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虹公布了2016年第一季度财报,公告数据显示长虹一季度业绩“飘红”,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22%,经营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183.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6亿元,同比增长1148.64%。
从寒冬走向春天,随着天气的慢慢回暖,传统彩电巨头也出现了回温的迹象,短短三个月,从内而外,向多个方面的努力,成功完成逆袭。不难看出,长虹一季报业绩“飘红”并非偶然,是长虹近一段时期多项改革措施有力推进的必然结果。在投资界人士看来,长虹智能转型的“阵痛期”正在终结,负性因素已经得到释放。
从内部改进提高盈利能力
近年来,长虹在做大做强家电、军工、IT等主业的同时,也加快了资本运作及多元化规模扩张。今年年初统计显示,长虹旗下子公司、孙公司达到300多家。
然而,“多”并不意味着“强”。一些公司技术重叠、势单力薄,不仅不能为母公司创收,还分散了母公司有限资源。
在长虹控股公司总经理李进看来:先要做对的事,再全力去做。于是,从今年年初开始,长虹内部的产业整合便大刀阔斧揭开序幕。
长虹旗下的工程技术中心与虹发科技成功“联姻”,新成立的公司“软硬”兼具,不仅可以服务长虹智能制造,而且成为对外提供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的供应商。
长虹旗下做电源产品的欣锐公司与长虹零部件产业集团旗下做金属材料部件的精密公司、技佳公司三体合一,取长补短,成为一家能够对外输出整机产品的新公司。
长虹控股公司总经理李进为这类内部的产业整合打了个形象比喻:把散落在长虹内部的单粒珍珠串起来,会形成远超原价值的珍珠项链。在长虹控股公司的统一协调和部署下,这些子公司、孙公司或强强联手、或取长补短,单粒珍珠变成了珍珠项链,从而大幅提升了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探索智能化 布局新领域
与很多传统家电企业相比,长虹近年来构建的最大差异化竞争,是智能战略持续落地,也为长虹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除了CHiQ系列智能产品持续迭代升级外,3月底,长虹发布全球首个物联运营支撑平台(UP平台),成功确立“物+联”的驱动模式。
在具体的市场落地上,长虹也探索出“产品+平台”、“消费市场+商用市场”的协同推进体系,不只是追求智能化业务发展的速度和宽度,还在不断增长和谋求智能业务的能力和厚度。
在一些新兴业务布局上,长虹依托几十年来在消费电子产业链形成的系统优势,开始进入汽车电子领域,长虹佳华推出的车联网应用及北斗导航系统已实现批量装机,已有5家汽车厂商就北斗导航与长虹形成合作并装机数十万套。
此外在推动空调等家庭能耗品的升级迭代上,还与国家电网达成资源上的协同和打通。这些都将为接下来长虹业绩的可持续增长,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关爱教育 智能新品爆棚教装展
5月8日,长虹教育携带众多新品和智慧教育整体解决方案重磅亮相为期三天的第70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
极具创新性、前瞻性的产品迅速引爆全场关注,尽显行业领跑者的风范。值得关注的是,此次长虹展出的教育装备软硬件整合的智慧教室整体解决方案成为全场焦点,不仅人气爆棚,更吸引众多包括政府领导、核心教育工作者及各行业专家等的关注。
长虹“启课”智慧学习云平台,以长虹交互式智能平板、平板电脑、 智能电视产品为依托,基于大数据挖掘分析应用,将学校教育与学生家庭自主学习紧密结合,由原来的纸质媒体、应试性传统学习模式到多媒体、个性化、按需推送、互动式学习模式, 面向学生、教师、教育管理者和家长提供教学、学习和管理服务,从而围绕学校和家庭构建起一个开放的、可持续提供服务、可长期运营的“互联网+教育”的新平台。
长虹的业绩飘红并不是运气,从内部整合到发力新领域,同时专攻软件的开发创新,长虹在这三个月充满着朝气,大步流星的整改为未来的可持续增长打下了牢不可摧的基础,成为传统彩电转型的新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