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智能和自动化:大屏应用老命题新机遇

来源:投影时代 更新日期:2016-07-21 作者:萧萧

    为什么我们需要大屏显示系统?答案非常简单:因为要节约人力资源、要实现信息的远程可管可控。这其实就是今天最为流行的“智能”和“自动化”技术。但是,作为大屏系统的核心命题,智能和自动化现在又有了新内涵。

    工业生产,人越少越好的背后

    在美国经济顾问委员会提交给美国总统的2016 年报告中,估计大约 83% 时薪低于 20 美元的工作将会被自动化技术替代。这个结论,对于已经处于后工业时代、工业门类主要集中在高端产品领域的美国而言,只意味着500万个工作岗位。 实际上,奥巴马总统的“再工业化”计划,几乎不能增加低附加值就业岗位:因为,新工厂往往同等产能用工减半。2010年到2015年,美国新增的1600万个就业岗位,1500万个被大学以上学历者占据,而美国的大学普及率不足7成——反差足以说明,岗位对技能需求的升级趋势。

    如果,按照劳动力可比价格计算,将这一趋势分析用于中国这个世界工厂。对于主要工业门类集中在中高端、中端和中低端的中国而言,则意味着数千万个工作岗位会因此不保。

    国内制造业,特别是电子产业对工业机器人的回报率数据的研究表明,过去5年内,平均一台工业机器相当于人力劳动者1年薪资的倍数,已经从6倍左右下滑到1.8倍。这使得,2015年中国占据了全球工业机器人近半数的市场。专家认为,最晚在2017年中国市场的工业自动化设备购买规模,将与其工业总体规模相称。2015-2017年,平均每年至少将有接近150万个就业岗位被机器替代。

    如果从百姓身边最为熟悉的产品和厂商角度看,包括长虹、海尔、美的、联想等大型消费类产品企业都已经建立“无人车间”——且这些无人车间建设的最早的也不过是4年内的事情。无人化自动制造技术的外溢速度,已经达到两年翻一番的水平:当然,随着这种制造模式的普及,其增速必然回落,但是那却意味着一个真正“智能制造”时代的来临。

    工业自动化革命的前台就是各种机器人,那么他的后台又会是什么呢?答案是专业化的监控与调度指挥中心,即大屏幕信息化系统。

    “无人工厂”脱胎于2013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提出的“工业4.0”概念,即以信息物理融合系统为基础,以生产的高度数字化、网络化等为标志的工业模式。这一定义已经足以说明自动制造技术对大屏信息系统的内在需求。但是,笔者愿意提供一个更为直观的“联系”数据。

    先来梳理一下大屏系统在工业行业的传统应用:石化企业、能源企业、矿产资源企业,这是传统的三大行业。这些行业各有各自的特点,但是却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高度自动化、重设备资产、轻人力密度。或者说,大屏进入制造业企业的关键指标是:劳动者密度的极大程度降低。

    因为劳动者密度的下降、诸多生产依赖自动化过程、每个人员管理的设备范围扩大化,这使得必须拥有一个集中的、可视化的指挥中心,来统筹整个生产过程和生产场所。工业自动化和智能机器人的应用,将使得很多传统行业的“劳动者”密度极大降低,甚至大量出现无人化的制造车间、无人工厂、无人物流基地。

    不过,自动化背景下的“无人”不是真的不需要人。而是改成了远程统一的集中调度。这种基于制造基本单位:即车间的调度系统,未必像航天发射控制大屏幕那样“壮观”,但是却也为大屏显示提供了一个高附加值和持续增长的中端市场。同时,作为大型工业企业或制造企业,其必然需要工厂级别,甚至企业级别的可视化管理中心。这将为大屏指挥调度系统,提供一个可持续增长的高端市场。

    来自街头的游戏,眼皮下的无人服务

    德国的快递公司、快餐公司,已经实验用送餐机器人替代传统的“快递员”。从目前的效果看,德国人的地面智能化快递,要比亚马逊的无人机更为可靠和稳妥。不过,无论是哪种方案,在外边“玩耍”的这些机器小朋友,都必须被时刻监控。

