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投影行业以全年近16%的增长率再获大丰收,亦进一步巩固了中国投影产业全球龙头的地位。在这其中,国内投影市场也意识到“行业的纯增量时代正在进入末期”,因此头部厂商以“攫取最后增量阵地”和“准备存量市场血拼战”为核心的战略调整正式展开。
一旦涉及到产业性、长周期的战略方向变化,显然必然会涌现出一系列新的竞争焦点。本文就带领大家回顾一下2022年投影产业链有哪些值得特备关注的“关键词”:
1. 4K智能投影继续爆发
2022年,智能投影市场“消费”升级趋势明显。特别是4K类别的产品,成为了行业市场一个亮眼的增长点。同时,布局4K也代表了一个智能投影品牌的“技术底蕴”,是头部企业必争之地。
例如,5月19日峰米V10 4K超高清投影仪(以下简称“峰米V10”)上市,该产品拥有高达4K的超高清分辨率和2500 Ansi流明的亮度。该产品预售价格6799元,也成为了4K智能投影新品首发的“价格新低”,拉低了4K价值升级的门槛。
再例如,2022年海信旗下年轻态品牌Vidda首次从电视领域跨界进入投影领域,推出Vidda C1智能投影产品。这也是海信进入激光显示产业链以来,推出的首款“智能投影”。同时,Vidda C1还是全球首款全色激光光源的智能投影机。C1为4K智能投影的色彩效果标准带来了崭新的技术方向,丰富了4K产品的选购空间。该产品也是全色激光显示目前的“价格新低”。同时,C1也是一款主打音乐效果的智能4K投影机。
整体上,2022年4K投影布局表现出“应有尽有的特点”,不仅是行业先驱极米继续布局 RS Pro 2等产品,包括当贝X3 Pro、Vidda C1、峰米V10、坚果N1等新品加盟智能4K圈;在激光电视和传统影院投影上4K也在持续“前进”:
特别是影院投影市场,2022年索尼、爱普生都推出了4K新品。索尼VPL-XW7000和VPL-XW5000两款新品,具有新一代更小尺寸的原生4K SXRD 面板(3840x 2160),主打更轻更亮。爱普生4K家用机型CH-TW6280T则是一款汞灯4K智能投影,主打三片式高亮4K和智能价值,并具有极其优势的价格竞争力——价格仅为索尼年度新品的零头,号称更符合国内4K普及化大潮。
4K新品案例不一而足。如果不计算早已经是4K产品占大部分份额的激光电视市场,可以说2022年绝对是“投影4K新品”更多的一年:布局4K的共识在2022年得到了进一步的实践,而且主流品牌已经将4K与“普及”二字挂钩起来。4K价格向下的大趋势亦非常明确。
在这样的背景下,2022年全年4K投影机销量大增,不计算激光电视和家庭影院机型的“智能4K”产品销量,实现翻番式增长。4K是投影机细分板块中增量快、效益高的代表。因此行业也进一步预测,未来的4K大战将更为激烈:更多、更好、更低价格的4K投影机问世,包括定焦、变焦、短焦和长焦产品的全面丰富,汞灯、激光、LED的全面开花指日可待。
2. 全色激光下沉
对于全色激光显示,2022年是一个关键转折点。全色激光产品在“型号总量”,品牌覆盖上实现了历史性的大突破。
比如,年初智能投影一哥极米推出全色激光电视新品A3 Pro,号称拥有超越OLED电视的色彩表现。极米A3 Pro 100英寸首发硬幕套装售价32999元,另有88英寸套装31999元。极米A3 Pro通过搭载全色激光技术,能够带来132.3%的DCI-P3超广色域与10.7亿色显示的超高清画面,3000:1的超高对比度。
再例如,2021年底峰米发布的首款全色激光电视峰米T1 2022年全年上市,通过应用ALPD RGB+全色激光显示技术,2800ANSI流明;配置来自殿堂级专业音响品牌宝华韦健Bowers & Wilkins的定制音响,以及全球范围内首款100吋的菲涅尔升降屏——Fabulus炫幕激光电视升降屏,带来崭新的应用体验。目前,T1主机16000+的价位,也是全色激光电视的价格低点。
