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届福州教育展,录播产品市场发生了新变化:过去的录播更多的再讲怎么录、怎么播,现在的录播产业,关注点已经聚焦在如何使用“多元化的各种资源”上。业内专家认为,录播产业已经到了一个“应用”为王的新阶段。
“好录”不再难
“H.265等先进编解码技术、网络化的传输和云存储技术、最高4K标准的高清晰度技术、甚至基于VR的虚拟现实录像,这些方面的创新已经接近顶点”。福州教育展上,录播行业企业不在把简单的“数据处理”和“数据存储”方面的技术,作为“硬件”卖点。
对于行业同仁而言,录播硬件技术的真正难点已经不存在。一方面是快速发展的硬件技术、新的处理器产品,带来了高性能、低门槛的产品设计;另一方面是行业长期积累的研发成果、软件和算法技术,让好的录播比比皆是。对此,业内人士认为,硬件技术的过剩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录播行业不再是以硬件性能论英雄的时代了。
但是,硬件同质化并不等于厂商们没有自己的特色:以智能应用为主要方向的功能性开发和融入智慧教学系统的解决方案开发成为行业厂家的竞争焦点。
录播系统要智能,AI技术入侵
对于录播教学系统而言,最关键的应用难题有两个:第一是,如何录得到最需要的画面和角度。传统模式是手工的控制台切换。但是,这需要“高超的导播技术”。这也是录播应用难以普及的重要原因。对此,录播厂商给出的答案是“自动跟踪”技术。
例如,金九天视全自动录播系统的高清云台摄像机,在先进的图像跟踪系统配合下,直接对目标进行1080P高清分析,实时跟踪教师和学生。这宗自动跟踪具有准确、即时,且切换过程自然、平稳的特点。对此,专业人士指出,计算机自主计算和控制的过程,不仅具有速度快的特点,更主要的是“精度高”。后者是人工操作无法比拟的。
录播教学系统第二个应用难题是:那么多的视频资源,如何才能真正用起来。一般一个录播教室,每年就可以产生1000小时,甚至更多的视频资源。这些资源的利用并非简单的“从头翻看”。所以,录播过程只是一个开始,更重要的是“视频流的资源化组织”。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首先是“资源上网”,即云录播、互联网+教育。这样就能为用户,学生、老师、家长提供一个可以获得资源的硬件平台。同时,录播的视频资源还要进行索引化、剪辑、编辑、分类。这个过程传统的只能手工操作,费时费力,效率低下。对此,智能化的媒体分析技术被应用起来。通过媒体内容识别技术,语音识别、画面特征识别,能够帮助的截取“目标价值”视频,实现录播资源从简单线性存在,到复杂网络存在的“检索”升级。
总之,在录播之中,应用更多的智能技术,可以实现从内容组织到应用模式的巨大变化。为了适应这种行业新趋势,目前录播产品、流媒体服务产品、云服务产品和智慧校园网络,都强调兼容第三方应用、可扩展的结构和功能开放性。同时,以AV视频技术为基础,网络化技术为线索,更多的录播企业将产品拓展到整个智慧校园、智慧教学和智慧教育网络之中,形成了智慧教育综合解决服务的新概念。
例如索尼Vision Exchange系统,可以将学生、教师和演讲人聚集在一个以工作组为单位的协作环境中,将“单向教学”平台变为“互动和协作主动学习”。讲师和主持人可以集思广益共同合作,参与者通过简单的拖放控制,即可轻松共享自己的多媒体演示内容,甚至可以将远程教室的参与人员加入到教学讨论当中。
纵观2017年福州教育展,传统的录播产业已经彻底消失,一个包括传统录播硬件、更多网络化应用内容、覆盖整个教室和校园体系的“智慧教育”产业已经形成。录播企业已在“应用为王”新时代彻底脱胎换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