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OLED电视开始大规模市场宣战,一时间“OLED电视取代液晶”的言论不断涌现。但是真的是那样吗?就在OLED阵营还在纠结良品率低寿命短的时候,LED已经走了好远,目前,被誉为“液晶显示终极进化技术”的量子点技术已经成熟落地,并且与风靡全球的曲面技术全面融合。眼下,无论是在色域、显示效果、厚度等方面,还是与曲面技术的结合,量子点技术的表现已经全面超越OLED技术;此外,与目前OLED技术不成熟、阵营不稳定相比,量子点以技术成熟、国际化阵营稳定、性价比更高等优势坐拥更好的市场前景。
业内观察人士指出,液晶“进化”的几个方向中,量子点显示技术与曲面技术正在成为行业的两大发展趋势。其中,量子点技术在色域、显示效果、厚度等方面与曲面技术结合的表现已经全面超越OLED显示技术。
据悉,量子点显示技术目前只掌握在中、美、韩、日等几个极少数企业和研发机构手中,但只有TCL、三星处于先发优势。而TCL多媒体已经发布了量子点曲面电视系列产品和量子点平面电视系列产品,率先打造出立体的量子点产品阵营。
行业数据显示,传统的液晶电视色域覆盖率一直只能做到72%NTSC左右,即使价格昂贵的OLED也只有100%NTSC,而TCL将量子点和曲面技术打通以后,实现了超高色域覆盖率,打破了以往曲面电视在色域上的“天花板”。以量子点曲面电视H8800为例,其色域覆盖率达到110%NTSC,呈现的颜色范围更丰富、更接近自然色。
“所谓技术打通,绝不是简单把两种技术加在一起就能实现。”TCL多媒体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更好地攻克量子点技术在曲面屏幕上的落地问题,TCL在量子点显示技术基础上,为曲面电视量身打造了量子点增强膜。他介绍,该技术通过TCL精湛的工艺,首次将量子点色彩增强材料和曲面显示屏进行精确匹配,并结合精准局域背光技术,实现更佳的成像画质,这也是行业打通量子点与曲面技术不断最佳解决方案之一。
量子点技术跟曲面技术全面打通后,量子点曲面电视的临场感效果毫不逊色于OLED。仍然以量子点曲面电视H8800为例,该产品已实现亮度均匀性提升13%以上;视野范围提升15%,3D效果增强2.8倍,对比度大幅提升44%~48%(55/65英寸基准)等多项技术突破,不仅营造了身临其境的3D享受,而且画面更艳丽、明亮,实现曲面的多维度、立体式的全新升级。
尽管OLED被誉为下一代显示技术,但OLED是个相当烧钱的领域,目前仍然处于良品率低、容易老化、寿命短、价格高昂等问题,市场和前景未知。这意味着,站队的企业用大量的投入换来的还是一个不确定的未来。
与之相反,量子点显示技术成熟,节能性更好,性价比远胜OLED,市场认可度高。因而,量子点技术已形成国际化阵营,即使是LG也没有拒绝量子点技术,并在今年陆续分布了多款量子点电视产品。
如今的彩电行业呈现出高清晰化、大屏幕化和高色域化等特点,电视行业的比拼回归本质—高画质,在这种竞争态势下,OLED技术、ULED技术、量子点技术等百花齐放。但是技术的下一个爆发点在哪,现在还真的不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