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节,一场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既有的生活和工作节奏,让本应该祥和的节日氛围蒙上了众多阴影。
但是,面对疫情全国人民同心与共,疫情的发生反而激起了更多的奋斗意志。全社会各种力量用战时速度、战时体制全面对抗新冠疫情。其中,大屏视听产业更是冲锋在前,从支援抗疫、保障民生、协调生产等众多方面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
在视听科技对抗疫情的斗争中,大屏幕指挥中心无疑处于“最重要”的位置。它是智慧城市的大脑、是科学决策和指挥的窗口,是提升疫情和抗疫战时体制下行动效率的加速器。在众多领域,指挥控制中心系统成为“疫情管控”的关键节点。
1.交通管制
抗击疫情的核心是抓住“源头”,也就是“武汉封城”是重要的战略决策点和战役转折点。1月23日10时起,武汉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但是,一座千万人口的大城市,进入准封闭状态,这是人类历史上没有过的“重大任务”。如何能够确保这一决策有效落地呢?
封城的核心是交通管制。交通管制的关键是实时了解“交通网络”车流、人流、物资流的状态。这时候,武汉市的交通指挥中心大屏,就成了“信息”汇聚的关键节点,成为实时指挥的核心窗口。同时,武汉市110报警平台指挥控制中心,也加入这一人类“从未有过”的城市封闭管理过程。
好消息是,武汉拥有全国、乃至全球最先进的交通指挥系统:包括大屏拼接显示系统及为军运会交通服务开发的监测与管理平台、综合交通运行监测系统、交通视频监测系统、综合报告管理系统等,以及从城市到各区的分级调度系统、路网感知体系、执法人员现场设备等,很好的保障了武汉封闭过程中的交通控制过程。
退而广之,在全国众多地区,防疫过程都进行了或多或少的交通控制。在全国铁路调度中心大屏上,实时客流显示数据,对于各地区掌握人口情况格外重要。各个机场的智慧调度系统,也充分发挥出“人流感知和管控”的功能。各个应急部门指挥大屏也加入到“以控人流”为核心的“疫源”管控之中。
“全国有多少大屏指挥中心服务于疫情防控已经无法统计,唯一知道的是与非典时期比较,国家治理上对交通的感知能力早已今非昔比。”行业专家指出,大屏指挥中枢的普遍开花,为本次疫情抗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信息化、可视化”工具。
2.物资管理
“口罩告急、防护服告急”;甚至湖北鸡饲料告急、山东魏桥创业集团热电厂煤炭告急……防疫过程中,物资保障格外重要。不仅是医疗物资、生活物资、生产物资都需要很好的调度和保障。
如何让控制人流车流不影响必要物资的调度运输、如何安排有限的运力、如何管理关键物资的产能、在物资不足的情况下,供给紧张的情况下实现最优化的分类呢?
大屏系统在物流管理方面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比如,湖北医疗物资始终处于“紧张”状态,控制库存、及时调配,成为关键。通过可视化物流体系,实时掌握不同节点的仓储、需求、空缺情况,并投入包括运输直升机在内的高效灵活运输工具,尽量降低物资闲置、提升流通效率,信息化技术、物流管理中心大有作为。
工信部组织开发了国家重点物资保障平台,监控了7大类21个小类重点医疗物资、400余户企业,对医用防护服、口罩、护目镜、药品等等重点医疗物资实施在线监测、实时数据更新。由于武汉红十字会的捐赠物品繁多,超出其管理能力,2月1日晚,专业物流公司九州通开始协助武汉红十字会进行物流管理工作,武汉城投公司负责货物的装卸作业。专业运输和物流的技术保障进一步升级。
全国一盘棋的物资调度和管理,这种事情如果没有大屏信息化技术的支撑、没有近年来高速发展的物联网技术保障,是难以想象的。行业专家说,这次疫情空前的检验了我们“大规模物资保障”的生产与调度能力。
3.人流管理
病毒的传播在于人的流动,不能管理人流也就不能“防疫”。福建晋江一男子从武汉返回英林镇的家中,却谎称从菲律宾归来,此后他到处赴宴,后被确诊为新冠肺炎,导致4000多人因此医学观察。
今天中国的经济已经是消费经济,人流巨大,且呈现交错性;今天的中国经济已经深深嵌入全球经济体系,中国人口流动具有全球性质。在这样的背景下,利用“技术”手段科学找人、有效管人格外重要。
