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2018年新时刻:小间距LED显示迎来“大厂补货”期

来源:投影时代 更新日期:2018-04-10 作者:萧萧

    2018年以来小间距,LED显示行业迎来一些崭新的市场变化。其中,三星、LG和NEC的新动作,成为重要的市场风向标。同时,雷曼为代表的本土大厂的COB思维,也在引领行业格局的新转变——整体上,“大厂补货”成为2018年初小间距LED显示行业最大的特征。

    室内LED显示市场国际巨头的新动作

    1月份的CES展会上,三星展示了首款“micro-LED电视The Wall”。2月份的荷兰欧洲视听展(ISE)上,三星产品阵营进一步扩大,micro-LED展品进一步升级,推出模块化的室内Micro LED显示屏——“The Wall Professional”。进入3月份,三星则给出了该产品的准确上市日期:今年8月。

    在室内LED显示上,三星的动作还包括“全新数字影院系统”。去年开始,三星已经赢得迪拜、泰国、韩国、国内上海等多地的订单,今年则在瑞士安装了首块3D LED数字电影屏幕——在数字电影这个LED显示应用的全新市场领域,三星甚至是目前唯一的玩家。

2018年新时刻:小间距LED显示迎来“大厂补货”期

    另外,韩媒 etnews报导,三星砸下将近 1,700 万美元的预付款,向三安光电购买 Micro LED 晶体,双方签订三年合约,未来三安将是三星的专属供货商。 三星持续锁定室内小间距LED显示市场的战略,已经初具规模。

    韩国另一家大厂LG,在小间距LED屏市场上虽然不及三星推动迅速,但是在感知到市场的巨大变化之后的反应力度毫不逊色。近日有消息称,LGD一口气向欧盟提交了三个新商标的申请,分别是XμLED、SμLED和XLμLED。这些商标最终是被应用在小尺寸Micro LED还是大屏幕Micro LED上目前并没有相应具体细节。

    此外,据《韩国商报》报道,据业内人士透露,LG电子计划于今年9月推出其首款Micro-LED电视。这款电视预计比三星146英寸模块化电视“The Wall”还要大。即LG的显示面板部门LGD和消费电子部门LG电子,都已经开始在LED显示屏市场加快布局。

    对于LG值得一提的是,其还是全球最核心的液晶拼接墙工程显示产品供应商之一。且在上游屏幕端的市场地位,实现了“晚于三星布局小拼缝液晶,却市场最终超越三星”的不俗业绩。同时,液晶拼接墙被认为与小间距LED室内显示具有“市场应用的很大重叠度”。

    在韩系厂商动作频频的同时,日系巨头也并未闲着。从眼前的舆论形势看,索尼成为了最“吃亏”的那个:虽然早在2016年就推出了Micro-LED显示技术的室内小间距LED显示产品,并早已经实现批量市场供给。但是,目前媒体却更关心三星和LG的动作。这让日系阵营有点“赶了早集,错过了高潮”的感觉。

    另一家日系巨头,亦是全球工程投影和工程液晶显示领域的“领头羊”NEC,则在今年初正是进入小间距LED产品市场。2月5日,NEC Display Solutions宣布收购德国领先的LED解决方案供应商S [quadrat],以扩大其显示技术产品组合,使之包含用于室内(小间距)和室外解决方案的完整LED业务体系。

    从产品体系看,德国S [quadrat]已经具有了包括室外和室内的两大传统产品线。其中室内市场则提供了P1.9级别的小间距产品——虽然这一指标落后于国内主流品牌,但是却是目前室内小间距LED显示销量最大的产品之一。同时,对于欧洲市场而言,这一指标亦并不显得落后(小间距LED应用,欧美市场并没有国内行业这样发展迅速。)通过收购,NEC快速获得了小间距LED显示产品的市场、品牌、渠道、技术、研发资源、软硬件在内的完整货架产品线。这为NEC以最快速度切入和收获这一市场提供了“强大的机遇”。

    纵观这几个国际巨头的动作,最大的特点是“快而急”——事实上,国内小间距LED显示应用已经蓬勃发展5年,索尼是最先嗅到这一机遇的外资巨头。最近两年,国内品牌,例如洲明、联建、艾比森、达科等更是强化了国际市场竞争——这造成国际LED显示屏市场、乃至整个工程显示市场感受到了“来自中国军团”的巨大“杀气”。所以,一轮“国际巨头”的“补货大戏”必然上演。

