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100个以上线上演播项目、开发100个以上沉浸式体验项目、培育100个以上数字艺术体验场景;建设200个以上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达到10家左右;支持实施1000个以上重点文化产业项目……”——这不就是工程显示产业十四五期间的“项目清单”吗?
这是一位行业资深人士,看到国家《“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由衷发出的感叹。十四五期间,乃至2035远景规划期间,将迎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点已经成为业内共识。这必然也会带给与文化产业应用息息相关的“大屏工程显示”“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文化产业需求驱动工程显示进入“黄金时代”
国家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9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从2.7万亿元增长到超过4.4万亿元,年均增速接近13%,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从3.95%上升到4.5%。国内文化产品供给、旅游等文化消费、文化产业全球软实力都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十四五规划进一步提出,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到2025年文化产业发展要上新台阶: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进一步提高,文化产业发展的综合效益显著提升,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尤其是2035规划,进一步明确2035年,我国将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对此,早已经有相关行业人士指出,2035年我国文化产业及其相关行业生产总值将大幅度高于目前水平。目前国际上的发达国家文化产业产值占到GDP的比例普遍高于10%。建成文化强国,很可能意味着以2035年我国GDP目标翻番为基数,参照目前国际文化强国文化产业GDP占比,我国文化产业的生产总值2035年渴望实现2020年的3倍左右的增长。
经济内部大循环、活跃和提高国内经济的消费水平、提升国内经济整体发展的内需动力,以及面向未来数字化、智慧化的社会发展技术革新下的产业结构升级……等等,都需要文化产业的发展迈上更大的台阶”。从全球经济发展经验看,当一个国家的国民收入跨过中等水平后,将是文化产业的发展高峰期。十四五和2035规划,恰处于这个“关键阶段”。
正因如此,国内大屏工程显示界对十四五文化产业规划的发布“反响异常热烈”。大家普遍认为,现在是“摩拳擦掌大干一场”的好时候。大屏产业定当不辜负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高质量文化需求,不辜负这个“干大事”的好时代。
新技术促生新供给、创造新需求的时代
除了文化产业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发展周期性’特征,支撑国内文化产业发展进入‘黄金时代’之外,技术进步将成为推动国内文化产业‘更高质量发展’的又一动力!”
82年的央视版《西游记》虽然堪称经典,但是动画、特效的质量显然要落后于今天很多——即便那时候,美国的太空科幻片,动画水平也是比价粗糙和低水平的:按照《阿凡达》的标准要求82版《西游记》或者《ET》、《飞碟领航员》,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的制作团队,哪怕彻底‘破产’都搞不定!”这是笔者接触的一位文化创意界人士对“技术进步”的天翻地覆给出的“比喻”。
十四五文化产业规划,提出“培育100个以上线上演播项目、开发100个以上沉浸式体验项目、培育100个以上数字艺术体验场景”:这三个一百,分别概括了“线上”、“沉浸式”、“数字艺术”等新型技术支撑下的“文化”消费新供给形式。充分概括了技术进步和升级,对文化产业的影响。体现出了创作技术、传播技术、展示技术(大屏工程和XR应用)等的巨大进步。
从技术维度看,这些项目概括的是5G传输技术的应用、4K/8K超高清视频的普及、XR虚拟现实产业的发展、云计算和超级计算机渲染技术在内容制作,尤其是实时制作上的应用等等。这些应用大量涉及高端工程投影显示、高端LED大屏显示、XR互动与直播显示等前沿显示工程领域。
可以说,技术的进步、技术硬件的准备,是对文化产业在供给和需求两侧同时加码。具有技术前瞻性和引领性,也将是十四五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独特历史特征”。即,我们不是重复今天的文化强国走过的道路,而是要在“超高速铁路”这样的“新技术下”,走出“中国发展的新速度、新质量”。
