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VR!VR!
资本的力量就是如此强大,前些年还默默无闻的VR技术,现在已经成了最炙手可热的名词。不管是年初的CES还是刚刚结束的AWE,VR都是展会的大热门;而如果现在一个厂商的新品发布会没有和VR扯上关系,那简直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
琳琅满目的VR产品
对于业界来说,VR无疑是引爆行业的下一个重磅炸弹;然而对于不常关注科技新闻的普通大众,VR不管怎么说也属于一个新兴概念,大多数消费者还不太了解。那么在这种信息不对等的情况下,就是我们媒体小编出马的时候了。这几篇稿子,一方面可以降低厂商普及VR的成本,另一方面,也帮助消费者面对商家形形色色的宣传时能够去伪存真,想想还真是觉得自己责任重大呢!
好了,咱们闲话不多说,第一个问题,什么是VR?
VR是Virtual Reality的缩写,中文叫虚拟现实,也可以叫做虚拟实境。一说到虚拟现实,不少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像黑客帝国里描述的“矩阵”一样,通过物理连接直接进入一个逼真的虚拟世界。当然,这样的技术就是毋庸置疑的虚拟现实,而事实上,这种脑后插管,或是以各种形式实现的直接刺激人类各种神经的方式的的确确是VR发展的终极形态,但显而易见,以目前的科技水平和发展速度,还不能够实现,甚至在可以预见的范围之内,人类还很难用这样的方式体验虚拟现实。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脑后插管依然将是个科幻名词
既然心灵不能直接感知虚拟世界的美好,那么只能让心灵的窗户提前享受享受了。现在流行的VR,都是主要通过对画面视角的改变,来实现VR的效果的。其实上边那句话看似玄而又玄,说白了VR就是通过屏幕,实现和人眼视角差不多的观感,进而“欺骗”大脑,来实现VR效果。
屏幕足够大,才能产生临场感
关于人眼的视角到底是多少度这个话题,一直是摄影届争论的话题。但其实,由于每个人的长相不同,眼睛的视角肯定会有所区别,但可以肯定的是,一般人的双眼最大视角是超过180°的,而两只眼睛重合的视角,大概在120°左右。
人眼的视角各有不同
为什么要特意强调两眼重合的视角呢?这和3D效果的实现原理有关系。人类对于物体之间的距离,是通过两只眼睛之间微小的视差来确定的(好奇的人可以闭上一只眼用手指物,会发现很难找准位置),因此人眼只有在这120°的视角下,才可能看得出立体效果。
人眼的测距原理,就是传说中的相位对焦
现在3D电视、3D电影已经很普遍了,为什么那些不叫VR呢?简单来说,除了因为它们屏幕不够大、画面之外不够黑难以产生沉浸感外,还有一点因素也是至关重要的,那就是VR技术的感应追踪部分。简单来说,就是VR设备可以通过追踪头部的动作,来实时改变视角。更有一些VR设备,是包括动作捕捉手套和地台的,这样当然可以获得更加逼真的体验感。
这种武装到牙齿的VR设备沉浸感更强
说到这里,关于VR的基本原理和必备条件也讲得差不多了,总而言之,想实现VR效果,有三点必不可少:大到可以基本覆盖人眼视角的屏幕、3D显示效果以及动作感应系统。实现这三点,就已经算是个基本的VR设备了。
VR的时代已经到来
这期的技术讲解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可能比较枯燥,如果小编有文章中没讲明白的地方,欢迎各位踊跃留言。下一期小编将带着大家看看市面上各种的VR设备,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