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信号处理行业发展迎来了理性而活跃的一年,无论是厂商市场布局层面还是行业应用层面,都在围绕着行业的热点发展。本文将为您盘点2016年信号处理的热门潮流,以便您对2016年整个信号处理行业市场的发展脉络进行更为清晰的梳理。
如果说早在2,3年前,人们还对信号切换及处理设备IP化还存怀疑态度,那么到了今天,恐怕再也没有对此有所怀疑,随着互联网技术、云技术以及分布式技术的发展,信号传输控制行业IP化已经成为了一种事实上的趋势。
2016年,IP传输已经成为各大厂商都在主推的概念,在推出相应产品的同时,不少企业开始在战略上积极调整产品布局,以便更好的应对未来的IP发展大潮,如克莱默于今年就明确提出战略重心朝Av/IP的融合移动,并为此推出了一系列全新的解决方案和产品,以行动贯彻公司战略的转移。像克莱默这样向IP化转移做得比较彻底的还有奥罗拉。今年,奥罗拉研发出针对IP传输的IPBaseT专利技术,产品方面也在全面推进IP化。对于奥罗拉来说,传统矩阵的存在只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已不再是主打。
Ip发展势不可挡,行业内不少厂商虽没有如克莱默、奥罗拉一样明确提出战略上的转移,但实际了也早已为IP化发展做好了充足准备。如南鹏科技已经引入了新的流媒体传输品牌Aavara,该品牌以各类型商业和家居环境音视频网络传输应用为目标市场,聚焦HDMI产品,特别是4K高清视频传输解决方案,可通过IP传输4K信号,构建KVM系统,并具有较好的画面质量和易用性以及良好的性价比。与南鹏科技发展模式相似的还有AMX,AMX自在体系内加入SVSi之后,就一举成为IP化的领导厂商,据了解,SVSi品牌下的网络传输系统,已经能够满足低延迟、低损失的4K信号源传输;另外,格芬也在去年的基础上更新了其IP解决方案,并打出无限可扩展的概念,从原来最大支持256×65,000,到现在已经可以做到65,000×65,000,并且有更加丰富多样的控制方式和面板功能。除此之外,信号处理行业如Extron、Crestron 以及国内的小鸟科技、快捷在内的一些厂商在该方面目前都有很深的技术储备。
另外,IP化的存在也已不仅限于传输和中控类企业,而存在于几乎所有音视频应用中,如舒尔于今年推出的Microflex Advance数字网络矩阵话筒;天创基于AVIT网络构建的“智音”会议解决方案;以及博世推出的基于网络IP技术的DICENTIS产品系列产品都在传递着这样一个强烈的市场信号。
随着AV与IT进程的深入,AV设备基本上已成为网络设备,行业需要开始以网络的方式处理它们。未来,信号传输控制将会随着宽带、编解码技术、以及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更加倾向于IP化。
这几年,专业视听应用领域说得最多的莫过于“可视化”。在专业视听领域,根据可视化的作用形式不同,大体可以将其分为数据可视化、可视化管理两个层面。我们常说的大屏可视化更多对应的是数据可视化,它通过前端的显示方式呈现出来;而可视化管理则依赖于信号的控制与处理部分,着重于用户体验的提升,二者都是专业视听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近几年,专业视听应用领域说得最多的莫过于“可视化”。在专业视听领域,根据可视化的作用的点不同,大体可以将其分为数据可视化、可视化管理两个层面。我们常说的大屏可视化更多对应的是数据可视化,它主要通过前端的显示方式呈现出来;而可视化管理则依赖于信号的控制与处理部分,着重于用户体验的提升,二者都是专业视听未来发展的两个重要趋势。
