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挡一个新技术产品普及的最大障碍是什么?估计,大家会对此异口同声的回答:价格!激光电视产品也是如此。经过5年多的市场普及进程,激光电视的销量规模终于在2020年突破了每年20万+。
但是,这个成绩与国内家用视听市场,包括TV和投影在内,每年近5000万台的规模比较,依然是“毛毛雨”。——就算激光电视只配做一个差异化的、少数人的选择,也应该在市场上占据5%的份额:即200万以上的规模。这是行业人士中,比较有共识的一个观点。
即,激光电视最坏还有9倍的成长空间。对此,则需要激光电视的平均成本至少再下降50%以上——按照传统彩电和家用投影的存量消费规律,终端价格下降到7000+左右,就能实现百万台以上的市场需求。
正因为以上规律的存在,现在业内对激光电视产业链提出了三个基本目标:1.国产自主化、避免被国际社会个别国家卡脖子;2.产业链本土替代化、应成本力的提升推动普及;3.产业链的专业化和规模化,推动产业供给高质量发展。
首先,产业的卡脖子问题需要解决。对于“卡脖子”的定义,应当不以是不是全面进口为主要标准,而是应当以国内行业市场能否短期突破为关键因素。
从进口规模看,激光电视的光阀解决方案,包括光阀自身和驱动IC、抗光幕产品、反射式短焦镜头、激光器和智能ARM芯片是最主要的大头。但是,这些部件之中,只有光阀和其驱动IC,没有本土企业实现“市场化”的产品供给——即便非常核心的激光器组件,国内产业界的规模、研发实力和历史成绩,也不是零;更何况必要的时候可以用LED光源替代激光光源。而LED光源产业,国内拥有全球最长、最健全的产业链。
有些部件,国内市场供应能力差。但是却不是瓶颈——这就如同2018年炒的很火热的‘圆珠笔钢珠用特种钢’一样。后者只有日本一家企业产,是因为市场就那么大,根本容不下第二个供应商。而非其它钢铁企业不能突破这一型号钢材技术。”这样的规律,其实适合于除了光阀及其配套IC之外的所有“激光电视核心组件”。
目前,激光电视产品主要的光阀套件技术采用美国TI的dlp技术解决方案,其市场占比接近99%。极少部分产品采用3LCD光阀技术,这个技术属于日本爱普生。还有更少量产品采用3LCOS技术,这一技术目前主要由索尼和JVC两家日本企业量产,且基本不对外供应。
本土光阀产业链和我国台湾地区光阀产业链,拥有一定研发基础的是3LCOS技术。台湾企业曾在10年前,推出过3LCOS的商用产品方案。但是,受制于当时整个投影市场规模有限, LCOS技术先天的成品率低等问题制约,和国际上其它光阀供应商的倾销,最终其商业化步伐不得不彻底终止。
国内光阀市场,即2019年上海慧新辰实业有限公司推出QHD LCOS光阀产品之后,2020年12月4日,该公司再次推出0.26英寸720P LCOS芯片。其关键的制程技术水平指标,单位面积分辨率从4300PPI提升到到6000PPI。这个产品的主要性能已经达到“商用需求”。其产品表现力,理论上不输于主流微投产品。如果采用大于.40的大基板策略,满足2K激光电视产品应用不成问题。
但是,作为商业合作,采用本土光阀有两个主要的大风险:1.本土光阀产品持续稳定供给和不断技术研发进步的能力;2.无论是光机引擎还是终端产品企业,一旦采用本土新光阀,必然面临与原有供应商的“间隙”问题——而现有的所有光机和终端企业,对既有光阀供应商的依赖太过严重,基本都是100%依赖某一个品牌。
这实际导致,国内激光电视产业链突破光阀瓶颈,关键不在于“技术上能不能实现”(技术上已经取得初步成功),而在于“商业利益上如何博弈”:或者说,产业链参与者,在“更换光阀供应商”这件事上心有余悸、抱有困惑性的情绪。
但是,另一方面,激光电视未来必然要冲刺8K显示:激光电视主打大屏概念,而没有8K的大屏是“性能阉割”的大屏。这方面,无论是3LCD还是DLP现在都面临技术和成本上的一系列挑战。8K和激光电视、投影的结合,利好LCOS技术。而LCOS技术现在除了索尼、JVC等自用,并没有第三方供应商可选择。如果本土企业,能够以“技术引领”为依托,还是可能在8K时代,依托LCOS技术,在投影和激光电视光阀市场“赢得一席之地”的。
第二,激光电视产业链中,其它的关键部件包括抗光幕产品、反射式短焦镜头、激光器和智能ARM芯片等。这些部件自身也都是成本大头。例如,抗光幕在低价格激光电视中,成本占比接近50%。
