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各项关系到生活方方面面的环保政策相继出台。6月1日,史上最严的控烟条例在北京实施,而与此同时,工信部新起草的《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已经完成初稿,年内有望出台。
严厉政策保护健康
与北京市的控烟条例一样,此次工信部起草的《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对包含有害物质的电器电子产品进行监管,甚至禁售。一旦该标准实施,彩电业将遭遇环保政策的巨大打击。
按照工信部起草的《办法》规定,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是指产品中含铅及其化合物、汞及其化合物、镉及其化合物、多溴联苯、多溴二苯醚等七类。在完成的《办法》初稿中,适用对象由原来的“电子信息产品”改为“电器电子产品”,涉及范围更广。
其实,欧洲等发达国家多年前就颁布了相应的规定。据悉,早在2013年1月,欧盟议会和欧盟理事会通过了2002/95/EC指令,即“在电子电器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简称RoHS指令。RoHS指令的基本内容是:自2006年7月1日起,在新投放市场的电子电气设备产品中,限制使用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PBB)和多溴二苯醚(PBDE)等六种有害物质。
按照欧盟RoHS规定,使用含镉的量子点将在2016年后被禁止。考虑到工信部《办法》年内将出台实施,这意味着量子点电视如果不能在技术上摆脱“镉依赖”,会在国内外遭遇严重挫折。
国外品牌率先改变
从欧盟RoHS指令和工信部公布的《办法》不难看出,彩电业最严重的环保问题,就是当下最火爆的量子点电视。目前,国内外彩电企业的量子点电视解决方案也有很大的差异,最尖锐的问题就是“镉依赖”。
据悉,量子点电视采用的是蓝光LED作为背光源,这种蓝光在射过一种含有镉元素的材料介质时,会与其中极细微的纳米微粒发生反应,发出非常纯正的红光和绿光。严格来说,这种微粒被电视厂家称为量子点,实际上应该叫纳米点才更合适,这是绝大多数彩电厂商的解决方案。
在欧盟RoHS指令推出后,日本和韩国的彩电企业,纷纷开始探索不包含镉元素的量子点电视技术解决方案。比如三星SUHDTV采用无镉的纳米晶粒半导体,彻底抛弃了镉元素,并且通过了全球产品测试认证领导机构UL授予的“环境友好产品”认证。
另据外媒的消息称,三星的劲敌LG以及日本的索尼和夏普等品牌,也在探讨基于无镉元素的量子点电视解决方案。不难看出,国外彩电品牌在欧盟RoHS指令出台后,正积极探索无镉元素的量子点电视解决方案。相比之下,国内彩电厂商并没有对此高度重视。
目前,全球三大量子点材料的制造商分别是英国Nanoco、德国Nanosys及美国QDVision。量子点显示相关专利大多掌握在德国Nanosys中,而三星电子是该公司的主要投资者之一。TCL去年年底发布的量子点电视,技术合作取自美国的QDVision,包含镉元素。在谈及这一问题时,TCL官方的说辞就是“产品正常使用不会释放镉元素”,而这也是国内彩电厂商统一的说辞。
显然,国内彩电厂商对于镉元素引发的污染问题持回避态度,而不是尝试解决,这样的做法已经成为最大的危机。一旦工信部《办法》实施,国内量子点电视产品面临禁售的巨大风险。在环保政策引发的这场技术变革中,国内彩电厂商已经处于了落后地位。
国内厂商被迫变革
政策已在弦上,落地也有了明确的时间表。尽管工信部《办法》还未确认何时禁售含有镉的彩电,但禁售对于彩电企业而言无疑就是一条生死线。从技术角度来说,量子点电视摒弃镉元素并非易事,这需要前瞻的布局、出色的研发和庞大的资金作为支撑。
在量子点电视环保研发方面,三星的起步是最早的,并且做了很周密的布局,成为行业标准的掌控者。此外,从获得UL的认证,到投资德国Nanosys公司,这是需要庞大资金来支撑的。有数据显示,三星每年的研发费用都高达数百亿元。而日系的彩电巨头,索尼和夏普,每年的研发成本都是数百亿元左右。
韩系和日系的彩电巨头们非常清楚,环保政策事关彩电业的生死。相比之下,国内彩电企业,比较轻视研发,更没有对政策风险做出合理的评估。事实上,国内彩电业有不少泡沫,也存在很多潜在的风险,根源在于陷入恶性竞争的国内彩电巨头们,还未形成一个健康发展的模式。
早些年,国内彩电品牌成功把日系品牌赶出中国市场,靠的是低价。在技术研发方面,从CRT电视,到液晶,再到OLED,国内彩电企业一直被日韩彩电企业牵着鼻子走。在此次的环保技术革新上面,国内彩电企业又被别人牵制。如果说此前的技术牵制,仅仅影响国内彩电巨头们的利润,那么此次工信部的《办法》则关系到国内彩电企业的生存。
近年来,政策对家电行业的影响越来越大。从空调的能耗新标准,到此次彩电环保《办法》即将出台,国产家电企业一直都处在被动变革的尴尬地位。正因如此,国内家电企业在销量上超越了对手,却在标准和技术上输给了对手。彩电业摒弃镉元素已成定局,这一政策影响彩电业的同时,也注定成为国内彩电厂商的一次生死劫。