当然,全色激光产品布局的大头还是海信、长虹这两个“主打激光电视”品类的投影玩家。二者2022年在产品的丰富性、价格线上也有重大进步。长虹还推出了120英寸柔性菲涅尔幕布,并为全色激光新品申请了“色域覆盖”世界纪录。海信方面更是通过Vidda C1这款产品,将全色激光显示下沉到智能投影和6000元价位新空间。
对于外资品牌而言,全色产品布局依然略显“滞后”。特别是日系品牌“出奇”的保守。反而是明基代表的台系品牌,对全色激光产品的研发、新品推出比较全面。不过产品价格线上略高于本土品牌均值。
“型号更多、首次涉足万元以下价位和智能投影产品线”,全色激光正在成为激光显示崭新的竞争热点。但是,这并不是说“全色激光完美无缺”:一方面,全色激光显示依然是“投影光源方案”之中高成本的代表。这种高成本性不仅是因为使用了更复杂的光源系统,也在于全色激光产品必然需要更复杂的“散斑”抑制技术。
另一方面,消费者对全色激光的热情并不一致。例如,对于LED光源,其实也可以称为RGB全色显示——只不过LED的发光频率集中度不及激光,所以色准差一点:但是,恰是因为发光频率上LED更为分散,所以其也没有散斑问题的担忧。同时,单色激光显示在成熟性、轻便化、高亮和低成本上,比三色激光至少拥有一倍以上的优势。
诚然,2022年全色激光显示通过丰富供给、下沉供给,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是一个耀眼的行业明星。但是,这一明星何时能真正“普及”化现在依然存在悬念。全色激光显示距离“大规模上量”的爆发,还有不短的距离。
3. 激光电视的中年之痒
2022年激光电视的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这个阶段似乎也是一个“痛并快乐着”的新阶段。作为目前家用投影仪“最具价值”性的高端选择,其表现出的三大特点各个值得关注:
第一,2022年激光电视国内市场暂时结束了增量时代。其主要原因是激光电视“价格下降”与“普及化预期”之间的心里差距依然存在。作为一种需要专用幕布、高端镜头、高亮主机的产品,其成本是制约普及的第一大因素。同时,2022年大尺寸液晶电视价格加速下滑,在比较竞争下,进一步恶化了激光电视的“成本竞争力”局面。
第二,2022年激光电视进入进一步技术升级的关键时期。包括,百英寸等大尺寸产品市场占比的增加、全色激光产品销量的增加、0.1x:1级别超级投射比产品的出现、变焦超短焦镜头的应用、新兴柔性抗光幕,卷曲抗光幕的出现、新一代激光光源带来的效能和体积形态的升级、三片式光阀激光电视主机销量占比的提升等等,激光电视在2022年走过了一轮新的创新高峰。
第三,2022年激光电视海外市场应用实践继续拓展。激光电视、超短焦家用投影在国际市场的地位显著提升,甚至成为一些品牌主打创新产品、核心消费升级方向的着力点。我国品牌海信继续保持全球市场近半数的市场占比,同时亦实现与徕卡等更多品牌、世界杯等更多典型场景的战略合作,推动激光电视应用加速走出去。
对于以上的市场变化,行业的主流观点是:激光电视完成解决有无阶段任务之后,在2022年进入一个“下蹲蓄势”的新时期。激光电视未来的成长高峰,必然会机于1.更多的技术创新、2.全球市场的协同发展而出现。
这样的未来成长逻辑,与此前激光电视长期呈现出“中国市场独立发展格局”、龙头品牌独立主导格局将显著不同。而基于全球市场的进一步拓展,激光电视也渴望在“产业链”上形成“规模效应”,从而降低单品成本。成本的继续下降也将是激光电视市场能够加速腾飞的“前提条件”。
特别是超短焦镜头和抗光幕技术,作为投影家用的“高端”技术,未来很可能不仅是标配于激光电视,而是会在更广阔的中高端家用投影市场扎根开花,并提升激光电视的供给链柔韧性,对激光电视竞争力的提升提供“更多有益的反馈”。