可视化管理作为数据传递的桥梁可与可视化系统完美对接。这几年,可视化信息技术在指挥控制中心、大型会议室、各种监控等场所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各种技术类型为核心的大屏幕显示系统各类电子设备大量进入指挥控制调度室、会议室、演播室,使得系统的体量越来越大,涉及的设备以及接入信号的种类越来越多,加之云架构的IT网络,使信号传输与控制的网络变得越发复杂。特别是在一些节点较多的大型项目中,给运维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传统的传统与管控制模式处理能力有限,且功能单一,且各系统之间彼此独立,无法实现系统互联互通。另外,也给管理人员带来了众多烦恼,面对不断增长的数据与信息,他们有时也会在这些复杂的操作控制中乱了阵脚。此时,对于大数据的传输与系统的管理控制的不足将直接制约大屏显示系统各项功能的进一步施展,如何在最有效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成为发展的关键。
可视化管理或操控可以对整个AV系统需要管理和控制的设备进行集中管控,因而得到了很多中控厂商、处理器厂商、分布式厂商的高度重视,如小鸟科技的DMIS可视化协作系统,快捷的CREATOR快捷图形图像数字综合管理平台以及DEPULL MCS云拼接处理系统都由此应运而生。
可视化是一种创新的管控手段,可以给用户提供直观、实时、高效、友好的可视化系统界面,让信号的传送以及将各子系统的运行清晰展现,并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可以帮助用户轻松掌控全局。随着AV/IT技术融合的进一步成熟,可视化控制在功能上将会更加的完善,更好的服务于信息的交流、协作与沟通。企业也将利用优势和技术底蕴在其中乘势发展,在可视化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热点三: 4K
这几年,4K一直是专业视听行业最热门的话题,各种标榜4K的产品纷沓而来,并覆盖了整个产业链。
热点行业的兴起必然伴随着鱼龙混杂,最近两年,支持4K也一直是信号处理行业厂商极力宣传的卖点,但是与以往不同,今年信号处理厂商已经开始从“蹭热点”,“刷存在”中跳脱出来,开始了真正的实力较量,4K也因此进入”真4K”发展阶段。
在今年的几大行业展会上,信号处理设备厂商在4K发展方向和步伐上达成了空前的共识,每个做信号处理的厂商都有那么一款或几款4K产品,甚至有不少的信号处理厂商直接打出了“4K”口号。
行业对4K的态度源于应用的发展。近几年,随着消费电子领域4K技术的发展,人们接受4K显示的机会和渠道越来越多,习惯了4K显示的用户对超高清的需求比以住任何一个时候都要强烈。另一方面一直围绕4K挥之不去的“片源”问题,也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逐渐改善,慢慢的变得不再那么尖锐。
整条超高清产品链正被一股向上的力量牵引,中间的信号处理也必须有相应的技术满足前后端要求,2016,除了一直专注技术提升的国外品牌外,行业内所有的国内“中端”厂商都在努力将信号管理提升到能够满足高清、超高清的需求,不少真正有实力的厂商更是打出了“真4K”的口号,以突出产品的与众不同,如视诚唯奥视讯、RGBlink、小鸟科技的4K视频处理器, CREATOR快捷的 4K高清产品等等。全面4K或4K以上的显示将是大屏发展的未来方向之一,信号处理行业厂商都在加快4K产品的开发或作相关技术上的储备,以期望在大规模应用来之前,取得更多的主动。
2016年,云的概念不再像往前一样大大肆炒作,而是走向了真正的落地与快速发展。IFCOMM2016——几乎每一个显示产品企业、信号处理系统供应者,都有围绕云、互联网+的产品展出,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拥抱云计算、踏踏实实的使用云为用户提供增值的功能与服务。
近年来,互联网以裂变的速度冲击着传统行业,而“云”则为大屏拼接提供了一种与网络融合的快速通道。在传统的大屏拼接系统中,拼接屏只是作为显示终端,且与系统外的世界隔绝,而随着可视化的发展,大屏系统要为用户提供更深层次的内容,甚至为用户的重大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大屏显示系统更需要承载海量数据的接入等等,应用需求的变化,需要大屏幕系统跨出系统本身的边界,实现更大范围的互联互通。而云的接入,让信号处理体现出了的重要的价值。