以此,对这些主要依赖进口的部件,或者实现进口替代、或者寻找更低成本的供给,是降低激光电视普及障碍的必然选择。这其中,智能ARM产品链,技术上与手机、TV、机顶盒等通用,产品规格上则与TV和机顶盒几乎完全相同,可以借助“更大的智慧产业链”供给,保障供应安全和成本竞争力。
而,抗光幕产品则是另一个类型:基本是除了激光电视,就没有其它消费品类涉及这个产品——应用面过窄,加上外资品牌的产品研发非常早、很多专利的剩余有效期不长了,所以国际品牌在抗光幕降价这件事情上毫无动力。不过,可喜的是本土创新企业光峰科技和菲斯特已经先后突破了“菲涅尔光学抗光幕”技术。在这种突破下,抗光幕市场渴望进入“竞争性”时代,随着市场需求规模增加,成本不断下降、价格随之下降,将成为必然的趋势。
除了以上两类之外,反射式短焦镜头、激光器等激光电视核心组件,以及散热、普通电子产品、机壳等部件,都属于“并非通用,但是专业性也不是最强”的产品。以反射式短焦镜头为例,导致其供应商比较集中的原因主要是“需求规模有限”,而不是国内光学企业设计或者制造不了相应产品。其实,反射式短焦镜头,是非常标准的传统光学产业产品——其几乎没有技术门槛,本土替代的难点主要是“产业门槛”,或者说是有没有足够的订单。实际上,进口的这类产品“成本也已经比较公道”。
再例如,激光器组件上,从制造端看几乎与LED产业链完全重合;市场上该类产品除了在激光显示上应用,也在工业、激光照明上有应用需求;个性化研发上,国内企业也不是没有实力,像迪威视讯就曾自己开发过绿色激光器组件——三原色激光显示中,最难的部分。但是,产业基础的存在,产品技术瓶颈不高,并不能替代“商业化”上的困难性。全球激光显示市场需求依然有限,后者决定了更多的企业进入这一市场将导致整个市场“无利可图”。
所以,可以看到“非卡脖子”的激光电视供应链产品,主要的成本压力是被“规模卡住”的。没有需求规模,市场很难容纳第二家、第三家供应商:除非抗光幕那样,已有供应商采用远高于成本的垄断定价策略,否则“供应可靠、产品成熟、价格合理”的国外供应商,很难被“新手替代”——除非激光电视终端企业打算自建更长的供应链,而不是走外部采购路径。
其实,即便卡脖子的光阀产品,也不存在“国际市场价格不合理”的问题——激光电视的成本问题,本质不是“供应链”安全问题,而是“规模与成本”之间的“矛盾”(除了抗光幕组件)。这就决定了,除了抗光幕的突破能够短期带来成本下降因素外,其它供应链的改善对成本的影响,都依赖“与销售规模增长一致的缓慢互动”才能实现。
正因为如此,本土激光电视供应链的建设,可以分为“几个比较显著差异的层次”:第一个是“通用”产品的供应链的构建。如生产机壳、散热器组件、电路板卡。这类产品不需要专业建设新工厂和崭新的技术研发,是基于已有的模具、注塑、加工或者电子产业链企业而展开。这些部件方面,国内行业界的确也拥有很好的供给能力。
第二,拥有一定专用型的部件,国内产业链替代,无法完全以“成本优势”实现。因为市场需求总体有限,新建设和研发的产能,很难在成本上具有“实际优势”。尤其考虑到,其国际采购的价格除了抗光幕都比较公允,国内供应链的参与更是必须建立“不依赖、或者是不完全依赖成本优势”的竞争力。
即,例如光阀产品,最好的替代路径是冲刺8K显示,在高质量端和外资竞争。反射式短焦镜头、激光器产品也是如此。即必须有独到的技术上的优势,才能说服行业企业采用新供应商,实现国产替代。——这是激光电视整体市场规模有限,现有规模下不存在“农村包围城市”空间下,专用部件国产替代战略的几乎唯一路径。
第三,对于一些国际供应商主动“卡脖子”或者事实“垄断性”定价的部件,则可以加速进行国产研发。目前,这一类型的激光电视供应组件,主要是“抗光幕”。这一组件的突破,也是光峰和菲斯特已经取得的“突破”。——这属于国际供应商,主动为国内替代产业链提供“助攻”的领域。
综上所述,激光电视产业链的投资机会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即需要认识到激光电视普及依赖产业链性的成本降低;也需要意识到本土替代的发展必然受制于现阶段需求市场规模有限、对第二第三家供应商不够友好的现实;更需要考虑到国际供应商大多数的供应安全和价格友好是有保证的,终端企业的采购惯性和上下游关系忧虑也是客观存在的。在认知这些规律的基础上,从结构性市场特点出发,选准产业链切入点,而不是盲目的进入新产业,是激光电视上游中游产业链企业必须认真对待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