4. 超短焦加速
从光学镜头角度看,2022年是超短焦镜头市场发展的一个重大升级时刻。这一年,超短焦镜头在家用市场真正走出了全面开花的“新路径”:
例如,慧示推出全能投PLUS H3产品。该产品采用LED光源、2700ANSI流明亮度、4K分辨率的配置,并拥有0.218:1超短投射比,离墙约28CM就能投射百英寸大屏画面……从应用角度看,该产品与激光电视的唯一区别就是采用了LED光源。这也是国内LED智能投影品牌,首次推出彩电化应用的LED智能投影产品。
而在年底市场,当贝超短焦投影仪U1,整机尺寸约为210*210*72.8mm,自重约1.56kg,为超短焦激光投影带来了崭新的“便捷性”体验。该机器采用0.23:1投射比镜头,离墙仅25厘米即可投射出80英寸大屏,亮度可达1250ANSI流明——虽然不能满足常规激光电视需求,但是在有限遮光和抗光幕条件下,依然是不错的大屏选择。同时,该产品也实现了首次将超短焦投影产品价格压低到3500元价位。
不仅是慧示的包包投、碰碰投、全能投、慧点点;坚果的智慧墙、米家的3LCOS光阀超短焦投影仪、当贝超轻超低价的U1,以及激光电视产品线、工程投影机市场大量的超短焦新品创新等等,在超短焦投影整机上实现了“供给丰富性”的历史性跨越,在超短焦镜头自身的创新上2022年也有更大惊喜:
2022年爱普生超短焦旗舰技术聚焦家用产品,推出了经典机型EH-LS800激光电视。EH-LS800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其采用的崭新“超短焦反射式镜头”:该镜头具有最低0.16的投射比、2.5倍变焦比;可以在0.16 - 0.40投射比之间进行性能调节。——更强的投射比+大变焦技术,让这款产品可谓之“一镜封神”。
目前,激光电视应用的一个难点就在于“投射比、超短焦”不够极致。因此,投射百英寸画面,主流产品0.21-0.23投射比,需要一个很宽的电视柜,并不是完全理想性的“贴墙”体验。这也是过去数年,75/88英寸激光电视销量比较大,百英寸、120英寸市场受制于的关键所在。而通过0.16:1的投射比镜头,至少在百英寸上,激光电视真正实现了贴墙投的体验,也告别了专门的定制电视柜、甚至是伸缩架的烦恼。
2022年是超短焦投影产品的“大丰收年”。虽然激光电视品类市场有所收缩,但得益于产品形态的丰富性极大的增加,其整体市场规模依然实现了大幅度的增长。行业分析认为,无论是超短焦技术的创新、超短焦与其它技术的结合的多样性,还是超短焦产品价格的下降,未来都会拥有巨大的能量,驱动超短焦投影市场越来越繁荣。
5. 幕布向上升级
投影机市场在2022年的新变化中,幕布这一“边缘配件”的角色转变是一个重大看点:从行业趋势角度看,在家用投影加速普及下、特别是高亮度机型加速普及后,2022年超1000流明家用机甚至突破150万台销量背景下,消费者正在加快认识到“好幕布”的重要性。
对于居家应用和大多数的商教应用,不可能做到电影院那种“完美”遮光环境。这就使得,环境光的屏幕反射强度,客观上决定了投影画面的对比度效果——也就是消费者反馈的“画面泛白”问题,主要是因为环境光污染造成的。而克服环境光污染,除了“遮光”手段之外,高品质抗光幕、灰幕、吸光幕、深色幕布和高增益幕布是主要选择。
即幕布通过提高正前方增益效果(牺牲侧面对比度)和“更强的吸光”能力,帮助用户实现“更高的画质对比度”。某种角度看,在居家应用中,投影显示的对比度,相比于投影主机性能,更多的是由“幕布”决定的:购买主机,是购买分辨率和亮度;购买好幕布是购买对比度,正在成为家用、商显、准工程应用中的共识。
尤其是随着家用投影市场日益“高亮化”,投影机效果升级的下一个关键点就落在了屏幕上。例如,3000元价位机型,在2022年的年底市场实现1000+的崭新亮度层次的普及;1000元以上1LCD投影机型也实现了500-800流明的亮度水平……这日益促成了抗光幕的热销:
