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五:智慧城市利好,“可视化”创造新机遇
◎应用升级,可视化成主角
从硬件提供商到应用提供商,如今已成为小间距LED屏企对自我角色转换的共识,具体落实到用户需求层面,则可以归纳为“可视化”概念的深度渗透和内涵升级。
事实上,可视化对于大屏行业并不新鲜。但在以往,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多半停留在“信号上屏”的“底层”应用上,即屏企关注的焦点更多在于如何解决视频信号编解码、传输,以及特殊显示方式的实现。而现在则强调,可视化要深层次地参与用户业务流程,与用户已有的业务体系深层次有机融合,能够真正参与到用户业务的每个环节,深度参与关键性决策的制定。
不难发现,近年来,可视化成为用户需求和企业自我营销的价值碰撞点。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产品同质化层面上企业谋求差异化突破的需求;但是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用户需求的提升推高了企业服务标准。伴随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科技的深度渗透,以及智慧城市等建设项目的带动,使得大屏幕显示系统必须能够胜任大规模、高效率的工作协同需求,真正能被用起来。
◎智慧路灯,融入城市每个神经末梢
而同样被智慧城市建设推到行业风口的,除了LED大屏之外,还有其生态链产品——LED智慧路灯。这种产品将小间距LED显示屏、通讯服务、信息公告、环境监测、安防监控、紧急广播等功能,甚至电动车、电动自行车的充电功能集中于LED路灯,因而被视作城市智慧应用的终端平台。
上海三思智慧路灯系统
LED智慧路灯网的铺设可以充分利用城市现有的路灯系统,不需要破坏原有的城市规划,并且可以深入到城市的每个神经末梢。当前,北京市已开启了智慧路灯的部署,能够实时提供PM2.5指标、WiFi信号、市政设施监控、视频监控、智能充电桩等信息。
智慧路灯的应用,就好像在城市铺设了一张网,使得安防、便民服务等智慧城市应用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亦开创了小间距LED屏的新应用。
◎可视化平台,为智慧城市保驾护航
事实上,在消防领域,可视化已经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湖北宜昌推行的e+119警情处理云平台,利用微信工具向119报警中心实时推送火灾发生地点、现场图片、视频短片等,解决了报警人无法准确描述火灾发生地点以及现场状况的难题,加速了决策进程,提高了出警效率。
在e+119背后,还有一个名为智慧消防信息应用系统,二者构成了智慧消防体系,即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消防支队的传统业务无缝集成,一旦灾情发生,就能够综合运用各种信息化手段综合调控,实现高效出警。而这其中,可视化平台的运用功不可没。
当前,全国已有280多个“智慧城市”试点,其中217个将“智慧消防”纳入其中。而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可视化手段的运用将成为平安大网铺开背后的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