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三星“新一代”QLED电视终于登录三星官网、亚马逊和百思买进行预订,这些产品正式出货期据悉在今年3月份。这与2016年,三星大谈QLED才是未来电视机的主角差不多已经过去10个月。
同时,三星电子官方宣布,其最新的QLED电视通过世界级测试和认证协会VDE的验证。这些在CES 2017上首次发布的QLED TV能够产生高达100%的显色色域。这些产品也将在三星即将召开的“三星中国论坛”上与国内消费者和媒体见面。
站在三星的角度,其描述的一个QLED电视帝国似乎已经成型。这无疑对目前全球市场投资火爆的OLED概念形成了新挑战。事实上,三星一开始就把自己的QLED战略和LG的OLED战略视作竞争对手。那么,QLED真的将颠覆OLED吗?
三星的QLED暂时只是液晶“改进时”
对比LG已经推出的白光+彩色滤光片的OLED电视,三星新品QLED电视究竟先进在哪里呢?其实,这些产品优势是有限。因为他们还是液晶电视,只不过是最新改进版而已。
答案是,LG大尺寸OLED的发展路径没有跨过RGB三原色的高峰。所以,在色彩表现上,今天的OLED电视难言把最新版QLED改良液晶甩在身后。实际上,利用QLED背光源,提升液晶色彩表现方面,国内海信、TCL等品牌走的也很早、很远。这些企业的QLED液晶电视水平并未与三星形成“代差”。
但是,OLED除了色彩之外,还具有无背光的超薄优势、柔性设计的便利性、纯黑显示的优势、像素点反应速度的优势。这些优越性是现阶段的QLED液晶电视无法超越的。因为这些特征属于“液晶的天然属性”,而不像色彩那样,更多依赖背光源和彩色滤光片。
从这个角度看,三星QLED电视的确是不小的进步,但远远达不到“换代”产品的等级。如果以今天QLED改良液晶对抗OLED,无疑是“皇帝的新装”:因为,今天的QLED电视本质还是液晶,还是“背光+光阀”显示系统,而非未来的新一代产品架构中的自主发光面板。
大尺寸OLED不争气,为QLED留下空间
对于三星或者其他QLED的支持者而言,现在的最好的消息不是“QLED有多好”,而是“OLED”电视太不争气。
目前,OLED电视的主要面板供应商只有LG一家,且产能有限。同时,OLED大尺寸采用白光+RGB滤光膜的思路,对其发挥该技术的显色优势形成巨大阻碍。——这是大尺寸OLED自身不成熟的方面:即,产能太少、且未达到理想的RGB三原色“境界”。
另一方面,大尺寸自发光半导体显示产业的未来工艺是什么?这个问题还没有解决。目前全球业界倾向于“非蒸渡的印刷工艺”。即印刷显示才是未来的标配(不管墨水是用OLED,还是电致发光QLED,总之都是印刷)。
这一未来工艺之争,实际上阻止了更多企业进入LG那种蒸渡工艺的大尺寸OLED市场的“信心”。全球显示面板界,大多数企业都在等待印刷技术的“最终验证结论”,以决定下一代显示技术的工艺路线图。业内担心,这时候在OLED大尺寸项目上,做大规模的蒸渡技术投资,恐怕在一两年内就会因为印刷技术的成熟,而成为劣质资产。
所以,虽然白光+彩色滤光膜的OLED大尺寸路线被验证可行,但是业内对扩充这种工艺的产业产能兴趣非常有限。这决定了在印刷显示技术得到最终结论之前,OLED不可能大量供给。——对于终端品牌而言,能不能向所有需求者提供这一技术的产品,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这方面,三星选择了QLED改良液晶,这一可以大量供给的产品。
事实上,LG在推出OLED电视之后,QLED液晶电视的推广力度也并未遭受巨大影响。目前所有OLED彩电企业都有对应的QLED电视上市。
电致发光QLED,未来打败的可能不止是液晶
关于QLED电视最该科普的知识是什么呢?那就是都叫QLED电视,差距却可能天壤之别。
QLED电视其实有两种:一种是QLED改良的液晶电视,主要使用光致发光QLED材料,改善产品的色彩效果。这就是市场上能买到的QLED电视。这种电视本质还是液晶,把它叫做QLED实在是有些“皇帝的新衣”。
另一种QLED电视,则是未来真正的下一代产品:采用电致发光QLED材料。这种产品是自发光面板,与背光源、液晶技术毫无关系。——三星、海信等看好的下一代电视技术实际是指这种产品。
2016年12 月,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彭俊彪教授研究团队,联合广州新视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创维参股公司)研究开发了世界首款电致发光量子点(QLED)墨水印刷显示全彩样品。该产品采用电致发光QLED材料、稀土掺杂氧化物TFT(Ln-IZO TFT)技术,解决了溶液加工型多层电致发光器件结构设计、界面互溶等科学问题,突破了新材料体系的氧化物 TFT 基板制备技术、表面特性调控技术、溶液法制备量子点薄膜技术、薄膜封装技术等技术难点,实现了彩色图像显示。
