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一副眼镜就能看到“新世界”,一张硕大的心脏解剖图映入眼帘,几秒钟缓冲后,心脏开始“跳动”,记者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学习心脏的工作原理。
虚拟教室、虚拟实验、虚拟考场……随着虚拟现实等技术逐渐投入使用,课堂教学方法正被“重构”,课前备课和课后作业也逐步走向信息化、智能化。
在16日至18日举办的“北京国际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博览会”上,与会嘉宾讨论“黑科技”如何服务学生教育。
与以往虚拟现实技术展览,游戏和视频服务占主流不同。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应用更加多元、更加深入,军民融合、医疗服务、教育服务等领域开始崛起。
“虚拟现实+教育”能够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学习环境,如建造人体模型、模拟太空旅行、化合物分子结构显示等,还可以节省教育成本、规避实际操作的风险。
“未来虚拟现实设备可以像教具一样融入课堂教学。”北京黑晶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张京介绍,企业除售卖硬件设备,更主要的是提供定制化的教学方案。
“虚拟现实技术有助于提升学生兴趣度与知识传播准确性。”张京说,虚拟现实设备的沉浸感能够帮助学生深入学习、加强印象,特别是地理知识、人文历史或微观场景的学习。
北京蒲公英中学为困境儿童、留守儿童等提供优质的义务教育。近期,蒲公英中学创办的蒲公英致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为一家信息技术公司的股东,有望引入全新的虚拟现实教学设备。
“如果这些先进技术能够帮助困难学生好好学习、促进教育公平,我五十岁再创业也没什么遗憾了。”该信息技术公司创始人赵俊孝说,公司联合学校老师共同制定教学方案,进行标准化教学、培训乡村教师,这种虚拟现实课堂未来可以推广到偏远地区。
赵俊孝还表示,未来将总结信息技术企业与留守儿童学校的合作经验,结合虚拟现实等技术探索流动人口教育的新模式。
业内人士认为,使用信息化设备会留下数据痕迹,对这些数据痕迹的开发也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与状态。
“虚拟现实技术的优势在于沉浸感与交互性。在教育领域,沉浸感已较为突出,还应继续加强交互性。”赵俊孝说。
与会嘉宾指出,虚拟现实等设备融入教育场景还应搭建校企之间长期、稳定的合作模式。相关设备一定要保障用眼健康、人身安全。
虚拟现实等技术不会解决所有的教育问题,还应明确虚拟现实设备在教学中的具体定位,相关服务还要避免同质化。北京科技大学虚拟现实实验室主任王忠民认为,虚拟现实教育还处在起步阶段,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以及企业等明确各自的角色定位,共同推动市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