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供给侧改革:大屏视讯行业是“效率”科技

来源:投影时代 更新日期:2016-05-06 作者:萧萧

    【投影时代网“2016 创新与突围”独家专题之宏观观察篇4】2016年是国家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攻坚年。从政策层面看,相关制度准备已经完成、宏观市场的倒逼作用更在进一步加大,甚至国家已经准备好1000亿元的资金,用于解决相应改革所带来的“就业问题”。

    所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供给侧改革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升级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门槛与动力点,是中国经济实现结构化转型的核心支柱之一。对于大屏视讯行业而言,供给侧改革是发挥大屏视讯产品“生产与管理工具”、“结构性提效”工具属性的前所未有机遇。

    认识到大屏视讯产品是“效率”科技的本质

    企业等生产部门为何要采用大屏视讯产品。这是大屏视讯行业的基本问题。传统的思维中,大屏视讯产品被看成是一个“管理”工具。其主要的作用是为生产部门的安全运行提供技术上的保障,是生产部门业务流程的一道“保险锁”。其具体应用形态包括:在岗状态的监视、业务数量和流程的调度、现场环境的监视和控制等形式。

供给侧改革:大屏视讯行业是“效率”科技

    这种突出“管理”色彩的大屏视讯系统应用理念,是传统供给部门、生产部门与信息技术“机械”叠加、简单“对接”的应用。企业引入大屏视讯产品,更多的是替代原来“相应的人工”工作量。这种应用模式所能到达的“效益”增量价值是不明确的。甚至,很多中小企业,在“管理复杂性”上比较低的企业,认为“大屏视讯”是一个纯成本因素,并不创造新增加值。这也是,只有高危或者管理复杂性非常强的生产、供给部门在大量使用大屏视讯产品的原因所在。

    但是,这种传统的、对大屏视讯产品的“价值”理解已经不合时宜。对于供给侧改革中的生产制造部门,大屏视讯产品的应用形态正在向整个业务链条的两端迁移,并日益成为一种“结构性”提效的生产工具。

    一方面,大屏视讯系统的前端意义正在升华。包括快速决策支持、研发创新支持和高频度沟通支持三个层面,日益成为大屏视讯产品在生产部门的新应用点。快速决策支持方面,大屏视讯系统能够通过更为复杂的企业信息系统、制造互联网,获得单位内部、供应链上下游、需求方等的全方位数据信息,帮助企业高层更为快速的做出决策改变。这种应用的新价值,主要得益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整个社会各个环节的全面进步。

    研发创新支持方面,大屏视讯系统可以提供虚拟仿真为核心的一系列数字产品技术。这些技术使得研发创新能够最大程度脱离工业模型、试制等环节的“效率”限制。尤其是能在第一时间,体验出创新产品的直观效果,为创新决策提供高效率的工具支持。这一方面的应用价值创新,主要得益于数字开发和相关关键技术的发展。并随着整个社会向创新经济的转型、消费向个性时代的发展而变的更为重要。

    高频度沟通支持,是指生产部门与决策者、需求方、研发方,通过大屏视讯系统能够建立起最快捷和直接的信息交换网络。这种网络不仅渗透到制造流程的第一线,也囊括生产者的外部客户,可以搭建起来极为复杂、却又不需要无数现场频繁奔波的沟通虚拟空间,提升商业过程中的“谈判效率”。这种新价值的发展,主要得益于社会互联网的发展和现场可视化技术的持续进步。

    另一方面,在生产部门的另一端,幕后的制造流程中,大屏视讯系统也在发挥崭新的价值。供给侧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集中在“提升制造业的智慧水平”。即,实现智能自动化的制造、降低制造业人力成本;同时通过先进制造技术,如可编程柔性生产线、3D打印等成型技术、机器替代人工熟练度的跨越,实现精准制造和小批量个性制造的低成本化。

    这种制造业的变化,核心是更为高效、更低成本、更为灵活。在这种转变过程中,在车间的无人化过程中,此前仅仅起到锦上添花作用的大屏视讯中心,正在变成制造流程的唯一最终大脑:即每一个流水线上的改变都需要在大屏视讯中心做出决策。

