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大型佛文化实景演出《报恩盛典》在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公园上演2016试演季最后一场演出,自此从10月9日晚开启首演持续一个月之久的演出正式落幕。《报恩盛典》由南京报恩盛典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耗时两年倾力打造的,中国山水实景演出创始人梅帅元,山水盛典青年艺术家张骁,国家一级演员、青年歌唱家谭晶等主创团队倾心打造,更有视觉工程服务商数虎图像为演出提供多媒体舞美视觉服务,共同呈现一场报恩文化的视觉盛宴。
舞台:“天下第一塔”与隐藏佛龛墙的秘密
《报恩盛典》以“报恩”为主题,讲述了明成祖朱棣建塔报恩、玄奘取经译经、佛陀出家悟道的三段传奇人生故事。演出舞台则分为两部分,以南京大报恩塔为主体的实景塔身和隐藏在地下的佛龛墙。主体背景大报恩塔作为大报恩寺的核心建筑,是明成祖朱棣为纪念其生母耗时近20年建成。通体用琉璃烧制,塔高78.2米,九层八面,塔内外共置146盏长明灯。曾位列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迹,被称为“天下第一塔”。
与塔身呼应形成整个剧场的,是位于遗址公园中庭广场的报恩盛典剧场。说是剧场,其实是由钢结构的升降系统搭建而成的佛龛墙,隐藏在广场下8米深处,夜晚演出开始前观众席和舞台从地下缓缓升起、展开,剧场就出现在高大的报恩塔下。
对于这样一个特殊的舞台结构,演员的走位表演、塔身的灯光效果和近距离的观众席,数虎图像如何设计呈现舞美影像,将永乐皇帝、玄奘法师、释迦牟尼佛三个历史人物的时空串联,从而演绎一场知恩、感恩、报恩的动人故事?
影像:塔身与佛龛墙如何联动
全剧以小和尚与师父的对话拉开大幕,并以小和尚的视角穿梭朱棣、玄奘、佛陀三个时空的人生故事,讲述了涵盖报母恩、报佛恩、报众生恩三个方向的人生命题。多媒体视觉设计上,如何用影像表现不同时空的故事,场景又如何呈现?
与以往舞台上分置多块LED屏形成联动舞美影像不同,《报恩盛典》的实体塔身和佛龛墙不仅投影区域错开且距离较远,露天的表演条件也为多媒体影像的设计制作增加了难度。据数虎图像设计师介绍,佛龛墙投影区域的舞台打开最大尺寸为41.8米*10.6米,合拢后尺寸为33.8米*10.6米。为保证影像的投影效果,投影设备采用了两台科视Roadie 4K45(45000流明的4K DLP投影机),使左右两块拼接形成整体画面。
佛龛墙与塔身投影配合
在第一场“永乐皇帝建塔报母恩”的故事中,佛龛墙投影配合演员表演,呈现永乐帝从沙场征战、建立大明王朝一派“四夷臣服,万邦来朝”的恢弘场景,到思念亡母、建寺造塔亮起一盏盏感念母恩的亲灯等影像。值得一提的是,征战的视频影像以电影语言为主,制作采用版画风格,更具历史厚重感。
版画风格的视频影像
而在塔身投影区域,根据报恩寺塔的现场条件,数虎图像设计团队利用场馆原有设备,将12台巴可HDF W22(22000流明的WUXGA 1920*1200三片DLP投影机),六台拼接成完整画面,另外六台叠加投射以增加画面亮度,从而完整呈现永乐皇帝开疆拓土时的骏马奔腾、玄奘取经路上的点点星火,以及释迦牟尼成佛悟道中熊熊业火涅槃的舞美影像。
熊熊业火
互动:演员与虚拟场景交互表演
演出中,塔身投影秀与佛龛墙投影配合,同时通过佛龛墙的升降、伸缩、平移等方式展现不同演出场景。配合演出时的灯光系统和如魔术般的虚拟视觉影像,时而骏马奔腾,时而明月照塔身,时而业火熊熊,呈现演员、舞台和影像间更富有层次感的视觉表演。
例如,玄奘取经一幕,帷幕铺展舞台,配合佛龛墙上的沙漠影像,实物与虚拟影像配合,展现壮阔的沙漠场景。随后影像中的沙漠粒子特效,与现场风声和演员表演呼应,幻化出西行路上的困难坎坷以及玄奘“不得正法,誓不东归”的决心。
玄奘取得真经点亮僧灯
最惊艳的当属佛祖出家悟道一幕。成佛前的乔达摩•悉达多太子,为找到众生解脱正道,从辞别父母家国、出家苦修,到与心魔斗争化作菩提树下的觉悟,数虎图像制作人员以佛龛墙上的佛生相、菩提花开影像,与塔身亮起的盏盏佛灯影像配合,呈现佛陀为众生悟道感念众生恩情的华美景象。
中国山水实景演出创始人、《报恩盛典》艺术总监兼总导演梅帅元说,这是全国首个遗址博物馆实景演出项目,在遗址保护的基础上深度挖掘遗址文化价值,这样的结合是一种新尝试。《报恩盛典》这部实景演出,其特殊的舞台设计和多媒体影像,别具匠心地呈现了不同时空故事场景,带领观众们在视觉享受中进行一次时空之旅,寻找报恩之心,点亮心灵之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