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0日,总投资400亿元的京东方合肥G10.5 TFT-LCD生产线产品下线并客户交付,而一年以后的2019年一季度,中国面板企业华星光电也量产了G10.5,至此中国已有两家面板企业运营G10.5并且开启了大尺寸产品上与海外面板企业之间的正面竞争。而技术及良率的大幅改善,也大大提升了大尺寸特别是65寸及75寸的面板供应量,G10.5的量产对于这两家面板企业来说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他不仅让这两家企业从尺寸上有突破,32寸到75寸全尺寸的攻克,产品技术上包括8K产品、无边框技术、画质改善等领域也大大缩减了与海外面板企业之间的差距,而且从客户分布来看2020年华星光电已成为全球最大电视份额三星电子的第一面板供应商,而BOE 也已成为全球第二大份额LG电子的第一大面板供应商,这些成就离不开G10.5的量产功劳。
当然这个产业发展至今,我们已看到过无数次此长彼消的例子。随着面板技术的大量普及,以及面板产能的相继扩张,面板产业早已从过去的技术竞争演变为产能竞争,而国内也凭借着G10.5的量产,2019年已超越海外面板企业成为全球最大的液晶面板生产基地。这无疑使长期稳居全球最大液晶面板供应的韩国面板企业备受压力。随着一个个液晶面板产能相继投产并量产,使得这个产业的面板供应大幅增加,也导致了2019年液晶面板价格大幅下滑至历史新低,这也直接击中了韩国面板企业的软肋 ─ 高成本低毛利。随着产能无法与中国面板企业抗衡,技术差距的缩减,大幅的亏损,使得韩国面板企业终于下了决定放弃或减少液晶面板的正面竞争并寻求出路,也就是显示技术创新带动显示领域新格局的重塑。而两家韩国面板企业Samsung Display和LG Display在处理现有的液晶面板产能上选择了不同的道路。Samsung Display选择大刀阔斧,而LG Display选择稳步扎营,分批次减少竞争的道路。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因为两家财务平衡的不同导致,Samsung Display的销售额中目前OLED中小型份额已占据70%~80%,可以认为Samsung Display液晶面板业务已不是主营业务,故而选择大刀阔斧对于他们营收影响幅度较小。而LG Display与之相反,他的液晶面板份额可以占70%左右,故而稳步扎营,分批次减少液晶面板竞争对于他们有利。
而随着这两家面板企业决定退出或减少液晶面板竞争并寻求开启显示领域新篇章,诸如OLED、Micro LED、QD-OLED、QNED等新的显示技术方案也相继出炉。针对未来的技术规划两家韩国面板企业也不尽相同。Samsung Display凭借自身财务优势,计划全面性的推动QD-OLED或者QD-OLED和QNED相结合的路线。QD-OLED的工作原理是量子点和OLED的结合,在原有的OLED屏幕的构架下,多加了一个发光层,通过蓝色OLED发出蓝光,再通过红色和绿色量子膜发出所需要的颜色。而QNED是量子点和Micro LED的结合,目前的设计来看是在QD-OLED相同结构的情况下发光层由蓝色OLED变更为Micro LED。Samsung Display计划2021年的第二季度量产QD-OLED的产品,而最初的产能规划将为30K。而LG Display仍然是选择WOLED技术,致力于成本改善,客户及应用的拓展,然而居高不下的成本及价格低廉的液晶面板使得LG Display的WOLED路线变得坎坷,居高的成本导致客户拓展及市场拓展不顺,产品的高中低分化不明,研发和量产成本高使得应用场景较为单一,这也使得LG Display当前OLED之路是步步艰难。虽然尝试多种应用产品,包括柔性显示、透明显示等,但目前仍然没有大规模形成市场。新技术拓展未来仍然困难重重。不过从产品角度看两者都共同选择了大尺寸也就是电视产品。由于按面积大尺寸产品占据90%以上,而电视占据着70%的市场份额,两者都明白放弃占据90%的市场产品等于大幅削弱两者的竞争优势。
韩国显示产业的优势在于拥有全球电子类产品中规模最大的两大品牌以及配套的液晶面板和OLED材料、设备及技术等产业,甚至半导体技术等。如何将这些优势和产品、成本、市场整合将会是韩国显示产业的未来课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