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相比市场对OLED电视的期待,OLED电视的供给还不够给力
搜 索

OLED电视:补跑最后的瓶颈

来源:投影时代 更新日期:2016-06-16 作者:萧萧
分享到:
第133期

    相比市场对OLED电视的期待,OLED电视的供给还不够给力。但是,这一问题已经到了解决的最后阶段。LG表示,接下来技术的重点将只是“量产效率”。

    不断进步的OLED技术

    目前,OLED显示已经发展到“第二阶段”,即柔性OLED起步期。包括LG、三星、京东方等巨头都在建设大规模的基于6代线的OLED柔性工厂。这些投资加起来超过七八百亿人民币,大概可以在2018年早期提供相当于全年3.5亿片5.5英寸手机面板的柔性OLED产品。

OLED电视:还要补跑哪些最后的瓶颈

    不过,核心产品形态的进步,还不是OLED行业最令人着迷的事情。另两个关键数据是:第一,OLED大尺寸、小尺寸面板的稳定成品率已经都在85%以上。这是一个很高的水平。如果考虑到低温多晶和金属氧化物TFT技术,应用于液晶显示,也会造成其成品率的下降,那么OLED的成品率已经与同等液晶产品差距缩小到7%左右。

    第二,半亮度衰减寿命,OLED经历了三级跳——从最初的不足两万小时,到大尺寸OLED量产时的三万小时,再到目前的接近10万小时,其寿命已经超过早期液晶电视普及阶段的5-6万小时,并基本与现在液晶电视的10万小时相当。这么长的寿命意味着什么呢?按照每天看6小时电视算,2万小时够用9年;3万小时则够用14年;10万小时够用45年——事实上,没有人电视机会用这么久不换新产品。

    以上两个数据,是OLED显示目前对其自身“最大瓶颈”的突破。不过,对于消费者而言,他们更关心OLED产品的价格走势。对此,笔者有两个数据要分享:

    首先,在手机屏幕上,和低温多晶硅液晶这等中高端屏幕比较,在计算了液晶采用的LED背光源成本之后(OLED不需要背光源),OLED的成本现在就比液晶低5-10%。这是今年来高端手机,包括苹果都放出消息向OLED转型的原因:因为OLED不仅色彩更好、更为轻薄,而且作为中高端选择,OLED还可以更为便宜。

    其次,OLED面板盈利需要的成品率是多少?或者说今天的价格有多虚高呢?有消息表明,60%的成品率足以使得面板厂商盈利——如果这些面板企业是在中国大陆这等低成本地区,60%的成品率甚至意味着10%的净利润。看到这个数据,也就不难明白三星为何把刚刚进行完技术升级不到10个月的6代液晶面板线都停产了,改产OLED产品了。

    以上这些oled产品的技术进步可以概括为:成本不断下降、新应用不断涌现、赚钱效应依然大大的。这样的技术不得到整个产业链的追捧,那简直就没天理了。

    产能复制阶段,OLED会演绎怎样的神话

    对于OLED显示产品,消费者最直接的感觉是风声很大,但是产品真的没看到多少:不仅仅大尺寸电视如此,小尺寸手机也是这般。

    为什么如此呢?因为OLED产能还在建设之中。例如以京东方成都项目为例,两期全部投产后至少每年能提供1.5-1.7亿片5.5英寸手机的屏幕——对比数据是2015年中国手机总出货量是5亿部。不过,与三星和LG比较,京东方的产能扩张还“稍微保守一点”。这也是为何苹果说2017年手机要换OLED的原因:因为那个时间之后,OLED就是烂大街的节奏,苹果不可能为了“与三星不同”,拒绝更好的技术。

    这一“产能正建”的事实,也存在于OLED大尺寸市场。目前,OLED大尺寸电视的制造,只靠LG一家上游供应商:而且LG的大尺寸产能,也仅仅是依靠技术试验线、量产技术验证线、全技术量产首线(也具有实验性质)所谓三条线来供应。这里笔者为什么说是“所谓三条线”呢?因为,按玻璃基板产能规模,这三条加在一起,还顶不上一条规模化的标准8.5代线。

    所以,电视用OLED面板现在是“有市无货”,处于“脱销”状态。这一状态的改善,核心要靠LG新线的投产。据说,LG已经砸下80多亿美元发展新的大尺寸9代线。国内市场方面,京东方也对量产大尺寸OLED跃跃欲试。其称最快今年下半年能实验性出货。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OLED目前的上游状态很有特点:即投资很大、投产很小,整个市场处于爆发的前夜。

    黎明前是最黑暗的:但是这也是唱衰OLED的人,还能活跃的最后一点点时间了。这里笔者想回顾一下液晶电视国内市场的增量过程:2003年9万台、2004年24万台、2005年126万台。这三年是液晶国内市场的转折期,其中最主要的行业事件是,2004年夏普6代线,也是全球首条为液晶电视专门准备的大尺寸线正式投产;2005年三星7代线,亦大尺寸线技术的全球第二条线正式投产。

    对此,可以对照今天OLED的发展阶段:2015年LG首条8.5代,大尺寸OLED量产线投产,国内OLED电视销量增幅达150%,全年销量越过5万台;2016年京东方会实验性加入OLED大尺寸阵营,LG进一步提升生产线利用率,后者产量可达到2015年的3倍,国内市场创维提出全年市场OLED销量20万台的目标。

    或者说,液晶彩电,尤其是大尺寸产品“指数级”市场增长的规律,会在OLED产品(无论是小尺寸还是大尺寸)上得到再次验证。因为,OLED行业现在做的事情,本质上只有一个,即“产能复制”。

    高端电视,非OLED莫属

    美国市场,高端电视OLED的占比已经接近一半:所谓的高端电视用户,即是指整个彩电市场最顶尖的2%消费者。

OLED电视:还要补跑哪些最后的瓶颈

    而从国内市场看,第一季度OLED电视销量同比达到196%,继续保持2015年四季度以来的快速增长趋势。同时,KKTV、酷开等互联网品牌OLED电视首次突破万元价位,进一步向主流市场价位靠拢。

    事实上,拥有同等广色域、HDR、曲面/4K等新技术的电视机中,OLED的价格已经和液晶差距缩小到50%以内,而OLED在反应速度、对比度、轻薄设计上却能全面碾压液晶产品的数据指标。这使得OLED正在成为高端电视的标志性产品。

    从高端到低端,这是一种新技术普及的基本路线。OLED产品能够在高端用户中站稳脚跟,足以证明其市场潜力的巨大。而且,分析认为一旦苹果这样的明星品牌进入OLED应用圈,其示范作用将成为OLED压倒液晶的最后转折。   

视观察

中国互联网唯系统关注高端视听影像产业发展根本规律的新闻栏目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