第一,2022年抗光幕升级继续。包括菲涅尔技术的120英寸柔性幕布、可卷曲幕布的大量出现,推动了大尺寸激光电视显示的进一步走红。同时,千元级的百英寸抗光幕选择也在增加——虽然,这类产品性能参差不齐,但是其与一定的遮光手段配合,依然能够提升消费者的产品画质体验。
第二,2022年瞄准家用大市场的幕布类专职品牌,特别是抗光幕类的专职品牌市场活跃度增加。行业研究认为,未来至少半数家用投影仪将实现“高亮度化”,进而这些投影仪再次提升效果的着力点必然会是幕布——作为今天的市场短板,幕布显然是一个可以挖掘的创业机遇点。
第三,2022年幕布行业的均价进一步下跌。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同质化竞争激烈,导致价格成为主要的核心卖点;其二则是因为行业对抗光性幕布需求的增加,大幅提升了产品的“规模效益”、降低了“平均成本”。行业更是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投影幕布的价格还将处于持续下降的过程中。其中,低端的普通灰幕的价格,会逐渐下降到与传统白塑幕价位相当的水平。
整体上,2022年幕布市场继续向上升级是大趋势。这反映了消费者在家居投影消费上的“需求升级”,也反映了行业市场结构从“增量规模之争到存量品质较量”的转变。也许不久的未来,掌握好幕布的核心科技,会是更多投影厂商的差异化竞争点之一。
6. 千流明的价格战
2022年投影机市场经历了新一轮价格战——准确说是2022年后五个月经历了一轮新的价格战。特别是在入门机上,在围绕千流明亮度的产品上,价格战非常凶猛!
例如,11和12月份,联想和酷开推动自己的1LCD机型新产品,将600/700流明亮度产品价格带到千元价格。酷开X3更是目前三位数价格机型中的亮度之王。而在2021年类似亮度的智能投影机价格普遍在1500-1800元左右。2022年1LCD机型的高亮度端产品,均价下滑普遍在3成以上。
再例如,DLP投影机型上,在下半年也迎来了一轮新的价格战。主要是3000元价位上下的产品,价格线出现了1成以上的下降。或者是,各品牌同等价位的新品,亮度有一成以上的提升。DLP机型在3000元价位的量能型产品上的价格变化,被认为是受到了1LCD机型在两千元以下产品线上的价格竞争“下拉”效应影响,进而产生了“价格下移、或者亮度上调”趋势。
同时,2022年传统汞灯投影机也在打出新的差异牌:即5000元价位的4000+亮度投影机型,在商教市场掀起低价高亮竞争潮;同时个别品牌推出3000+价位的汞灯智能投影机,进一步打通汞灯在家用市场中“高亮+低价”的竞争路线图。汞灯核心竞争力就是成熟的低成本和高亮度,这一点已经成为行业共识。
对于价格战,行业大多数企业的立场都是:“不是好事”,但是“不得不为之”。特别是在1LCD市场,产品同质化比较严重,品牌粘性不足,头部品牌优势有限的背景下,为了争夺全年超百万台的绝对增量,行业企业纷纷将“价格突破”作为主要战略。2022年双十一期间,虽然智能投影市场保持了增长,但是增幅“远不及预期”,这进一步压低了双十二年底市场的价格走势。
当然,2022年的价格大战也与LED投影光源进一步在亮度上的突破有关系。特别是1LCD机型、千流明的DLP机型,都深受LED光源持续进步的影响,不断提升产品性能表现。这在价格线上就呈现出“同等亮度产品价格走低”的趋势。
即行业同质化竞争、增量市场争夺和技术进步驱动,是2022年行业价格竞争压力比较大的原因。此外,投影仪产品的价格走势,也受到大尺寸液晶电视产品价格剧烈下降的影响:同为家庭视听设备,液晶电视机的价格、特别是大尺寸产品价格,在2022年三、四季度市场创出历史性新低,带动投影仪大尺寸产品亦形成了消费市场上“价格走低的心理预期”。
