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以来,智慧教育和学生隐私权之争,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新热点:姑且不论这种争执的对错,就争执发生的自身而言,就已经说明“智慧教育技术推动教育过程进入了此前未有的空间”。恰是这些新空间中,准则、规矩、伦理如何建立,才产生了现有的争议。
教育创新进入无人之境
教育这个行业的独特之处,在于“一切都是定制”。既没有完全一样的学生、也没有完全正确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所有的一切都具有碎片性、特异性和差异化的特征:而这些特征恰是大数据、机器学习和统计规律的“决胜”之地。后者也就推进了AI技术与教育场景的深入结合。
包括,人脸识别、学情识别、手写汉字识别、语音识别和语音转文字等技术都已经得到一定规模的应用,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发挥出崭新的“生产工具”作用。而且,这些应用让“教育”过程深刻触及了一些此前未曾有过的“内涵”。
例如,课堂人脸识别和行为识别,可以分别学生的听课状态和课堂效率。不过,这的确涉及到“此前不被背广泛了解的学生隐私,如瞌睡、偷懒、走神,可能变的‘人人皆知’”。因此,一些声音批评AI技术侵犯了学生隐私。
但是,另一方面是,1.传统教学中,即便是小班教学,一个班级30人,教师也很难把握住每个学生的状态——且从教育的目的看,教师应该把我学生的学习状态:这就涉及了实际过程中的能力、精力与目标的不匹配。智慧技术恰能解决这个问题。2.在传统学习过程中,学生自己也并非“时刻清楚自己的所谓课堂隐私”——如,“出神发呆”这些事情对学生自身也有“神秘性”。更何况,把握一个人的长期学习过程,需要了解他在很长一段时间,至少是半个学期的课堂习惯、效率。后者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不仅教师,就连学生自己也无法清晰把握:特别是中小学生,心智未完全成熟,更无法把握这么复杂的长期状态。
管理与自我管理的高效率,一定是建立在科学、完善、严谨的认知与自我认知之上的:AI技术通过课堂学情识别,能在横向、纵向,甚至交叉方向上提供这种“认知”数据,帮助改进教学过程和效率:至于隐私问题,这涉及的是数据的使用范畴和安全边界,而不是数据自身的存在问题——即便没有任何技术手段或者人员观察,客观的课堂学情状态也在那里——它就在那里,不能忽视、不能当做不存在。
由这个案例可以看到,AI和智慧技术,让教育过程进入了从未有过的“深入之地”。这是典型的技术赋能和生产力提升过程。
有些事情只有机器才能做到
“为每一个学生进行数字画像!”一位智慧教育产业的专家这样形容未来教育场景中的“数据应用”。
利用AI技术实现对学生长期、多维度数据的采集与存储,进而去了解其学习过程中的差异性、独特性,发现高效的亮点、也发现不足的缺点。AI技术不是去进一步管理学生,而是去“真正深入”了解学生,进而为针对性的学习与教育工程提供前所未有的决策依据:这会让教学过程从更多以来主观认知为主,向更多以客观认知为依据而转变。
比如,对于智慧阅卷系统的数据采集和分析,不仅帮助教师解放了繁重的阅卷负担,更是能够形成“易错题库”、形成“易错知识点”、“针对个体学生的易错与薄弱知识点网格”。对错题、错误类型,进行全班级的横向和依据个体同学的纵向分析,帮助发觉分数背后的原因与习惯。
所以,智慧教学不是几个软件、几个硬件,不是几个独立功能,而应该成为“数字化的教学场景与学生状态绘制”。后者才是智慧教学的关键形态之一。同时,依据准确的教学数据把握,智慧技术可以进一步结合“成功案例数据库”给出“如何改进教学和学习”的建议,进一步升级智慧教学到“主动作为阶段”。
从硬件部署、数据形成,到智慧画像,在到教学与学习改进建议:智慧教学的发展空间是巨大的,智慧教学的革命也是异常深刻的:如果在智慧教学应用于学情、考勤阶段就被“隐私伦理”所“扼杀”,那么也就再也没有可能找到一种真正能够发现每个学生特异性与差异点的技术。
虽然传统的教学过程,可以采用“定制教师”,既一个老师只带几个学生、甚至一个学生的方式,实现对学生的精准把握。但是,这种成本高昂的教育方式,显然不能普及,不能让每个普通人受益。智慧教育革命的巨大意义恰是在于,为每一个人提供一个还不错的“差异化”教育体系的可能。后者是只有机器才能做到的事情。
规划每个人的学习过程
在今天的家长群里,几乎每个家长都提过让老师多关心自己的孩子的要求:但是,真实情况是,血肉之躯的老师做不到每一个孩子都“深度”的把握,这不是责任心问题、也不是能力问题,而是精力问题!
行业专家指出,智慧教育的立足点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解决教师的精力总是有限的问题:将教师从“盯细节、盯状态”的繁琐体力劳动中,解放到“为每个学生做学习过程规划和设计”的创新工作之中。这一过程中,录播系统、大屏显示、机器视觉、机器听觉都是教师“能力的延伸”。
智慧教室、智慧校园、智慧教学,不是将学生放在透明笼子里监管:其实,家长一直要求教师“加强监管”;而是将此前教师被期望拥有的能力,用技术来实现,来完成这一特殊过程场景中,更为精细、个性的实践掌控与把握。基于对学生更多差异性的了解,恰恰是避免“千篇一律硬政策,抹杀学生个性”的基础。
21世纪的教育必然属于素质教育、能力教育、创新教育。这种理念提出多年,却收效一般:因为一抓就死、一放就乱。其核心就在于所有教学手段都是“平均值”,缺乏个性化。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一方面是教学资源和教师精力有限,另一方面就是缺乏对学生个性的掌握。理解到这一现实教育痛点,就能更好的认识智慧教育、大数据与AI应用于教育的必须性和巨大意义,意识到教学过程中很多事情只有机器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