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麦肯锡发布《技术热门趋势报告》(The Top Trends in Tech),对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报告认为,更高水平的流程自动化、可视化,分布式基础设施、下一代计算平台、AI应用等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发展趋势。同时,报告还对其中具有重要影响科学技术进行了深入洞察,具体包括:数字孪生、3-D/4-D打印技术、应用AI技术、云计算、边缘计算、区块链等等。文章选取其中部分技术洞察进行编译分享,本期提供了麦肯锡有关“数字孪生”的洞察分析。
以下是报告详细内容:数字孪生数字孪生指的是某项资产的数字复制品,通过集成来自数字和物理世界的数据,可以:
完成产品开发、制造流程规划、工具开发和可维护性成本优化过程中的虚拟工程;▘实现营业资产的性能优化。
通过集成来自设计、工程、制造和服务功能的端到端数据,数字孪生可以模拟一项资产的期望状态或其在现实场景中的行为。管理层如果具有该领域的洞察,就能快速做出决策或自动优化行为。
技术成熟情况
数字孪生技术正在从基础研究向大规模应用过渡,现在处于过渡的中间阶段,尚未成为一项大规模落地的成熟技术。
到2022年,数字孪生技术的使用相比2018年将增加3倍,70%的制造商将定期运用数字孪生技术。
行业适用情况
数字孪生技术正在从特定行业向各行各业应用过渡,现在处于过渡的中间阶段,尚未成为一项在多个行业普遍落地的成熟技术。
数字孪生对企业的价值
增强预测能力:利用不同的建模技术预测各种情景下的未来。▘绩效跟踪和持续改善:利用数字孪生对某项资产的绩效历史进行统一整理,从而持续改进关联资产和流程。▘了解资产前景:利用数字孪生集成各类数据,从而揭示资产间的影响和依赖。▘实现自动化:根据数字孪生产生的洞见将决策点编码和自动化,从而减少决策者之间的重复决策。▘构建数据湖:由于创建数字孪生需要一个共同的数据源,所以公司不得不改变他们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这将创造更多的数字化和优化的可能性。
应用示例
01
缩短进入市场的时间
无需搭建基础设施或产品就能够模拟设计选项,实现设计虚拟化、开发和测试(例如通过同步工程做出制造驱动的设计决策)。
如:汽车原始设备制造商在使用数字孪生前需要按顺序做出设计决策,因而受到限制。特别是在设计安全带紧固系统时,需要花费3天多的时间,增加了整体设计耗时。而根据设计和工程团队的约束因素和目标建立了数字孪生模型后,确定最佳设计选项所花时间仅略大于1分钟。
02
提高产品或服务开发的质量
在真实环境测试(如多物理模拟)之前,就能查看各种设计选项在性能模拟中的情况。
如,在使用数字孪生前,飞利浦生产的医疗成像设备(如磁共振成像)很难使医生根据一组二维图像重建和解释病人心脏的解剖结构。但在使用数字孪生后,则可以根据患者的数字孪生创建三维心脏模型,提供有关心脏的规格和动态变化等详细深入的信息。与使用二维医学图像相比,心脏模型将手术时间减少了82%。
03
提高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
降低运营成本(如通过有根据的流程规划)、增加收入(如提升产品/服务的性能)。
美国内华达州卡森市在用水高峰时期偶尔会停水。为此该市利用数字孪生来模拟未来供水情况(例如在用水高峰时期的情况),以保证供水并节省运营成本。在使用数字孪生后,根据数字孪生提供的深度信息能够重新实现3个县之间的供水平衡。未来这种供水平衡将由数字孪生自动控制。引入数字孪生后,不仅使得工作时间减少了15%,还能保证5万人口的水源稳定提供。
此外,数字孪生还能减少资本密集型投资,使得管理者能够根据模拟结果做出投资决策,从而降低冗余或替换的风险(因为产品是定制的)。同时,数字孪生还可以增加项目确定性,通过模拟可能路径、追踪绩效并对标里程碑,在偏离项目计划的情况下及时纠正(如把数字孪生运用到建设中的复杂项目)。
发展前景
未来五年数字孪生技术的发展前景如下:
阶段一:基于模拟的数字孪生技术将得到广泛应用
大型技术公司(如微软云)使得技术孪生成为一种日益普遍的服务,从而增加该技术的使用案例。一旦出现了典型使用案例,也就是利用数字孪生获得大量商业利益的案例(例如制造业中的机器操作优化),就能鼓励其他行业应用数字孪生。
阶段二:增强端到端的决策制定和优化
数字孪生会被应用到包括设计和售后服务(端到端)的各个阶段,将各个阶段中产生的洞见整合起来,然后将这些洞见打包,使其可视化。管理层利用数字孪生提供的洞见和其他用户技术(如混合现实)能够做出更好的决策。由于数字孪生覆盖了端到端,因此能进一步优化流程自动化,从而进一步提升效率,为公司创造收益。
阶段三:自动优化资产和连续制造
AI驱动的流程优化和机器控制(如机器人)使得离散制造和连续制造之间的界限变得日益模糊。将数字孪生集成到物联网/边缘环境中后,数字孪生就变成了物理资产的智能软件驱动程序,支持实时分析、反馈和实施。如果要在不同的生态系统和供应链中运用数字孪生技术,就需要实现应用环境(如客户关系或价值链)的全数字化。
数据/资料来源:1.专家采访;2.麦肯锡公司的分析;3.Gartner物联网部署情况调查(2018年);4.国际数据中心2017年10月发布的《前景:全球物联网2018年预测》;5.Forrester对AI的预测(2020年);6.IHS Markit报告(2020年);7.Fauenhofer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