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告诉我们“变易”是唯一永恒之态:2018年的投影产业,更是经历了一轮以“行业市场构成”、“技术竞争风险”、“阵营对抗与变动”等为核心的“变革”周期。一些领域,已经形成彻底扭转乾坤的“新趋势”,另一些领域还在酝酿巨大却又有些不确定性的“市场”转折。
本文将通过梳理2018年投影产业的“变”与“不变”,进而系统的展示这个行业所面临的机遇与风险,探求企业的应对之道。
1. 商教投影与液晶的恩仇
在大尺寸显示市场,液晶显示和投影显示的竞争不是“有史以来”的宿命,甚至很长时间内,两者之间“关系非常远”。但是,在液晶实现大尺寸化以来,投影和液晶的情仇就没有停止过。在2017年12月全球第一条10.5/11代线液晶量产,2018年11月份全球第二条10.5/11代线液晶量产的背景下,这种竞争必然加剧。
梳理一下液晶与投影的“对抗历史”:第一轮是液晶等平板显示突破32-42英寸的限制,进入大尺寸电视机市场,从而带动了“背投电视”的消亡,导致投影产业在15年前那场巨大的变革。第二轮竞争则是最近五年,在教室显示领域,50-70英寸交互液晶白板和传统投影白板之间的竞争。这一轮较量教育投影丢掉了7成左右的市场份额。
最新一轮投影与液晶的对抗则发生于2017年末,并还在进行之中——这就是65-85英寸大尺寸液晶交互设备在“零售会议”市场对投影显示产品的替代效应。2018年这一领域,液晶产品的规模从数万台,成长到了20万台。
以上的历史说明,液晶显示产品的尺寸越大、价格越下降,与投影机的竞争交集越大、竞争烈度越高:以75英寸液晶为例,10年前的售价高达二三十万元,而现在只要7000元。这种价格变化是因为10.5//11代线等液晶新世代线可以实现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大规模的供给。且10.5/11代线依然处于建设高潮,未来至少还有3-4条生产线会落成。
所以,总体而言,2018年10.5//11代线液晶面板线进入量产周期,是对液晶与投影显示之争的一次“里程碑”式的转折。这种转折必然酝酿未来很多显示应用领域,竞品技术之间的市场重构。
从商教领域看,液晶的优势得到了加码,对投影形成更大的压力;从家用角度看,大尺寸彩电真正进入规模流行阶段——虽然液晶和投影、激光电视的竞争必然存在,但考虑到投影技术为家用市场提供的供给规模一直非常小,大尺寸液晶的流行反而有望带动投影和激光电视更多的走进家庭。
以上两个规律也系统的表现在了2018年的投影市场销量上:商用市场低迷、教育市场成长乏力,而家用市场异常红火,尤其是激光电视实现了200%的高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