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视点1:“曲面”和“超薄”是技术进步吗
6月曲面和超薄电视销量猛增、翻番。是好消息。因为曲面和超薄电视,利润是常规产品的3-10倍。但是,这也是一个坏消息“皇帝的新装”即便是真的,也不意味着整个国家是强大的。曲面和超薄是一项技术,但是却与显示效果的关系不是很大。尤其是超薄,只是锦上添花的东西,电视太追求这个就走了弯路。
奇视点2:创维公开反对曲面电视
创维集团彩电事业部总裁刘棠枝,“我们宁愿做‘薄’也不会做‘曲’”,“曲面LED电视不仅增加了材料、运输等产品成本,还给用户带来负担,降低了消费者的体验。”但是,曲面的支持者,如TCL、三星明确认为曲面能加强观看效果。对于此分歧,应该加个条件:电视画面足够大(如100英寸),曲面效果才能明显
奇视点3:概念战缘何如此火爆
曲面、超薄、OLED、ULED、GLED、QLED,彩电概念层出不穷。观察家刘步尘认为,表面上看起来,这似乎是由于国内乃至全球的电视技术更新太快造成的。实际上,这背后更多的是一种营销概念,并不具备太多的实质性意义。——老刘的观点正确吗?我要说的是:没有技术的真进步,哪里来这枚多新概念
奇视点4:曲面电视的屏幕居然是平的
创维说:上游液晶面板出厂本来是平面的,只是被厂家人为掰弯。这是真的吗?当然是真的。但是这也不意味者曲面电视的屏幕和一般平面电视的屏幕完全一样。毕竟被硬“掰弯”的屏幕要终身承受更多的“应力”。如果要保障产品的全寿命品质,就需要屏幕材料上提高要求,并优中选优了。
奇视点5:互相揭短——彩电点错技能点了
彩电业流行互相揭短:小米搞了效果PK,创维大贬曲面电视,QLED纷纷叫板OLED。对此,该怎么看呢?以前做电视,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现在做电视,泼妇门口对骂!下一步如何?直接约架,天台pk吗?产业竞争不是黑社会。即便产品高度同质化,还可以在文化、服务等环节体现真金白银——厂商们该多干正事
奇视点6:QLED媲美OLED——不要高兴太早
今年,QLED概念大火。TCL称这足以媲美OLED电视技术。以QLED技术为核心,各种“超级”LED电视不断涌现。那么在QLED面前OLED真的穷途末路了吗?我认为,QLED液晶高兴的有点太早。目前OLED作为新世代技术的优势没体现出来,为何?因为QLED是液晶的极限状态,而OLED刚出襁褓——莫欺少年穷
奇视点7:国美整体上市,还是为了O2O
国美电器微博公开宣布,拟收购控股股东黄光裕全资拥有的艺伟发展有限公司的全部发行股本,交易总对价为112.68亿港元。——国美整体上市,黄光裕家族控制权进一步加强,也为真正实现线上线下一体O2O管理摊平了道路。不过,电商才是国美最大的坎,决定了国美的未来,但是这一点上国美依然不够“先进”
奇视点8:小米电视2S,被包围的英雄吗
虽然小米电视销量依然不大,但是文化标杆作用却非常强势:小米电视2S本周正式上线,同时一大波新兴品牌、传统品牌,定位相当、价格相当,乃至价格更便宜的产品也悉数登场。
显然,小米电视2S不是一款以创新、超越为价值点的产品。和传统品牌旗舰产品比较,小米电视2S更侧重适当配置下的成本优势。这使得小米电视成为中端市场价格战的导火索。2000-3500元价位的包围战争已经打响。
酷开、KKTV、乐视自然是小米的优先敌人。尤其是酷开电视,几乎每次小米新品发布,酷开都能拿出定位相当却更便宜的产品来正面对抗。某种意义上,酷开就是小米的影子品牌。
不过,叫阵的不仅仅这三个品牌,所有传统巨头几乎是齐上阵,甚至还有PPTV这等没有听说过的产品凑热闹。所以,小米现在是以一己之力对抗群狼、狮子、老虎。虽然狼、狮子、老虎也会互相误伤(其实本就是敌人),但是,小米的标杆价值却会使得其成为最主要的攻击对象。
以文化和粉丝团的强大为标志,彩电产业已经彻底告别以前“依赖法定假日和黄金周”的旺销节奏,正在走上品牌领导热点的“新正轨”。而互联网规律的成本定价,也使得消费者能够第一时间选购最新产品,却不需要为保值问题担心许久。从这两点改变看,小米2014年三四十万台的销量要比乐视150万的量更具意义,小米电视更像开创一个时代的“英雄”,而乐视的作用主要是前期的启蒙者。
奇视点9:海信收购夏普,逆天了
7月31日,海信与日本夏普宣布:海信2370万美元收购夏普墨西哥工厂,同时海信将获得夏普电视美洲品牌使用权和渠道资源。——如果将美洲看成一个统一市场,那么就拥有北美最具附加值的美国,南美潜力居前的巴西、阿根廷等。这笔交易让海信有望稳坐全球第三,夏普则将逐步退化成“日本国内品牌”。
奇视点10:终于知道乐视赔了多少
圈内都知道乐视电视是赔本赚吆喝,但究竟赔了多少呢?证监会问出了答案:去年40亿产品,赔了5亿。数目可不小。乐视本来有两个赢利点,像小米手机那样能赶上硬件大降价,然而乐视推出液晶电视时,价格早已平民化;或靠付费内容赚钱,但这需要有足够好的内容和足够多的用户——两者,乐视都没必胜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