传统的系统相互独立,而云的应用,使得这一现状得以改变,基于云构建各种信号传统平台或控制平台,可以将来各种信号通过网络的方式接入。大屏拼接系统也将不再只是显示的终端,而是成为海量数据的接收与显示的“中心”。云,它赋予拼接屏更全新的意义,并将这种意义真正转换为为用户所接受的核心价值。
目前,顺应“云”的发展趋势,信号处理行业内的厂商正在积极调整自己的产品结构,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为行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这是一个追求便捷和效率的时代,这也一个体验至上的时代,以用户需求、提升用户体验为导向发展模式正成为企业践行的方向,这一方向的转变,让“协作”概念在近几年内迅速发起,且热度一年更胜一年。
从以产品为中心向用户为中心的转变,市场进入精耕细作时期,企业需要明确定位细分市场,推出差异化产品和深度聚焦的解决方案才能打动用户的欢心,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挖掘软硬件独特的功能并结合到自己的方案中去,通过功能的组合发挥出更高功效。如巴可、快思聪、克莱默、AMX、威创、小鸟科技等大量厂商都开始了协作产品和解决方案的投入,由大至控制室、安防领域,小至会议室,都有众多厂商在跟进。
在专业AV领域,协作已经成为系统不可或缺的部分,受到所有厂商和业者都高度重视。如巴可就把协作看作是非常重要的产品发展方向之一;作为亚洲智慧控制行业的领导者的快思聪,在几年也一直在致力于打造一个移动、协作、互联的智慧世界;而克莱默、AMX威创等公司的会议管理类协作产品更是已经被广泛应用;小鸟科技最近几年一直在致力于“可视化协作”的发展,并针对不同领域推出了创新的DMIS可视化协作系统;另外,就连一直专注于分布式信号处理系统的上海寰视(MicsView)也忍不住推出了针对会议协作软件“米享”。
随着AV与IT融合的深入以及IP化的发展,专业AV系统已经从相对孤立的系统中走出,在很多情况下,专业AV系统都需要与系统外的其它IT类设备或系统相连,藉由这些协作类产品,专业AV视听系统与其它设备的互通互联无论在流程、效率,还是便捷性以及体验性方面都可以得到大的提升。
技术
作为互联网的下一个“风口”,虚拟现实/增强现实(VR/AR)无疑是本年度各行各业最热的话题,在信号处理行业也不例外。
对于VA/AR技术,信号处理行业讨论最多主要集中在图像处理、交互以及延时等方面,其中,实时精准定位、跟踪技术、屏幕显示延时、场景色调等技术等都重点研究的方向。以虚拟现实为例,要求显示达到4k以上或8K,120赫兹的刷新率才能获得良好体验效果,才能给用户全视角显示带来高沉浸感,而这将给数据传输带来了不小的挑战。考虑到超高清低时延与360度全景等因素对网络传输的更高要求,虚拟现实将为信号传输设备提供发展动能。目前,信号处理行业的不少设备已经不限于4K,,4K以上或支持8K的设备也并不少见,另外不少厂商还推出了低带宽的传输方案,以应对未来显示技术的发展。
再看VR虚拟仿真,虚拟仿真为了达到贴近真实的显示效果,通常采用环形幕高清边缘融合投影系统作为图像显示系统。因而边缘融合设备也是实现虚拟仿真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目前市面上既有基于硬件的仿真融合系统,也有通过视景服务器实现的软件融合,或是取二者之长的软硬融合设备。但对于虚拟仿真技术来说,并非所有的融合产品都适应。首先,虚拟仿真技术的空间视锥算法中的特殊性,需要融合产品具备解决复杂立体几何计算的能力;其次,虚拟仿真需要超低图像延迟与超高的同步性;等等,虚拟仿真技术给边缘融合设备厂商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目前,行业内的不少融合处理器厂商已不满足于普通的边缘融合,都在朝全景式的边缘融合或仿真融合方向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