    当大屏视讯成为制造业的控制大脑的时候,企业需要的不再是一个大屏视讯中心,而是一个大屏视讯网络。其由基础信息节点、分中心、部门中心、企业中心等共同组成。这个网络连接智慧制造的每一个节点,从供应链、库存、需求方、研发单位、制造流程、安全管理、物流等。对此,诞生的新名词叫做“生产互联网”。

    信息过程的深入整合,必然带来生产部门、供给侧对大屏视讯需求的“深入”和高“价值化”。这两点是供给侧改革中大屏视讯行业的核心关注点。即通过提供更能深入企业业务流程的可视化产品,通过更能体现信息化制造与供给管理的“效率”价值的应用模式和解决方案,成为国家供给侧改革的得力工具、效率提升工具、发展助推器。

    认准供给侧改革的“结构性”,切割市场里找机遇

    2015年12月18日至21日,在京召开的2016年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供给侧改革提出了五大任务。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等“三去一降一补”。这充分说明,供给侧改革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其目标不是“改变现在的数量”,而是形成“未来新的供给结构”。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煤炭、钢铁、水泥、平板玻璃,这是去产能的最重要四大行业。但是,这并不意味这些行业就不会有新的产能建设。如钢铁重镇唐山市,在压缩过剩产能、部分企业停产拆除的同时,曹妃甸和丰南沿海地区两个崭新的现代化钢铁项目依然在加快施工。这些新产能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钢铁全球出口第一大国,居然每年要净进口大量汽车板材的“结构性”瓶颈。

    更高级的产品,这是以上案例中能轻松看到的事实。但是,还有另一个可以让所有人“感动”的数据:即上例中新增钢铁产能的“单位用工量”几乎下降多一半。即新工厂是更为自动化的工厂。当然,这些新工厂也会是更为环保的工厂。这样的建设项目,就是供给侧改革中的“降成本、补短板”项目。

    人均生产率方面,煤炭等矿业的“先进与落后”对比更为强烈——例如,全国煤炭企业平均万吨用工15.8人,神华、中煤集团万吨用工4人左右,而黑龙江龙煤集团万吨用工48人,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或者说,即便没有产能过剩、库存等压力,很多传统行业减员增效的问题也很突出,只不过“过剩”和经济宏观增速放缓加速了这一过程。

    所以,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供给侧改革是一项“结构性”任务。这就如同中医看病的“祛邪扶正”要相辅相成,构成有机体系。

    类似的案例不胜枚举。例如,国内关停火力发电厂的数量在增加,但是新建核电、风电、光电和超超临界火电、热电连产机组的数量也在增加;而且从一路一带看,火力发电是发展中国家最需要的技术,现在全球也只有我国能大规模提供先进火力发电基础设施。如,在矿业和冶金市场,过剩和输入性通缩几乎考验着每一个企业。然而,矿品的深加工、高品质材料的冶炼,海外高品位低成本矿产基地等都还是我国经济发展急需的“补短”课题。——这两个例子都是传统大屏视讯行业的高端需求客户。

    从更大的普及型市场看,智慧工厂、无人工厂,已经从大型企业,向中小型企业扩散。研究数据表明,用工量在2000人以上的工业企业,都有生产自动化、减人增效的潜在需求。这会使得工业制造控制中心成为“制造业的标配”。另一方面,很多企业通过网络实现了“直销”,实际是导致制造、物流与商销业态的纵向整合,这极大的丰富了企业经营的内涵,带来了更多的管理和沟通层面的视讯需求。

    所以,供给侧改革的机遇,不是一个摆在桌面上的大饼——谁来了都能咬一口。而是一个需要发现、经营和优质服务的“处女地”。时刻面临客户和市场方向的新问题,是大屏视讯行业在供给侧改革机遇中的“经营常态”。

    对于大屏视讯行业,如何深入的去发掘传统行业的补短板机遇、发掘新兴创新领域的新增机遇、如何体现大屏视讯系统“效率”工具的“降成本”作用,是摆在大屏视讯行业面前的“关键市场任务”。这种变化,对于大屏视讯行业自身而言何尝不是一场“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有的放矢,不仅搭车,更是自我升华