如果展望2035规划,那时候6G网络、卫星互联网的传输;更先进的计算和渲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高度成熟与机器人技术的应用;柔性、弹性、可穿戴、可变性、纺织化、全息等新的体验特征的显示设备的成熟和应用;以及太空文旅产业进入商业化等等,必然更具有前所未有的“技术维度跨越式”的可想象空间。
近年来我国已经建立起“强大的文化装备产业技术链条,推动文化产业的技术升级与革新”。例如,目前全球5G基站,近半数在中国;全球LED显示、液晶显示、OLED显示、XR显示和激光投影等新兴显示技术,少则三分之一、多则六七成的创新研发在中国;尤其是AI产业的发展,新兴视频产业的发展,互联网数字经济的发展,国内产业界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用技术的进步推动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我们可以说是从十三五的高峰,正在走向十四五的另一个高峰!”——这不是不谦虚、不严谨,而是基本的产业自信。十四五期间,有国内经济与消费发展升级对文化产业大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有数字经济、新兴技术进步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所未有的推动和质变作用:十四五期间文化产业的发展给工程显示行业带来一波“前所未有”的红利,显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事实上,十三五期间,国内工程投影市场的发展与扩展即主要依赖文旅市场。文旅产业已经成为投影市场与家用并列的“唯二”增长领域。且即便在2020年新冠疫情影响下,文旅行业几乎半年没开张,工程投影市场也仅仅萎缩了16%。2021年第一季度更是迎来工程激光投影机销量的10倍反弹。同理,2019年以来,文旅市场对小间距LED屏的需求增长,已经替代“指挥调度中心”,成为增量最快的板块。包括制作级别的应用和沉浸式体验,正在成为小间距LED大屏市场,又一增长高地。——文化产业的发展对相关硬件和技术设备行业的带动作用可谓之“尽在目前”。
十四五期间,文化市场工程显示需求渴望全面开花
对于十四五规划中文化产业的发展,工程显示行业人士普遍的一个共识是“总规模和覆盖面都会更大”。即市场发展正在从一线城市、著名景区、标杆项目,向大众普及的方向延伸。高质量文化产业,全覆盖的格局正在形成。
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提出,“文化产业自身发展的质量效益还不够高,产业结构还需优化,城乡区域不平衡问题仍然突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不够深入,文化企业整体实力偏弱,创新创意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还不强,文化经济政策有待完善落实”等现阶段的“主要供给矛盾”。这其中,“质量上要更强、覆盖上要更广”是核心突破维度。
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达到30个左右,建设60个左右区域文化和旅游消费中心城市……建设200个以上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规划中,“高质量文化产业由一二线城市的点,到200个聚集区的面的扩展”趋势非常明确!“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达到50家左右,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达到500个左右……支持实施1000个以上重点文化产业项目”——规模更大、覆盖更广,将成为十四五期间文化产业的一条升级主线。
这对应到文化产业对技术装备的需求,也将产生巨大的市场推动作用:其一是,整体市场的需求规模更大、文化产业装备市场的供给力量必须加强;其二是,进一步的普及化和向三四线城市市场的延伸,也必然需要更有针对性的创新产品的开发,文化装备产业的供给将更加具有“结构性”特点。其中,大屏工程显示行业也不例外。
即,不仅仅是“规模红利”、也意味着“高质量的挑战”、还有“面向不同层次市场的结构性供给”问题。大屏工程显示行业在十四五期间,要着重把握这三个发展趋势,才能满足国内文化产业升级的“众多需求”,实现“发展机遇变成业绩红利”。“一方面是产品质量的提升、形态的创新、应用方式的升级;另一方面也隐含了产品成本的市场可及性、产品应用简单易用性的改良”,行业专家指出,“更好的表现力和更低的成本并不矛盾,都是工程显示未来市场需求的焦点”。
尤其是随着高质量文化项目的需求越来越普遍,必然需要大屏工程显示系统等文化装备产业,实现“基于规模的、标准化和低成本”的供给变革。即,吃下更大的市场,就需要“更强的消化能力”。十四五期间不仅是文化产业的大发展,也必然是文化装备产业的大发展时期,是工程显示行业供给升级的关键时期。
综上所述,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必然依靠相应装备和技术的大发展。国内工程大屏显示行业已经建立起较为全面、技术上国际一流、研发创新上国际领先的供给能力。恰逢国内市场进入发展黄金阶段的十四五时期,乃至2035规划时期,国内工程大屏显示产业在文旅市场必然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