这些研究成果表明,我国业界在真正的QLED电致发光面板上的前沿部署并不少,并不比国际落后。事实上,浙大的材料中心与华南理工的工艺与应用技术中心,已经构成国内QLED显示产业核心技术的完整产业环节。这方面,TCL和创维两大品牌有深度参与。这与液晶和等离子电视初期,我国在基础技术上全面落后的局面大不相同。
从这些最新科研成果看,三星认为QLED才是未来的观点并非“只为和LG打嘴仗”,而是却有科学依据。也许,下一代显示技术之争,QLED有机会干掉液晶,并超越OLED。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残酷:无论OLED还是QLED电视都要等
2016年,包括三星、LG、京东方等中日韩企业大小共开工了总投资高达2000-3000亿元的OLED项目。但是,对这些项目的研究可以发现,除了LG数个项目中的唯一一个适用于大尺寸OLED电视面板外,其他项目的目标都是手机等中小屏幕。
即,OLED的所谓市场领先和成熟性,更多的表现在中小屏幕上,在电视机用的大屏幕上,OLED还处于“无所作为”的阶段。对此,原因非常简单:现阶段成熟的OLED制造工艺是蒸渡技术。这种技术在应付中小尺寸产品的时候还心有余力,但是嫁接到大尺寸面板上则“困难重重”。
或者说,虽然有几千亿的投资在路上,但是真正看到OLED电视普及的日子还遥远的很,甚至时间表都没有。因为,所有的关于OLED电视的期望都必须基于一种“合理的工艺技术”,即印刷显示。
据消息称,2017年三星将建立6代OLED印刷示范线、日本JOLED也将投资6代OLED示范线,LG会在8.5代玻璃基板上验证OLED印刷技术,京东方和华星光电也将开工基于4.5代玻璃基板的印刷显示实验项目。对此,可以用一句话来说:印刷显示基础工艺验证已经到最后时刻。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以上项目均可以略作改造用于验证QLED印刷显示技术。而能够实现印刷工艺,则是QLED自发光面板制造的关键所在。
正是由于这样一个工程验证时间差使得:第一,OLED大尺寸面板无法进行大规模投资;第二,一旦印刷显示技术验证成功,QLED面板量产最大的障碍也就会被突破。对于消费者,这个结论意味着:无论是OLED电视还是QLED自发光电视,现在都是“水中月”,而一旦技术成熟,二者均会进入“可大量投资”阶段。
站队还是不站队,面板和品牌商打算基本一样
有人说现在的OLED和QLED之争有点像当年液晶和等离子的较量。但是,笔者认为,这种看法忽视了事件的真相,并不能称为行家的看法。
液晶和等离子显示的技术通性,最多不超过20%。这决定了等离子电视面板工厂,无论怎么改造都不能适应液晶面板的制造,反之也是如此。但是,在印刷工艺下,OLED面板和QLED面板的技术共性,在非材料学阶段,至少具有85%以上的相通性。即一条印刷显示生产线,可以低成本的在OLED和QLED面板之间自由切换。
这决定了,一旦面板企业们决定投资印刷显示,其实就不存在OLED和QLED站队的问题——这与等离子和液晶之争完全不同。事实上,即便是等离子和液晶时代,巨头们的选择也是两端押宝——例如LG、三星、松下都是既有等离子又有液晶,即是“液晶之父”夏普,也收购了等离子厂商先锋。对于终端电视企业,市场主流品牌更是“各种技术都不拉下”。
或者说,所谓的市场站队,只是消费者看到的营销手段。
一方面,现在OLED面板,LG每年就200万+的供给量,自用之外能给伙伴的很少。这导致,很多拿不到LG OLED面板的企业,索性选择营销上用QLED对抗OLED。另一方面,OLED确实供给能力上不去、暂时也没有人敢在印刷工艺前景未明确前激进投资,这使得抓住QLED液晶成为扩大高端市场占有率和提供更多高品质电视的唯一选择——即便是LG也需要抓住QLED液晶电视。
所以,结论是面板和品牌商的最终目的是卖掉产品:在这一点上QLED液晶是今天最现实的选择,而对于明天OLED还是QLED,大家不需要做站队选择,因为印刷显示路线下“殊途同归”。
概念之争这么热闹,消费者怎么看
其实,OLED和QLED电视之争与大多数消费者没关系:即便QLED液晶的供应能力要强于OLED电视很多,他也只是高端产品——只有约10-15%的消费者需要在二者之间作比较。更多的消费者面临的是普通液晶电视之中选择性价比适合自己的产品。
即,不要让高端之争、神仙打架,殃及百姓生活:这是面对OLED和QLED概念之争,所需要给出的最基本消费建议。——我们且当吃瓜群众看看热闹,就是极好的了。
假如非要以平民价格在OLED和QLED之间做决定,那么消费需要等上5年以上的时间。这么长时间没有电视机用,可不是明智的选择。估计,市场上也不会有这么不理性的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