对于投影仪行业,特别是家用市场的价格战,行业研究机构认为,在品牌市场分布结构真正向头部企业集中、形成第一集团拥有足够软实力和市场份额稳定行业价格之前,大概率会持续存在。特别是围绕千流明上下的产品线的价格争夺,短期内必然会持续下去。
7. “缺货”缓解
2022年投影市场的发展,与2021年比较,最显著的不同就是“缺货”现象得到了极大的缓解。不过这种缺货状态缓解的主要原因,不是供给端出现了“升级”,而是“需求端”出现了新局面。
2021年,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告急。各种专用芯片产能不足。特别是以车载、显示驱动等芯片为代表,缺货引起了大范围的终端产品减产。投影机市场中,智能投影产品DLP技术路线核心的DMD光阀也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结合这一时期全球DLP投影销量处于增长通道之中,这导致,部分二线DLP智能投影品牌“出货不足”,甚至部分品牌的新品发布时间表都受到了影响。
同时,同样需要硅基半导体基板的本土LCOS光阀创新产业链,也受到了一定的波及。本就处于市场早期、实验性投放的本土LCOS光阀产品不得不再次延期市场化过程。这一定程度上让本土投影光阀的创新蒙上了阴影。
不过DLP光阀缺芯却是1LCD投影机型的福音。在DLP资源不足、本土LCOS光阀撑不起来的背景下,1LCD机型成为很多厂商“数量之争”的唯一选择。更多品牌加盟1LCD产品线,促成了2021-2022年这一技术类型产品的“亮度等性能大升级”、“市场占比从4成跃上2022年三季度最高值近7成”的大变化。
进入2022年之后,国内投影市场DLP机型的增幅大幅下降、智能投影全年市场增量主要依赖于1LCD产品;甚至个别时刻国内DLP投影机型销量出现了下降。而在海外投影市场上,虽然智能投影机的DLP光阀需求依然在增长,但是2022年海外投影机“大商用”市场出现了15%以上的萎缩,DLP光阀需求量也随之有一定幅度的下滑(有行业人士分析称,海外市场2022年传统大商用投影机市场,DLP光阀需求量年减少五、六十万片以上)。
同时,2022年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在“供给增加”、“需求下降”的趋势下,紧张局面得到很大的缓解。亦让DLP光阀产品的供给和产能组织更为充沛。——诸多因素影响下,2022年几乎不在出现DLP投影机厂商“拿不到光阀”的情况。反而是,一些此前在商教市场使用的1024*768等低分辨率的0.65英寸DLP光阀出现了一定的供给过剩。
基于2021-2022年投影和半导体行业的供给与需求变化,行业认为光阀产品、特别是DLP光阀的供给紧张格局已经大幅缓解,并且短期内不会再次出现“买不到”的局面。这对于未来一段时间内,包括智能家投、激光电视等新兴消费需求的持续得到满足,进而推动投影市场不断成长是好消息。
8. 亮度新标准问世
2022年国内投影市场一个重大的行业关注点是投影机的“亮度虚标”问题。为此,行业也在标准端迈出了历史性的步伐:
4月1日,我国首个激光电视行业标准《电视接收设备激光投影显示规范》正式实施。这是激光电视行业首个“准确定义了”产品特征的,得到业内大多数企业认可的“文件”。其中,明确规定激光电视以屏幕上呈现亮度尼特nit(又称作,坎德拉/平方米,1 cd/m)作为产品参数标准。
这一标准的特点是,不同于传统投影机以“镜头投射出的总亮度流明”为标准定义的对象,而是以具体的投影画面上的屏幕反射亮度作为定义标准。消费者可以通过这一标准,准确理解画面效果,并与传统液晶等彩电技术的亮度标准做横向比较。