    切准Micro-LED,实现弯道超车

    2018年,外资大厂补货小间距LED显示,最长被提到的关键词非“Micro-LED”莫属。实际上,对于Micro-LED的热衷也是国内厂商的“共同趋势”。

    3月4日,雷曼光电正式发布了第三代COB显示技术及雷曼COB新一代产品,并亮相了一系列面向不同行业需求和应用场景研发的解决方案。雷曼广电认为,传统表贴工艺和COB技术比较,存在至少两个无法超越的瓶颈。第一是,最小间距上,表贴技术在P1.2以下的可靠性、成本率、工艺难度显著提高,且不能适应P0.7间距以下产品的开发。第二,在显示效果、观看体验上,COB技术具有很多优势。

2018年新时刻:小间距LED显示迎来“大厂补货”期

    而COB技术的小间距LED产品,往往采用Mini LED及Micro LED技术。雷曼光电通过两年时间的研发和布局,在2018年春,成功推出M系列COB高清显示面板产品,包括M1.9、M1.5、M1.2三款产品。这是小间距LED产品换代时刻来临的标志。

    另据媒体报道,国内高端视频墙市场的领导品牌,威创也将在4月份展示最新一代COB技术的小间距LED屏产品。值得一提的是,威创是2016年首批次推出COB小间距LED产品,让Mini LED及Micro LED实用化的厂商。此后仅仅10个月的时间,威创即拿下了超过100个工程案例。成为coB小间距LED产品示范应用的“全球第一人”。以至于业内对威创小间距LED的评价是“声势不是最大,落地却是最狠”!

    事实上,COB封装技术与Mini LED及Micro LED结合已经成为小间距LED产业的风向标。即便是表贴工艺、三合一灯珠小间距LED屏市场的最大既得利益者,利亚德也已经表示正在对Mini LED及Micro LED等技术“调研及预研”。虽然短期看,包括cob+Mini LED及Micro LED这对王炸组合,还不能撼动传统工艺产品的绝对主力市场份额,但是这股从2016年开始的风潮已经“一浪高过一浪”。

    无论是COB、Mini LED及Micro LED,都是小间距LED屏显示系统的未来技术方向。这一点,从索尼、三星、LG等动作上可见一斑。而以“未来技术”对垒今天的“占据主流的表贴产品”,则是外资巨头们的“如意算盘”。对此,业内人士更视下一代产品(COB、Mini LED及Micro LED)为“弯道超车”的工具,是“三类”厂商的共识:第一类是,小间距LED产品起步稍晚于国内行业的国际巨头;第二类是,崭新布局LED显示、缺乏行业积累的视频墙品牌和集成商;第三类是在国内LED行业洲明、联建这种巨头之外的“二三线品牌”。——相对而言,已经占据国内外市场优势的传统LED巨头则希望“用后发制人的方式规避早期市场风险和技术误区”。

2018年新时刻:小间距LED显示迎来“大厂补货”期

    正是以上不同厂商的不同价值诉求,造成了Mini LED、Micro LED和COB技术上,外资品牌声势更大的格局:一方面,巨头们的动作更受媒体关注,即便这些巨头在传统小间距LED市场的份额是零,他们也总能调动提更多的舆论力量——这也是一种很重要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新一代小间距LED技术对上游供应链的依赖也更强烈,COB、Mini LED及Micro LED都意味着从晶圆到封装等上游产业链的技术革新,这使得综合实力更强的外资品牌,更容易获得“上游青睐”。

    总之,无论原因是什么,一轮以“下一代”产品为中心的小间距LED屏市场新玩家的“补货”运动已经展开。2018年,这些下一代产品的增幅会很显著,但是总量不会很高——这很可能成为传统行业巨头“忽视”这种行业变革的“理由”。后者构成了“巨头补货”格局下的“产业灰犀牛风险”。

    对此,行业企业中的大多数会有清晰的认识。因此,可以预见在国际巨头、行业二三线品牌,在下一代小间距LED屏产品争先“站位”之后,传统优势巨头也会迅速加盟进来。2018-2019年,行业会掀起一轮在更高的技术和产品高度上、在新一代标准概念上的“崭新产业升级之战”。

特别提醒:本文为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翻版/抄袭必究!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