    供给侧改革的机遇有哪些呢?一带一路产能走出去、产能分散行业的整合、环保指标的整体性提升、机器人和智慧化为核心的工业4.0、创新产品和先进产品的供给增加、资产证券化比例的提升……等等,真的很多。对此,早有传言称这是新一轮的“4万亿”、甚至是10万亿。

    对此,有人问过笔者,这一轮供给侧改革真金白银砸下去,是不是会和此前的4万亿一样是一个好吃的大蛋糕。——这也是很多人谈论供给侧改革时,拥有的经验性看法。这种抱着“平均主义”的分蛋糕思维的看法、等要靠的想法,是供给侧改革中最大的“经营危机”。

    笔者认为,这次供给侧机遇非但没有“平均主义大蛋糕”,反而都是“难啃的骨头”。或者说,传统的大屏视讯行业的市场拓展那种“大锅饭”不会再来。2008-2012年四年中,煤炭行业快速扩张的那种谁都能吃上肉的行情将一去不复返。此前那种“单纯搭车”的思维要变一变了。因为现在是换挡提速之后的高速列车,企业没有自我升华的车票,就搭不上“供给侧改革的高铁专列”。

    所谓“有的放矢”,既要有“目标”,也要有“箭”。而现在,大屏视讯企业不仅要努力寻找,那些供给侧改革中的结构性机遇目标,更要努力磨好自己的那只“箭”。亦,供给侧的结构化改革,变化的不仅仅是大屏视讯行业的市场;大屏视讯行业自己也要做“三去一降一补”的结构化改革。尤其是如何降成本、如何补短板,并非一句“抓机遇”就能代替的事情。

    现在的大屏视讯行业的企业真的都适合生存下去吗?行业内就没有“过剩的产能”、“库存的压力”、“高杠杆”导致的风险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一方面,如显示技术,DLP、小间距LED、液晶等多元化技术与产能竞争,尤其是2008年后的四年中高端应用市场积累的过剩产能,必然会面临“去”的过程。另一方面,2008年后大屏视讯行业从显示、软件、到系统端,多家公司实现挂牌上市,充分利用了社会资源和资金,但是现在行业转型,这必然形成业务承诺和公司发展上的“杠杆效应”。此外,一些未上市公司,利用贷款和借款建设的一些项目也将面临杠杆压力。

    但是,这些问题还不是大屏视讯行业的“主要的发展问题”。因为,拥有以上问题的企业毕竟是行业内的一少部分,不是行业的大部分、基本面。大屏视讯行业的供给侧结构问题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供给侧改革:大屏视讯行业是“效率”科技

    第一, 能够做到深入客户应用场景、深刻了解客户业务流程与价值模式的企业非常少。很多大屏企业都是部件销售、一锤子买卖,难以做到持续客户价值的挖掘。这些企业与互联网、信息化行业的生态伙伴也没有紧密的价值联系,往往具有单打独斗的特色。

    第二, 很多大屏视讯行业企业,还未认识到未来市场需求的差异化和层次化。这些企业不能提供具有丰富成本、功能、价值差异性的产品。亦未能适应大屏视讯行业诸多产品走向普及型应用过程中,低成本与低毛利化的行业发展趋势。

    第三, 大屏视讯行业整体而言,还存在标准不一、质量不一、散杂小企业占比过高的不规范状态。这种行业基本面难以适应未来大屏视讯产品向纵深价值方向、普及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以上这些方面,都是大屏视讯行业或者从其企业需要思考“供给侧改革点”,是磨光磨快自己这只箭的关键所在。

    受益,恰也被改变,这是国家供给侧改革战略中大屏视讯行业的基本“行情”。率先适应供给侧改革的市场需求变化,做出自我变革,则会抓住机遇;反之则会被历史淘汰。——这是大屏视讯行业面对供给侧改革时该有的心态。好消息是,供给侧改革刚刚开始,而且势必要持续两三年,甚至更久,大屏视讯企业还有时间在深刻思量后切实行动,去充分把握这轮行业新机遇。

特别提醒:本文为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翻版/抄袭必究!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