2022年8月,智能投影市场的全球巨头、多年蝉联国内市场NO.1的领头羊品牌——极米,发布了新的年度旗舰新品H5,并同期向行业宣布正式摒弃使用ANSI亮度标准,推出了崭新的CCB亮度标准(即电影色彩亮度标准Cinema Color Brightness,下文简称CCB)。11月份双十一前夕,极米全部智能投影产品线,完成了向CCB标准过渡的变更工作。
CCB电影色彩亮度标准,通多对投影机亮度标准测量条件和过程、测量内容和方法、产品参数标注规范等方面的重新定义,实现了投影机亮度标准与“彩色电影欣赏画质效果”的高度一致性。行业分析认为,CCB亮度标准让投影机亮度参数真正实现了:“从传统商用机、工业投影,到家用、视频机的转变”、“从着重描述更亮的极限,向表示标准色彩价值下的亮度能力转变”、“从汞灯时代粗糙的计量过程向激光和LED时代精确测量和标识过程的转变”。
激光电视、智能投影是今天投影市场成长的主力、未来市场的发展方向。这两大产品线都在2022年开始强调崭新的亮度标准,自然不会是无的放矢。
据10月27日,北京市消费者协会(社会团体组织、下称北京消协)、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社会性质微型私营企业、下称阳光数据)对5款市场上热销的家用投影机产品的测评显示,5款产品中有4款产品亮度参数的标称值与测试值相差巨大。其中,一款产品亮度标注值为3200lm,但实测值为1955lm,实测亮度只有标称的61%;另一款亮度标注值为2500lm,但实测值更是低值为1326lm,实测亮度只有标称的53%。
亮度数据的混乱,乃至于各种“自发明概念”(如,光源亮度)等的充斥市场,已经成为投影机行业“健康发展”的一大阻力。行业头部企业聚焦亮度参数价值的理性回归和标准化,是对行业长期健康发展的负责,亦是一种重大的“公共知识”创新和贡献。
9. 1LCD逆袭与全封闭光机
2022年投影市场的大赢家莫过于1LCD机型了。不仅是国内市场大幅度销量增加,在年底世界杯等因素带动下,1LCD全球市场也再次火爆。在1LCD机型热销的支撑下,全球投影机均价亦出现了大幅度下滑。
为什么1LCD机型会火爆呢?有人说是因为价格低:1LCD机型主流价格在700-1500元左右,只有DLP和3LCD机型“底价”产品的四分之一到半价。这的确让1LCD机型的“下沉”市场极大的扩大了。消费者也不用为采购产品“做太多理性的分析”,有热情就足以能做出消费决策,成为1LCD机型的很大优势。甚至,世界杯市场中,诸多国外消费者都将1LCD投影作为“看球一次性消费品”来采购。
但是,1LCD机型的价格低廉,不是2022年才有的事情。事实上,和五年前比较,2022年1LCD机型的均价至少高了30%以上。即,低价格是1LCD机型的核心优势,但却绝不是其在2022年能够异军突起的原因:
支撑1LCD投影做大的原因,是1LCD投影正在变强!2022年在新一代高效光阀和高效LED光源支撑下,千元机型能达到400-700流明亮度,1500元能够在700-800流明亮度,并进一步完善了其它功能的配置。这一性能水平,较5年前1LCD投影机最高不过两三百流明的亮度,实现了大幅度“性能提升”。
固然,今天的1LCD投影机还不能称为“好用”的产品,但是亦已经跨过了“堪用”的门槛:是产品性能大幅提升,但是价格增长有限的格局,推动了1LCD机型的热销。特别是在2000元以下价位上,和传统DLP的廉价机型比较,1LCD机型在亮度和分辨率上还实现了性能“领先”。这让1LCD机型抢占了大量DLP机型的入门市场。
持续不断的技术进步和性能提升是1LCD产品市场成长的核心原因:这方面,行业的努力一直没有停止。即,如果说过去几年1LCD的进步主要是,1.LED光源的升级;2.产品光阀从非晶硅技术、低温多晶硅技术,升级到高温多晶硅技术;3.智能对焦和智能梯形矫正功能的配备……等方面在核心部件上的“发力”;那么2022年开始在核心架构上的升级就成了重要的新方向:即,封闭光机开始流行。
