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技术与成本压力下,mini LED多路线并进
伴随市场需求的不断晋级,小间距LED像素间距的微缩化成为一种持续性的趋势,包括在百寸级别上实现4K/8K的应用需求,都成为推动mini LED落地应用的背后推手。正如前文所述,P0.X级别产品的大量推出,也意味着,mini LED距离大规模商用只有一步之遥了。不过,这个进程也并非那么轻松,摆在众多屏企眼前的诸多问题之中,技术和成本就是两个始终绕不开的难题。
值得关注的是,具备量产能力并不等同于拥有了大规模商业化生产的能力。首先,迈入mini LED的微间距时代,就意味着LED显示屏模组的点间距进一步缩小,这对于封装工艺、良品率等封装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专家指出,在P1.X时代已相当成熟的SMD封装工艺,在P0.4级别上已经达到极限,并且在mini LED时代,其还面临技术难度提升,成本上升的考验。
而近年来大热的COB方案,则相对具有更高可靠性、整屏组装效率、面光源发光等优势,理论上可用于毫米级的任意间距,但其所需材料昂贵,并且需要解决显示和外观一致性方面的问题。
SMD与COB两种既有技术路线的看似“不完美”,也催生了第三种方案,即IMD多合一封装的诞生。其不仅在性能方面继承了SMD封装方案的低成本、色彩/外观一致性好等优点,又汲取了COB封装方案的防磕碰、可靠性高的精华,有效解决了拼接缝、漏光、维修等问题。此外其降低了工艺难度,使得屏企可以沿用常规小间距封装的多数设备,有效降低了制造难度和成本,因此近年来也备受部分企业的青睐。
目前来看,mini LED规模商用已经稳步推进,但规模尚未上量,短时间内成本对于普及应用的阻力作用仍将较为明显。在此背景下,相关企业在技术路线的选择上,也有着各自的考量。一段时期内,多技术路线并存将成为行业的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