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日报以《城乡孩子“同上一节课”》为题,报道了江西婺源的一节特别的音乐课,包括凤凰网、搜狐新闻等媒体也相继转载了文章。文中写道,“婺源大樟山希望小学的孩子们,通过专递课堂,与赋春镇中心小学的学生们同上一节课。目前,婺源县已建设完成264个教学点专网、18所中心学校云录播教室,以城区小学中心形成六所分校共同体。以同步直播的方式,通过专递课堂,将城镇优质师资和课堂共享给薄弱学校和村小教学点,有效解决了偏远山区师资紧缺现状,真正实现了城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江西婺源县自古便享有“书乡”的美誉,也是“中国最美的乡村”,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处,占地面积约三千平方米,人口却只有三十几万,是典型的江南山区。全县264所小学教学点散布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点多人少”是最大的问题,绝大部分教学点是“一师一校”,进行“复式班”教学。教学点教师的年龄也是偏大,知识结构陈旧,师资力量薄弱,学校普遍不能把音乐、美术、科学等国家规定的课程开足开齐。
在国家高度重视教育扶贫的大背景下,依托于政策支持,2015年,为了提升当地的教育整体水平,婺源县选择与华平携手,通过“在线课堂系统”,以溪头乡为例进行第一批“专递课堂”试点并获得成功,以“一拖二”模式建设在线课堂教室,以优质中心校带动若干偏远教学点。基于成功的试点,2018年,婺源依然选择了“操作简捷、设备稳定”的华平“在线课堂系统”,共建设200多个“专递课堂”教室,涵盖全县所有乡村教学点,真正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
如今,婺源县所有的“专递课堂”均进入常态化教学应用,包括新组成的第六共同体涵盖的四所成员校—紫阳六小、高砂小学、许村小学与龙山小学。
三月初,一堂生动而新颖的远程互动语文课在江西婺源开展。紫阳六小的王云珍老师,在主讲教室内教授课文《大象的耳朵》,高砂小学、许村小学、龙山小学及这三所乡镇中心校下属的多个村小教学点二年级的同学们通过屏幕听课,并与老师互动。整节课下来,流程十分顺畅,课堂氛围十分活跃,听课教室的孩子们完全跟上老师的节奏。不仅如此,听课教师全程参与专递课堂,还能通过评课的活动对每节课进行探讨以及自我反思,使这项活动不仅有益于学生,也能落实当地提升教学水平的需求,真正做到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关乎孩子的未来,也一直备受社会、国家的重视,甚至承载了无数个家庭的希望。婺源县正是在教育信息化的道路上敢为人先并抓住了时机,还有很多像婺源一样的地区可能正面临同样的问题。
社会对在线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寄予厚望”,这是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在两会期间说的话。“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传递出强力推动教育公平进程的又一强音。这足够让我们相信,偏远、贫困地区教育的未来是值得期待的。
从华平的在线课堂惊艳亮相到今天,我们真正做到了用技术把普及优质教育落到了实处。未来,我们也将积极响应国家在教育领域的发展需求,着重于“更加公平、更有质量”,持续推广应用“在线课堂”,不断升级技术,让“婺源式覆盖”普及到更多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