采用全封闭式的光机,将彻底解决1LCD机型在“灰尘寿命”上的历史难题。全封闭式光机,避免灰尘与核心光学部件和光阀的接触,提升了系统核心寿命、避免了灰尘导致的亮度衰退,画面黑点等问题。据行业研究人士分析,全封闭光机将提升1LCD投影寿命至少一倍,让其可使用时间与传统DLP等技术机型基本一致。同时,也让1LCD投影在使用中的性能衰减预期,与其它LED投影机技术产品基本一致。
即2022年1LCD投影机不仅在技术进步、性能升级下实现了市场销量的进一步爆发,同时也在更多的创新升级上找到了新空间。短期内,1LCD投影技术依然在不断快速迭代的过程之中,这是行业对1LCD投影近期市场持续向上趋势一致看好的根本原因。
10. 商用增兵
2022年大商用投影市场发展并不算好。教育板块继续在低位上向下滑落、工程投影市场罕见的负增长,唯一的好消息是商务会议市场的下降幅度大幅减速,表现出企稳的态势。但是,在这样一个大商用整体下滑的年度,商用投影机市场却迎来了增兵
一方面,国际品牌在智能商务机型、低价格工程机型上的布局在进一步加速。原因很简单,这两条线是大商用中的增量线,也是未来看得到的“市场需求重心”所在。特别是低价格工程机上,包括巴可、科视、理光、爱普生、NEC等品牌都有所涉及,形成了国际一线巨头与国内创新品牌的“规模市场”上更为激烈的碰撞。
另一方面,本土大商用市场的创新品牌也在进一步发力。其中,更多的渠道企业,例如神码、华录、霍科思等等本土品牌在商务和工程等市场的投影布局,进一步影响到了传统外资品牌的市场走势。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国内市场的需求与外资品牌的供给之间出现了“脱钩”,导致代理商层面为了保住自己的销量,不得不利用本土产业链代工体系,推出更符合本土需求的自主品牌产品。
同时,本土投影市场的创新品牌也在实现进一步的市场升级。例如,光峰推出新一批次的高亮度工程投影机产品,向上抢占更高端的需求市场。再例如,海信作为激光电视品牌加速拓展激光显示的更多应用场景,在商教和工程市场实现初步发力。某种角度看,国内投影创新品牌在2022年都实现了“扩张”——销量规模未必增长多少,但是产品线、市场场景覆盖能力,却都得到了加强。
“弱势需求下的供给增量必然带来更多的品牌碰撞。”供给与需求的匹配角度看,2022年国内大商用投影市场,正在进入从未有过的拥挤状态,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超过了市场预期。特别是客户方面对本土品牌产品的自信与认可,正在成为一股显著不利于传统外资品牌长期坚持的“溢价”策略的决定性因素。后者也被认为是外资品牌纷纷在智能机型、低价格工程机上加码的原因。
事实上,2022年大商用投影市场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从外资主导向本土品牌主导格局转变。从市场排位看,2022年是本土品牌在商务会议、教育、工程三大细分市场首次全面问鼎的一年。2022年大商用市场中,本土品牌综合实力与外资品牌传统优势之间,正在发生“逆转”。
这样的里程碑时刻,外资品牌加强本土化创新、本土品牌强化产品线丰富性就成了必然选择:即便市场环境比较低迷,也阻挡不住本土品牌和外资品牌在长期竞争需求下的“增量”动作。且,这些变化,将成为未来数年国内大商用投影市场版图如何分配的重要基础。
综上所述,2022年投影机行业在传统市场弱势、新兴市场大多增幅不及从前的背景下,产生了更多结构性、存量型的竞争变化。这些变化聚焦在关键词上,涉及了厂商动态、行业标准、技术创新、需求更替等多个维度,为行业发展带来了繁荣的活力、也带来了更激烈的竞争。——存量与增量都要竞争、创新与服务共升级,国内投影市场正在加速步入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