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虽然只是一句谚语,但也是中华五千年文化沉淀所流传下来的,在某些方面终归是有一定理由的。但是,大千世间、无奇不有,近期偏偏有个“老鼠的孩子”要想要成龙成凤,其到底能否突破自我,打破传统“定律”,且让我们一一分析道来!
品牌已“定位”,想要扭转难如登天
小米的成名要依赖于早期推出的第一款双系统智能手机M1,其以超高的硬件配置(针对当时而言)、低价格的口号在当时智能机价格普遍偏高的产业线中脱颖而出。
不得不承认,当时小米当家人雷军所选择进入市场的策略是成功的,而且所推出的第一款机型M1也的确没让用户失望。其超低的市场售价、超高的硬件配置、出色的稳定性能吸引了大批米粉的加入。
如今,小米产品线已涉及手机、智能手环、平衡车、电视、空气净化器等各个领域。通过小编对小米近期所发布的小米5手机市场定位以及即将发布的65寸曲面电视的市场定位信息,同时结合小米电视工作人员所透露出的:“卖不到9999元叫什么高端”一话所分析,小米要一改以往的低端路线,预走中高端路线了。而且,通过小米林斌发言:“从去年的手机市场变化来说,中国手机市场增长已经放缓。从用户角度来说,单纯追求价格的时代也已过去,他们追求的功能和要求越来越多,手机成本整体在往上涨,价格往上走是大趋势。”来看,也基本能预判小米的确是有走高度路线了的想法了。
一个在用户心中已被定位成中低端品牌的小米,预想通过一款并不被用户所认可的“黑科技”手机及一款与同行相比并不占明显优势的曲面电视来扭转自身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低端形象谈何容易。所以,小米若真如小编分析的一样想走中高端路线,除其自身还需修练好内功之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小编想问一句,小米你真的准备好了吗?
内容、硬件优势何在,一张嘴能吹出一个高端品牌来?
众所周知,2015年小米一直对外号称耗资10亿美金用于打造内容资源链。而2015已成过去式,小米10亿美金的去向我们也不得而知,但其内容资源却是用户可以直观看到的,不管小米自认为其10亿美金砸进去后效果如何,反正小编是没发现与早期有什么太多的区别,或许再砸几个10亿美金就能看见些许水花、听见些许响声了,但作为一家刚刚学会走路的企业而言,小米还能有多少个10亿美金往里砸呢?
而在硬件方面,小米电视负责人王川在对外介绍小米电视时,一直都是避重就轻的对外界强调小米电视设计如何精湛,边框设计如何复杂、插头相比其他品牌要贵出多少倍。小编这里就想问一句,你们这是打算忽悠几岁的消费者?
对于普通家庭选购平板电视,首先考虑的肯定是其产品性能问题,其次为产品价格(综合起来也可以称为性价比),最后还会考虑产品外形设计是否符合家居家装设计等。而作为电视机的插头来说,只要你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一般很少有用户去计较你插头是否自己单独开模、插头是方头还是圆头,而小米电视每次对外均拿这些自以为“举足轻重的猛料”噱头来愚弄消费者真的好吗?
此外,无论是小米手机发布会也好,小米电视发布会也罢,每场发布会都免不了小米当家人雷军长时间的“对比”与“吹捧”。小编再问一句,小米在内容、硬件方面相比友商的优势到底在哪里,能否在发布会时给出一些消费者所真正关心的“料”,难道光靠领导层的一张嘴就能吹出一个高端品牌来?
饥渴营销是个好东西,过渡饥渴很难受
在谈到饥渴营销之前,我们首先来给大伙介绍下什么叫饥渴营销。所谓饥渴营销,主要是指通过各种限量策略或限时策略,以充分引起消费者的关注和重视,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从而实现产品由厂商到消费者的快速转移。
作为一个品牌而言,为了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从而快速的将产品渗入市场,适当的饥渴营销是必然的。小米科技将几乎将这一法则运用到了极致,凡小米科技所推出的产品大部分均采用了饥渴营销手法。
在谈到饥渴营销时,我们又不得不想到饥渴营销的“鼻祖”——苹果。作为手机界“大佬”的苹果,每次推出新品时都会或多或少的采用一些饥渴营销,供货周期短则三五天、长则一两周。而作为苹果的“关门弟子”,小米却把饥渴营销这张牌玩得更加“心跳”,供货周期短则一两周、长则三五月,十足的吊足消费者的胃口。
作为消费类产品而言,不管手机也好、电视也罢,几乎每周都有新品发出的中国市场而言。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已远超过自身新品的供货周期,产品价格几乎也可以用每天一变来形容,在这种大产业、大环境的影响下,饥渴营销过渡必将降低用户的关注度、降低用户对品牌的忠诚度。
虽然早在2015年下半年小米总裁林斌就对外宣传:“小米模式进入到2.0模式——常态化,不再搞“饥饿营销”,而是开放购买。”,可从小米近半年发布新品的销售模式上来看,依然在采用过渡饥渴营销模式,这里小编问最后一句,林总您在发表意见之前征询过当家人雷军的意见了吗?
然而,依小编来看,“小米其实是在脚踩两只船:一边想洗白饥渴营销的‘遭人痛恨之处’;另一边又不能‘放下下饥渴营销的毒瘾’;一边想赚取‘批量海供的好处’,另一边又不能背弃早已形成的‘粉丝信仰’。从某种意义上这说,这就是过度饥渴营销后的‘自作自受’”。
事实上,小米现在的问题也简单:规模、盈利点、粘性。但是这三个点并非位于一条直线,甚至有些时候颇有矛盾。尤其是在智能产品,手机、电视、配件逐渐倒向性能相对过剩之后,小米不得不思考“中档、抵挡”的既有定位与企业发展模式和盈利模式设计之间的深层矛盾。至少最初那个成本定价,等待成本降低来盈利;以及靠周边小的配件盈利的思路已经变得不在那么可靠。而要寻找一个‘溢价’,提高价格为核心的‘未来’盈利模式,那么小米出生至今的所有血统、粘性,让我们喜爱的形象又将何存呢?——这是小米的“生死劫”。
结语:3月23日在即,距小米电视新品发布会也指日可待。最后,我们也真心希望林总去年所说的话能兑现,小米电视发布会后不会再搞饥渴营销,做到用户能真正的放开购买,只有做一个有诚信的企业,才能走得更高、飞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