“‘雕刻’的视觉是在激光与冰立方3D视效的结合下产生的。”利亚德集团董事长李军介绍。
冰立方长22米、宽7米、高10米,是由LED屏组成的。五环本身也是一个LED屏,当它亮相的时候,位于看台4层的激光照射在冰立方上,对冰立方进行“雕刻”,随着冰立方上部的顶盖的下翻,配合着激光的“雕刻”,底部的五环缓缓上升,冰立方四面的LED屏一边缓缓下降,一边播放冰渣四溅的三维视觉效果,三方面完美配合,就形成了五环被一点点“雕刻”出来的视觉效果。
除了冰立方外,现场还有11626平方米的地屏以及高60米的冰瀑,也都是由LED屏组成的。
开幕式第一个节目中,小草复苏,幻化成一朵巨大的蒲公英,小男孩轻轻一吹,蒲公英飞散开来,天空中绽放出烟火,立春两个字清晰显现。这个精彩转换也离不开地屏、冰瀑的合作。利亚德集团冬奥会开幕式技术负责人王加志介绍,大屏上的小男孩剪影吹起蒲公英,蒲公英的种子通过地屏四散,飘到冰瀑上,缓缓向上升起,当蒲公英飘到冰瀑的顶端与鸟巢“碗口”持平时,烟花绽放在鸟巢上空,宛若蒲公英飘散在空中,呈现出梦幻般的画面。这个效果的实现,需要精确的时间控制,背后是开幕式的一个“时间轴”,所有的设备运动都是跟着时间轴去运转,达到分秒不差,才呈现出整场演出的精彩。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孙颖 刘平
专访冬奥会开幕式视效总监:开幕式现场地屏LED画质达16K
科技赋能艺术是本次开幕式的一大亮点,开幕式视效总监王志鸥在专访中透露,开幕式上,观众会看到人工智能、AR、裸眼3D等多种技术的综合运用。整个鸟巢超大地屏首次实现全LED影像,以取代传统的地屏投影,画质将达到16K。
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视效总监 王志鸥:实际上,我们这次的画面的像素非常高,是14000分辨率的巨幕屏幕,一万多屏的一个发光屏幕的巨幕。而且我们是1秒钟50帧,对于我们画面的一个要求。所以整场内容下来之后,这么大的数据量,每次一个节目都是几个T的数字内容,大家可以想象它是非常大的数字科技工程。
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视效总监 王志鸥:大家都知道,现在手机拍一张高清照片就几兆,一个蓝光电影一两个G,而我们这次随便一个节目都是几个t的数字量。这个背后对于它的清晰度的要求、细节的要求都是呈几何的增长,这是之前在全球来说也没有人挑战过的。背后带来的科技升级、美学升级是更高的一个标准。从演出的那一刻开始,我们希望给全球人民带来中国新的一个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