一方面,利用运输系统的实名制技术可以发掘潜在疫区人员的流动过程,发掘现在人员位置。另一方面,利用电信系统的应用技术,可以感知手机号码的“移动路径”和现有位置。两大技术结合,等于给全国提供了一个“全域人员流通感知体系”。
这个体系的数据与交通指挥、天网系统、地铁等机构的人流识别系统、温控感知系统结合,构成一个“筛查潜在疫源”的有效工具。这其中数据可视化技术,为从国家层面到各个城市和城区的指挥员提供“人流”管理模型,和实时指挥系统,帮助各地区有效应对各种人员、人流的动态与静态变迁,提前干预潜在疫源和危险聚集。
“人流大数据,是多个部门历史数据与实时数据的整合。这种数据在可视化大屏上的应用,完全突破了传统实时监控范畴,真正带来时空上多维度立体化的管控和感知手段。”行业专家指出,综合性大数据人流管理应用是这次抗疫过程的一大亮点。
4.疫情分析和轨迹溯源
防疫过程中,大屏指挥系统也充分用于防疫部门的“疫情控制”,并与生活轨迹溯源、天网系统、个体监控系统数据结合,帮助各地区掌控和更好的应对“疫情溯源和接触人员管理”。
2月5日晚,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通报一新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活动轨迹信息时指出,该患者在买菜时与路人(江北区确诊患者)在同一摊位有过短暂(约15秒)的近距离共同驻留,且两人均未佩戴口罩。
完全陌生的两个人、没有生活交集;完全偶然的15秒钟接触,背后是5名患者、19名密切接触者。如果不能有效排查,这将形成一个几何级数增长的传染链条。所以,“病例和疑似病例”的大数据管理,“病例和疑似病例”的生活轨迹溯源,是疫情控制与检测的关键。也是疫情决策与分析的关键。
大屏可视化系统全面应用于疫情分析研究,用于疫情巡查、隔离管控过程,帮助防疫专家实时的掌握事态变化。并通过防疫部门的研判,与其他数据源技术结合,最大程度覆盖“关键人群”、“可疑接触”,有效保障防疫工作的准确和精确。
“防疫是一个人一个人的控制,力求精确才能高效!”行业专家指出,防疫人员的疫情调查和调查数据的应用,是防疫成败的关键点:找出潜在疫源点,保护好所有的“健康人”,就能赢得抗疫这场战斗。大屏可视化能够最佳的保障疫情数据的实时应用。不过,目前国内防疫部门大屏应用和大数据应用水平相对还较低,尤其是比治安、交通系统要低很多。这可能成为疫情后需要“补短板”的方面。
5.舆情管理
重大突发事件中,总是各种消息满天飞。有些是误读、有些是片面消息、也有些是故意造谣:谣言一分钟,辟谣跑断腿。疫情之下,一方面是要信息透明、让大家心里有底;另一方面是控制谣言、及时辟谣,避免不必要的恐慌。
在威创为广州日报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大屏上,能够实时显示疫情相关各种媒体信息,为舆情管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工具。过去5年,传统媒体的信息化转型、融媒体建设,成绩非常突出。各地区建立起以政府部门舆情管理和国有大型媒体融媒体中心为两大体系的“舆情感知”和干预系统。
通过大数据舆情分析,不仅能即时发现谣言的传播,更可以实时把握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信息,利用媒体渠道第一时间提供“科学准确”的疫情情报,有效应对防疫期间各种小道消息满天飞、个别人员恶意传播违法信息等问题,并提供舆论正能量环境。融媒体大屏可视化系统,就是提供这样一个“如何提供科学舆论供给”的指挥平台。
在这次疫情中,专业和权威媒体充分利用信息感知和数据化技术,通过融媒体通道形成了“强大的正向舆论导向”,有力的配合并动员了疫情防控斗争,成为打赢这场防疫“人民战争”中的重大“软杀伤武器”。
以上5个方面的举例,只是大屏指挥中心、智慧可视化系统,及其AI分析、大数据、物联网感知体系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应用的“点滴”而已。今天,可视化数据与指挥技术,已经深入生活、生产、社会各个领域和角落,疫情之下,众多的信息化资源的动员,让这场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管控和防疫”工作能够迅速、准确的进行,并向我们展示了“黑科技”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并让社会更美好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