    国内市场,2012年开始,曾经流行过一段“机器人餐厅”,“机器人端盘子”。但是,后来这些餐厅都无疾而终。这使得人们对服务业智能和自动化的发展产生了担心。

    但是,具体分析一下“端盘子”的机器人,就会知道这个一开始就不靠谱。餐厅的工作不仅是端盘子,还有收拾残局、点餐、照顾老幼用餐者、讲解菜品,这都需要服务员来完成。与此相比,端盘子的机器人,只是增加了硬件投入,却难以降低真实的用工量。更何况菜品都没有包装、菜汤可能外溢、餐厅里人来人往,这些都增加了端盘子机器人的开发难度,并降低应用效率。

    但是,如果场景和需求变得简单。比如唐山曹妃甸国有农场里的联合收割机。这个机器大朋友的工作非常简单:车库、加油、上路、下田、田地里收割跑圈、运回谷物。几乎就是两点一线的工作。所以,这类产品的尝试效果非常好。——去年,国家已经把智能农机列为十三五百项科技创新专项之一。

    同样的道理,快递员机器人,需要做的就是到达送货地、打一个电话、能够自动分拣取件。更为重要的是,这类机器人的体积可以稍微大一点,不用局限于餐厅的狭小空间。这给开发者提供了更多的技术空间。包括顺丰、申通、圆通、中通等主要快递品牌的菜鸟网络(阿里巴巴主导)内部已完成了有关末端配送机器人、仓内拣货机器人等多个项目的研发,并将在今年陆续投入使用。

    既然,联合收割机器人能上岗、德国的快递机器人能成型,那么环卫部门的扫地机器人、园林部门的浇水机器人、网络和电力部门的巡线机器人、安保部门的巡逻机器人……这些单功能、车型化、标准场地作业的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就都应当能大量普及。

    面对这么多社会服务性机器人的应用,“老板”们如何管理呢?如果说自动化、无人车间,还可以随时溜达着看看,采用传统方式管理;那么这些自己就在外边溜达的、甚至就是为了节省在外“溜达”的人员数量的机器人,那就必须依赖于“中心化”的指挥调度系统了。

    未来,一个快餐厅、一个快递点都可能成为大屏调度指挥系统的用户,更不要说园林绿化主管单位、大型安保机构了。这类应用,将可以为大屏行业提供一个具有智慧化色彩附加值的中低端市场。虽然单位工程的投入不会很大,却社会总需求量不小、前景规模巨大。咨询公司罗兰贝格的最新报告预测,中国同城O2O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张,有望于2020年破万亿元;社区O2O市场规模将在5年间增长近15倍。这些增长都需要“快递机器人”!

    与自动化技术结合,大屏企业新机遇

    有哪一个企业的设备采购是以“一台”为单位进行的呢?答案是否定的。尤其是在自动化、智能化制造时代,企业采购都必然是成套组合体系。同样的道理也适合于服务业的自动化产品。

    这也就是说,从控制中心到前端设备的一体化方案,可能是“工业4.0”时代,大屏行业的重点方向。大屏企业必须与工业自动化、服务机器自动化解决方案企业构成紧密合作伙伴关系,为客户提供打包化的一体解决方案。

    目前,大力发展自动制造、自动服务产业,已经成为全球的趋势,不可阻挡的生产力进步方向。也是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大力发展基于机器人、信息化和自动化技术的新型生产和服务设备与产品,将对于在人力资本成本不断提高、老龄化加剧、适龄劳动力减少的背景下,保持我国的制造大国地位与优势、构建新型创新型的工业体系,具有事关民族命运的战略意义。

    在大屏领域,行业领导品牌威创指出,大屏的未来就是“可视化”。不仅是传统的“现场可视化”,更包括“信息可视化”、“规则可视化”“预案可视化”、“调度可视化”等等多重的、广域的可视化过程。业内专家指出,大屏产业每一次发展高超都是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某种意义上,大屏行业的可视化,就是其他行业的智慧化、自动化、无人化的“映射”。综合调度与指挥可视化系统,将是工业互联网+和服务业互联网+的重要节点,是未来重要的产业升级趋势。

    智慧化、自动化这是大屏行业的古老命题。但是,工业4.0的出现已经使得这一命题焕发崭新升级。制造和服务自动化,将是未来大屏行业最显著的增量点之一。尤其是对于全球第一大的制造业国度——中国,这一意义将更为显著。   

特别提醒:本文为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翻版/抄袭必究!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